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观察|白酒年轻化不是伪命题,但年轻人不需要“伪操作”

每隔一阵子,年轻人喝不喝白酒都会成为一个话题,并衍生出各种讨论。比如,年轻人懂不懂白酒?高端白酒市场没有年轻人,但茅台们在乎吗?为什么要把白酒卖给并不想喝的年轻人?

2021年有一篇文章的标题让人印象深刻——《为了让年轻人喝白酒,酒企和资本就差跪下了》。但另一种声音也存在——同年百酒研究局在某“白酒T9”企业调研时,一位负责该企业年轻化战略的高管略带怀疑地反问,年轻化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但现在这些问题似乎不需要讨论了,至少在白酒企业们那里是坚定地达成了共识,从老牌名酒到新锐品牌,几乎所有白酒企业都在喊一个口号:“年轻化”。

在过去的数年中,白酒企业曾多次试水,推出过专为年轻人打造的产品。不过,在增量时代,酒业巨头们对年轻化的探索始终局限于“浅尝辄止”,最终大多因产品销量不尽如人意,未能转化为增长动能。

但随着白酒行业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年轻市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重视过。在过去的半年中,酒企们动作频频:

六月泸州老窖便对外宣告,28度的国窖1573已研发成功,只待合适时机推向市场,并且还在研发更低度数的产品;五粮液推出由歌手邓紫棋代言的天青色包装新品——29°浓香型白酒“一见倾心”;舍得酒业推出 29 度畅饮型老酒“舍得自在”;古井贡酒在沈阳推出新品年份原浆轻度古20,以375ml装、26%vol的低酒精度和每瓶375元的定价,正式加入近期白酒行业的“低度化“竞争。

这一次,酒企们不仅在产品层面有所动作,而是将年轻化战略提升到了企业战略核心层面。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白酒中报季,“年轻化”密集地出现在了上市酒企的半年报中。

五粮液在半年报中突出强调了自己“行业首创的低度白酒,在培育年轻消费群体方面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

泸州老窖半年报中明确的多项下半年重点工作中,研发28度国窖1573适时投入市场是其中之一;

山西汾酒表示在年轻化方面,推出低度化、小瓶装产品,布局Z世代消费场景,通过社交媒体与跨界联名提升品牌活力;

古井贡酒在半年报中提到了酒企产品年轻化(如低度酒、小瓶装)的行业趋势;

舍得酒业明确2025年推动多品牌战略、年轻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齐头并进……

酒企们这样做的逻辑很清晰,人口结构变化决定了消费重心迁移。70/80后在消费力上逐渐“见顶”,90后和Z世代开始成为新兴主力。根据中国酒业协会的报告显示,白酒的主力消费群体正在进行代际更迭:1985—1994年出生的人群承接“85前”成为新主力,占比34%;而1995年后出生的成年群体占比18%。

抓住年轻人,就是抓住了白酒行业的未来。


但现在酒企们的年轻化动作,年轻人买账吗?

五粮液曾经对20-35岁年轻人做过调研,结果显示,超60%年轻人偏好低度酒,但白酒在喜爱酒饮中仅占19%,低于啤酒(52%)及洋酒、果酒类(29%)。

为什么年轻人依然爱喝酒,只是不爱喝白酒?

首先是场景。传统的白酒消费场景,基本围绕传统酒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白酒消费者饮用白酒的场景占比最高的是家庭聚会、朋友相聚和商务宴请,依次为49.11%、48.00%和42.22%。

但年轻人的酒饮消费场景,基本围绕“独酌”“小聚”。CBNData数据显示,18—35岁年龄段消费者的酒水消费场景里,居家独酌占比50%高居首位,其次是露营野餐,闺蜜聚会。

其次是动机。传统白酒消费多少有点“悦人”的意思,是商务宴请中的重视程度、权力规则、服从性测试等,而年轻人对酒饮消费的动机是“悦己”,酒是生活中快乐和放松时刻的氛围催化剂。

