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之卉时尚集团创始人、首席设计师 赵卉洲)
聚光灯前,赵卉洲是深圳时装及设计行业的先锋,她先后创立了“EACHWAY艺之卉”与“HUI卉”原创女装品牌,14次率领高定及高级成衣品牌“HUI卉”登上米兰时装周。
光鲜的背后,她是一个正在“挣扎”的设计师、企业家:不仅过去7年“烧”掉一个亿,还曾在2021年时毅然只身一人带着设计好的服装奔赴米兰,在外漂泊130天,只为将品牌在意大利这个时尚中心延续下去。
凤凰网深圳《春天里的绽放》本期报道走进中国时尚行业的代表、扎根深圳龙华的艺之卉时尚集团,对话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赵卉洲,聆听她的出海故事,共同探寻中国企业闯荡欧洲的机遇与挑战。
从“命题作文”到文化觉醒
赵卉洲是科班出身,来到深圳是偶然,也是必然。
1996年,她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没有选择体制内安稳的工作,而是随着南下人流来到深圳。1997年她注册了“EACHWAY艺之卉”,随后在华强北新大好百货开设属于自己的门店,成为了国内第一批服装设计师。彼时,国内服装行业方兴未艾,迅速崛起的深圳也并不像今天一样井然有序,商贩们的铺位拥挤在一起,尚无暇顾及对品牌的塑造。
(艺之卉初创时期工作照)
但就在同一年,赵卉洲以设计师的身份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服装设计博览会,“名师、名牌”工程的理念,也使其坚定了拥有自己品牌的想法。殊不知,“品牌”这颗种子,在此后二十多年时间里,令她反复思考,成为后来事业的关键导向。
在全行业蒙眼狂奔的年代,赵卉洲描述自己的创业就是采取“跟随策略”:“先是凭借对时尚的敏感度,然后是跟随国际潮流。”但在创业10年后,她第一次感觉自己在设计上遇到了瓶颈,“当我遇到了创新力问题,自己就想去学习,再加上时尚的源头在欧洲,这让我萌生了去欧洲学习的想法。”
真正推动她“走出去”的,是2014年使其名声大噪的事件:当选北京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新中装”设计师。当时,赵卉洲作为核心设计师之一,为参会的各国“第一夫人”设计“新中装”,赢得了广泛称赞。
“(APEC服装设计)它是一个‘命题作文’,题目是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美美与共、各美其美’。那个时候我开始去潜心研究服装的文化表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前都是在潜意识里,而不会有意识去做这个事。这次设计对我触动很深,开始思考服装是一个显性的载体,它是很重要的文化表达”,赵卉洲说,这次设计促使她下决心去米兰读书。
破局意大利的创业征程
赵卉洲与艺之卉对意大利并不陌生,集团常年与意大利设计师进行合作,而她自己早在2005年就成为首位登上米兰国际时装周的中国女装设计师。
2015年,赵卉洲远赴米兰读书,课堂上“用story呈现品牌”的理念给她打下了深刻烙印,同一年,她在米兰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时装秀。大秀结束,她萌生了“从零创业”的想法。“进军米兰”成为了她的必选项。
“现在想想,自己最初对奢侈品的理解很幼稚,买最好的意大利面料、用最好的工艺、请意大利的设计师、开最贵的工作室……‘HUI卉’牌最开始的几千万元都打了水漂,技能上呈现的东西并不属于你的品牌,奢侈品是有壁垒的东西。”赵卉洲认为,Fashion Show是最好平台,她坚持赴意办秀。疫情期间,在国外长时间的隔离,使她有空思考品牌的发展方向,“出海”的信念愈发坚决。在意大利成立公司、聘用当地人、与当地产生利益交集,成为“HUI卉”品牌立志走高定路线的不二之选。
成立分公司 HUI Milano、打入意大利20家顶级买手店,再到2022年在巴勒莫开设首家高端品牌旗舰店,“先立足意大利”的想法一步步得到了实现。
(米兰·BIFFI高奢买手店橱窗展示HUI2025春夏款服饰)
在深圳龙华总部办公室内,赵卉洲提到创业出海史,“艰难”是她提及最多的词汇。
“HUI卉”是第一个在米兰埃马努埃莱二世长廊拥有“店中店”的中国品牌,然而这个45平米的独立空间,却让赵卉洲受到了部分意大利人的嘲讽和谩骂。“有声音说让中国品牌出现在‘名店街’是耻辱,奢侈品应该是意大利的土特产,我会永远记住这句话。”赵卉洲坚定地说。
早在进入买手店的阶段,作为传统时尚界的“外来者”,她深知中国品牌必须经历低议价能力的阵痛期。所幸销量不会骗人,目前“HUI卉”品牌在意大利买手店里价格普遍在1500—1700欧元之间,有人买单、有客户订货,销售消化率甚至达到了80%,出乎赵卉洲的意料。这意味着,“HUI卉”品牌的特色,足以让欧洲人为其买单。
不过,赵卉洲认为,出海必须抱有长期主义的心态,“做奢侈品仅靠自己这一代人实现不了,我准备好了让二代继续做下去的思想准备。”
