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作为我国6大经济大省之一的江苏省,共有9座民用运输机场,覆盖全省13个地级市,并形成“两枢纽、一大、六中” 的布局体系。其中,“两枢纽”之一便是江苏省唯一一座4F级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据悉,该机场不仅是江苏省的“门户机场”,更是我国大型国际门户和枢纽机场、航空货物与快件集散中心、国家一类航空口岸。
根据资料显示,早在2020年,国家民航总局正式批复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20版);根据总体规划,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定位为长三角核心区域枢纽机场。此外,同时提出将实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之后到了2021年,项目被纳入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原计划2024年开工,但因空域调整、铁路衔接等复杂问题多次推迟。目前,关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的规划建设迎来了一个重大进展。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目前南京禄口机场三期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审批。根据资料显示,预可研是项目前期工作的核心环节,位于选址之后、可行性研究之前,属于《运输机场建设管理规定》明确的法定流程。其核心任务是对机场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初步论证,形成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项目立项提供决策依据。完成预可研后,项目便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江苏省“十四五”期间头号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约500亿元,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枢纽。建设内容包括:在现有第二跑道南侧新建一条3600米长、可起降A380的第三远距离跑道及配套滑行道系统;在T1、T2航站楼西侧新建约61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及174个机位站坪,同时预留T4航站楼和南区卫星厅用地。T3采用“一轴双核六指廊”构型,步行最远仅600米,近机位达80个,可灵活转换国际国内功能。
项目将同步建设综合交通中心(GTC),实现宁宣高铁、宁扬宁马城际、地铁S1、S9、S18号线及机场快轨“五线换乘”,打造“轨道上的机场群”。工程按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人次、货邮105万吨、起降55万架次设计,远期至2050年吞吐能力1.2亿人次、货邮230万吨,助力南京成为继北京、上海、成都之后的“双机场”城市,强化国际航空枢纽功能。目前,项目已完成航站区方案国际征集并通过专家评审,预可研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待国家批复空域、土地、环评等前置条件后开工建设。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