然后是产品的“性”和“价”。里斯咨询报告表明,83%的14-35岁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酒精度低于20%的低度酒或果味酒。后浪研究所的报告也显示,啤酒、果酒、鸡尾酒在年轻人中的消费渗透率均超40%,位列前三;而白酒消费占比仅为31.8%,且多因社交被动饮用。价格上,百元左右最受欢迎。

总结下来就是,年轻人要的酒是轻度,适合低强度社交;场景上能在朋友聚会、露营烧烤、下班独酌中出现;有性价比,可频繁消费。

白酒要想抓住年轻人,光靠降度显然是不行的。

这个道理,白酒企业也明白。所以五粮液在推出“29°五粮液・一见倾心”时的宣传策略是“情绪营销”——“降度不降质,积极回应年轻消费者对柔和、顺滑、轻盈、易饮的偏好,聚焦年轻人的“自我犒赏”与“品质社交”两大核心场景,邀请邓紫棋倾情代言,核心主张是“享青春,我乐意”。

只不过,年轻人一看价格399一瓶,不少人就没了情绪。

做精酿啤酒的熊猫精酿,做鸡尾酒的rio,做果酒的贝瑞甜心,从品牌调性到产品设计,从营销语言到销售渠道,完全就是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更重要的是,它们压根儿就没把自己当”酒”卖,而是当”快消品”卖,包装价格都和饮料差不多,十几块到几十块的价格带,年轻人买起来毫无心理负担。

白酒年轻化不是伪命题,但伪操作太多了。

除了简单的降度之外,你是不是也看到过这些所谓的“年轻化操作”:

在抖音上砸广告,热度三天。

搞潮流瓶身、二次元插画,结果没人买单。

推出IP联名,酒卖不动,反倒变成“喝了能截图当朋友圈素材”的文创纪念品。

问题出在哪?

白酒企业没有真正理解年轻人要什么,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靠近年轻人”,而不是用年轻人的方式“进入他们的生活”。

在一众名酒中,汾酒算是最认真尝试“年轻化”的老品牌之一。它既没有江小白那种天生轻松,也不像茅台自带信仰流量,它的问题甚至更典型:老、重、北方、清香认知度低。

它做了些什么?2024年,汾酒明确提出“年轻化是汾酒的未来所在”,并启动“年轻化1.0战略”、提出“七个年轻化”,即颜值年轻化、产品表达年轻化、品质表达年轻化、文化表达年轻化、传播形式年轻化、意见领袖年轻化、传播渠道年轻化,目标是共情、共识、共享。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视觉焕新,联动《奔跑吧》《少年歌行》等节目试图接入新圈层;2、产品转型,汾牌青春版百元价格,清爽低度,是“入门白酒”的逻辑,蜜桃汾果味+低度+女生友好型,探索白酒调味可能,青花20小瓶便携设计,试图切入轻社交场景;3、内容打法在小红书开花,文创联名频出,节气限定、山海经系列、国漫联名都有涉足;4、Vlog种草、短剧预埋、露营调酒教程,进入年轻人的表达语境。

说实话,汾酒效果没到真正“爆款”那种程度,它也不是最年轻的,但可能是最愿意改变“老”认知的名酒之一。

它也证明了一点,白酒的年轻化不是垂直降度,而是横向打开,即无限链接时代新内容、链接消费新审美、链接生活新场景的能力,这才是这一时代白酒年轻化战略的本质。

年轻化,不是“讨好”,而是“重新连接”,是一场深刻的品牌重建,不是“怎么吸引年轻人来喝我们的酒”,而是反过来问:年轻人接受的是年轻的产品还是年轻的品牌?我们的产品、语言、场景、价值,是否能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这样,年轻人才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带上桌。不是讨好年轻人,而是成为他们的选择。

(来源:百酒研究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美食   白酒   命题   年轻人   操作   场景   产品   年轻   社交   战略   品牌   果酒   酒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