俄罗斯军工经济完全刹不住车,战后将大举冲入全球军火市场

#上头条 聊热点##普京否认“去美元化”有何深意#

尽管俄乌冲突毫无停火迹象,但有一个战后问题一直引发外界关注:多年来庞大的国防支出,已将俄罗斯锁定在军事化状态中,工厂全面转型,数十万名劳工投入军事工业生产,过热的军火经济助力俄罗斯扛过西方制裁,避免经济衰退,却也使其退场变得危险,目前俄罗斯正源源不断地生产大量军火,这一经济模式在战后将何去何从?

战场需求让俄罗斯军火经济发展过热

彭博社在一篇文章中称:即使未来俄乌战火平息,但俄罗斯经济恐怕也无法真正脱离军火产业,克里姆林宫可能无法就过热的军火生产进行刹车,此外,经过这一仗,俄罗斯和西方的敌意、矛盾也是越来越深,普京意识到,俄罗斯始终都需要一支装备精良的作战部队,接下来势必会将目前正蓬勃发展的国防工业嵌入俄罗斯的长期经济蓝图,从而为未来冲突做准备。

根据彭博社的说法,在过去3年多的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军工产能跃升惊人,开打之前,俄罗斯官方原本规划隔年交付约400辆装甲车,如今运送的数量是原来的10倍,此外,在2022年之前,俄罗斯的无人机工业发展非常缓慢,但现在情况发生了质的改变,由于无人机已成为这场冲突中的核心武器,因此俄罗斯建立了庞大的无人机产业,军事创新和生产力度非常大,最初俄罗斯很仰赖从伊朗进口的无人机,2023年自制无人机产量不过才14万架,但去年自制无人机的数量已达150万架,今年的无人机生产数字可能要呈几何倍数地增长。

现在俄罗斯也组建了庞大的无人机产业,成本很低,生产效率高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前线战事所带来的庞大军工需求,俄罗斯国防工业发展非常火热,不仅解决了俄罗斯社会就业问题,更展现了一种经济弹性,变相扛住了西方的制裁,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俄罗斯国防军火产业的高度壮大,现在解决就业的军火生产线正加速运作,而一旦俄乌冲突停止,这些军火生产线骤然暂停,恐怕会衍生诸多问题,因此庞大的军火产业恐无法从俄罗斯战后经济中退场。

彭博社认为,其实俄罗斯在这一方面有经验,苏联在1941年转向战争动员模式,为其在战后成为全球主要军火出口国奠定基础,俄乌冲突结束后,俄罗斯军火经济的归路也是对外大幅销售军火,而且俄罗斯还面临3个优势。

其一,俄乌冲突已成为新型武器与科技的重大试验场,俄罗斯的很多军备经受了战场检验,它们将备受国际军火买家的青睐。

其二,俄罗斯在战场上做了大量的武器研发,而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的很多武器成本其实都降了下来,尤其是无人机,它的价格优势足以吸引到很多国际买家。

其三,前线战事的迫切需求使俄罗斯的军工生产有着极高的效率,由于国际局势不平静,目前全球很多军火买家在采购军备时特别看重交货效率,仅仅就这一点而言,俄罗斯军火在战后将有大市场。

战后俄罗斯军工将在全球军火市场再度崛起

彭博社认为,俄罗斯原本就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军火供应国,只是近年因大量用于战场而减少出口,而到了战后,俄罗斯军火出口将会重新崛起,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估计,一旦俄乌冲突结束,在前4年时间中,俄罗斯每年有望出口170亿至19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主要需求来自“全球南方”国家,这些国家希望避免过度依赖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财经   俄罗斯   军火   军工   战后   全球   经济   市场   无人机   冲突   庞大   武器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