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所展示的武器已然令人惊叹不已,然而,最新公布的超级武器更是超乎想象,震撼程度更上一层楼!
以往,“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这句话,或许在不少人眼中只是一句口号,或是情感上的抒发。但当看到接下来的消息,便会明白,原来我们从未将目光局限于地球的“内卷”竞争,而是从始至终都坚定地朝着星辰大海进发!
一、中国小行星防御计划曝光,全球震动
近日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透露,我国正规划小行星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测试防御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技术,引发国际关注。任务采用“伴飞探测—动能撞击—效果评估”模式:观测器先测绘目标小行星,撞击器再高速撞击,最后通过天地协同观测分析撞击效果与轨道数据。这是人类首次系统性开展小行星主动防御技术验证,意义重大。
为何会把目光聚焦在小行星上呢?
到2024年,人类已发现超3.6万颗近地小行星。其中,离地球最近距离小于0.05天文单位且直径大于140米的被视为“潜在威胁小行星”,约占1/10,目前已知直径超1公里的近地小行星约2000颗。
科学家估算,直径超1公里的小行星平均每70万年撞击地球一次,超10公里的约一亿年一次,但这类撞击后果严重。例如,密度3克/立方厘米、速度25公里/秒、直径500米的小行星撞击,释放能量相当于3000百万吨TNT爆炸,速度越快破坏力越强。若撞击小行星直径超1公里,可能引发气候剧变、生物大灭绝等全球生态灾难,释放能量足以摧毁中等国家,且撞击坑直径常为小行星的10倍,破坏范围更大。
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现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全球年均气温骤降18℃,地球长时间黑暗,约70%的物种(含恐龙)灭绝。更早前,地球还经历过一次导致约80%物种消失的撞击。这两次大灭绝后,地球至少又遭遇5次较大规模小天体撞击,均引发明显气候剧变,大量生物死亡。
1908年,小天体撞击西伯利亚,毁40公里森林,爆炸威力相当于600颗广岛原子弹。中国规划动能撞击小行星验证任务,是为全人类谋福祉,展现担当。同时,撞击小天体可抢占深空技术制高点、探寻稀有矿藏、提升防御能力。
二、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中国航天事业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至新高度。
从“天宫”空间站建成、“奋斗者”号探秘深海,到“天问一号”登陆火星、月球探测,再到未来的载人登月、月球基地建设及小行星防御规划,中国航天发展脉络清晰。中国人怀揣宇宙安全、资源开发、科技引领的星辰大海之梦,拒绝内耗,致力于引领全人类探索宇宙。这正是伟大志向!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关注地球,更放眼宇宙,此次任务正是迈向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
2025年5月,中国成功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执行对近地小行星2016 HO3伴飞采样、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任务,印证中国航天“深空战略”已进入“实战化”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积极寻求全球合作,推动地面联合监测、数据共享等。这与美国NASA代理局长达菲叫嚣的“登月竞赛”形成对比。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限制他国科研参与,而中国已开始与各国共享空间站开展课题研究。与美国太空武器化不同,中国主张“太空和平开发”,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西方冷战思维的根本差异。
三、中国发展由被动转主动,布局未来百年战略。
小行星防御并非科幻,它关乎人类存亡与资源命脉。如较大体积的小型天体撞击地球,可能毁灭人类千年文明,因此监控防范是全人类责任,中国正主动担责。
为何说小天体是资源命脉?美国行星学会统计,一颗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金属资源价值可达数万亿美元,此估算基于初步分析与未来开采设想,具体数值待实际探测确认。但无疑,小行星资源是巨大财富。且小行星或来自其他星球、星系,资源结构与地球差异大,将为人类发展带来新可能。
作为工业强国且胸怀太空探索志向的中国,正深入开展太空研究。吴伟仁院士称,我国正构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用于预警小行星威胁及助力资源开发。中国追求可持续太空主导权,而非简单竞争。
美国“阿耳忒弥斯计划”原定2024年载人登月,却因预算、人才和工业链短缺等问题屡次延期。该计划制定于中国提出2030年前后登月目标之后,即便中国实现载人登月,美国计划也未必能按时完成。
中国太空探索已形成“探月—火星—小行星—空间站”全链条规划。有航天专家表示,除非政策剧变,否则美国极难赶超中国。
美西方视中国为威胁,却不知中国太空梦想并非针对他们,且中国太空探索才刚刚起步。
从“两弹一星”到小行星防御,中国航天人践行着钱学森“手里没剑与有剑不用不同”的预言。此次任务既是技术验证,在9·3阅兵后公布,客观上也有战略威慑意义——太空技术是制高点,掌握深空防御与开发技术者掌握未来。
笔者坚信,中国人征途是星辰大海。西方还在争论是否防御小行星,中国已付诸行动;某些国家视太空为新战场,中国却呼吁全球合作。这是中国智慧,也是人类文明希望,我们的目标是带全人类共飞,而非西方式的殖民奴役。
未来三五年,中国将曝光更多“超级工程”,如千米级航天器、月球基地等,部分项目如国际月球科研站已进入多国研讨阶段。期待东方巨龙在星海间书写壮丽史诗!
更新时间:2025-09-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