长期主义的品牌哲学
为什么要出海?赵卉洲经常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传统的观念上,中国拥有足够大的消费市场,行业饱和度还不高,业绩增量完全可以在国内达成。但对于赵卉洲来说,将品牌做高端,掌握一定的话语权,讲自己的品牌故事,创造独一无二的品牌文化,是一个设计师的底色,也是她毕生的追求。
(艺之卉百年时尚博物馆)
赵卉洲笑着说:“(2015年)那次读完书后我开始‘犯病’,希望下半辈子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挣钱是人生剧本的一部分,有了资本和资源,可以去实现人生价值,这与我设计师的个人情节有关,我需要我的作品有文化力,能可持续发展,做一个永恒的品牌。”
她将自己在意大利的学习和创业形容为“西天取经”,而欧洲时尚圈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展现的“伸缩性”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
赵卉洲逐渐开始思考业内的老牌企业为何选择家族传承的方式,在穿越经济周期过程中,各家奢侈品牌的荣辱不惊,及“能屈能伸”的发展模式令其动容。“百年企业并不都是靠买买买,经得起风浪,放下‘一定要做大’的面子行为,是行业规则,也是我要适应的。”赵卉洲认为,企业的周期性是一个短线与长线利益的选择问题,而自己坚定地选择长线利益,为此不惜多次调整经营策略。“欧洲谈得最多的是可持续性,创新的可持续性和环保的可持续性,二者缺一不可。”
赵卉洲谦逊地表示,自己选择在欧洲深耕奢侈品市场,至今仍然在做破圈的行为,“还没到摘桃子的那一步”。毫无疑问,“HUI卉”品牌坚定选择向上突破,她解释说:“往下(做低端产品)可能也能挣很多钱,也能做企业家,但那不是我的长板。中国不缺制造,不缺性价比,普拉托(意大利纺织中心)更不缺这个,我更希望发挥我设计师的专业和创意。”
站在事业的下半场,赵卉洲正在用自己生命的长度去丈量企业的发展,她决心付出不止一代人的努力,慢下来,把企业的生命力延展到极致。“不讲故事,不讲体验,只讲用料和销售,那只能是制造的强者,而非品牌的强者。如果我不出海的话,企业迭代的阵痛会更大,出海给我最大的收益并非来自资本端,而是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时尚+科技,期待更多中国企业携手前行
虽然勇闯奢侈品赛道的中国品牌并不像欧洲同行那样拥有一个幸运的出身,赵卉洲认为,凭借目前中国科技的前瞻性,中国品牌具备弯道超车的可能。她说:“‘时尚+科技’是目前欧洲不具备的东西,这种玩法将取得共赢,无需依靠传统的低价策略。”
“我们希望通过一个文化交流的展览,让欧洲可以讲文艺复兴,我们可以讲传统非遗。欧洲时尚的百年历史,和我们时尚+科技的创新玩法,产生一种共鸣共融,不要去灌输我是谁,更多讲我跟你共同创造什么。”赵卉洲认为,比起文化间的差异,不同文明的共鸣将更具魅力,更能使企业赢得市场。
另外,赵卉洲很期待出海的企业能抱团取暖,在意大利时,华为意大利分公司的同事对她帮助颇多,更使她期待团结的力量。
作为扎根龙华区的企业家,赵卉洲期待龙华成为更具人气、更具人才之地,她认为龙华具备了一个企业在此设立总部基地并孵化品牌的所有条件,政府的支持力度十分大。自2003年筹建以来,艺之卉总部所处的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着重布局时尚产业,不仅网罗时尚创意人才,更积极举办各类活动,推动时尚行业全产业链在此落地。大浪时尚创意小镇在超过20年的发展中,也经历了服装基地到时尚创意城,再到全国特色小镇的蝶变。
龙华大浪时尚小镇核心区共规划22个产业园,目前已建成玛丝菲尔、艺之卉、影儿等19个园区,超过八成的小镇时尚服饰企业拥有自主品牌;累计入驻时尚企业700余家,中高端女装产业的集聚效应优势明显。
活动方面,2025年深圳(龙华)・米兰双城时尚周和持续14届的“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都让“时尚大浪”这张名牌越来越耀眼。
(艺之卉创意产业园)
结语
从命题作文到文化觉醒,赵卉洲一针一线织就的中国故事,成为深圳成长为全球“设计之都”的观察样本。她背后,是时尚产业在深圳龙华迸发出的旺盛生命力,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年凝聚的创新与活力。
从深圳走向米兰,是赵卉洲,也是大浪时尚小镇厚积薄发的最好证明,本土时尚品牌或将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形成燎原之势。毫无疑问,赵卉洲与艺之卉将继续在国际市场上耕耘与奋斗,为中国品牌闯出一番新天地。
文/凤深
图/受访方供图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