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43周(10.19-10.25)行情上涨。

受下半年首轮强冷空气以及双11影响,羽绒制品市场出现超预期的热销态势,中长款的羽绒服产品更是提前上架。这一轮消费热潮有效释放了品牌商与渠道库存压力,同时触发了补单需求,使得下游制品企业加快了原料羽绒的采购节奏。
因应近期成品绒采购需求的集中释放,北方纯白鸭原料毛的价格率先进入快速上涨的通道,在强势行情预期下,市场买气进一步蔓延至其他品类。尤其是此前价格相对滞涨的灰鸭绒,在性价比优势和替代性增强的背景下,短期内涨幅明显。
今年来,中高端品牌出于备战冬季主力销售周期的考虑,普遍加大高品质羽绒的采购量,而中低端市场虽然价格敏感,但因原料抢购情绪带动,亦被动入场,形成一定程度的“恐高追涨”局面。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投机需求也夹杂其中。
1
羽绒服批发价增长一成依旧畅销
杭州入秋了,杭州的服装批发市场也迎来了进货高峰,各色冬款服饰也已全面上新。日前,在拱墅区的杭州环北丝绸服装城三楼,过道和各个档口前都已经被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批发商挤得水泄不通。
江西批发商黄美君说:“因为天气一下子就降温了,所以客人也要求我们上点羽绒服,主推款肯定要拿六七个。”
市场商户廖义芳介绍:“昨天是最忙的周六,人流量非常大,两个二维码都刷限额了,客流量比平常增长了30%左右,人都走不进来的程度。昨天我们一个客户最多拿了3万多元的衣服。”

现场商家表示,眼下杭州虽然才刚刚入秋,但秋装的销售已基本收官,冬装中的轻薄羽绒服、新中式和小香风外套正成为当下市场的新宠。其中羽绒服的批发均价在每件200元左右,较去年同期有10%左右的增长,但依旧畅销。
市场商户李赛说:“羽绒服我们大概备了几万件左右,市场也带我们提前去外省做了推广调研,所以也吸引了很多外省的优质客户。”
据了解,这一波的服装消费热潮,预计将持续到年底。为了让营业额更上一层楼,商户毛建芳透露:“我们做了南方喜欢的薄衬衣,也做了北方喜欢的厚的羽绒外套,把它们做成一个组合套餐,会根据采购的比例给一个折扣。”
来源 | 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
2
羽绒服的“抢货大战”已经开启
四季青市场里的商户和采批商们,为了上新冬款正忙得热火朝天。挑选服装、打包货物、推车运走……原本明亮宽敞的通道,也被一袋袋等待发往全国的货品填满,冬装的“抢货大战”已经全面开启。
“我四点起,六点就到了,中午十二点就能回到自己店里,下午直接上新。”从湖州赶来的邵女士说,受气温变化影响,秋装市场快速收尾,目前已经开始集中拿冬装。她这次重点采购了羽绒服、羽绒马甲和羊绒大衣。
“这几天的冬装销售很疯狂。”店名为“土豪金”的档口老板表示,突如其来的降温让冬装需求瞬间爆发,“客户疯狂抢货,所有款式都出现了客户翻单的情况,补单量极大。”据她透露,档口近期的单日销量,相比上周暴增了500至1000件。
在不远处的“黑森林”档口,打包员正为客户整袋整袋地打包冬装。“前段时间天太热,货都压着,没想到冷得这么快!”面对激增的订单,他笑着说,“目前一天出货量大概在3000到5000件,还好我们仓库储备充足,供应跟得上。”

近日,平湖·中国服装城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各大档口的店主们或侃侃而谈或现场试穿,向采购商们介绍自家的当季新款。人手一个黑色塑料袋、边走边看的“名场面”又出现在了市场内。
据服装城运营总监陈杰介绍,这一季的首波羽绒服销售潮比往年来得略早,“强度”也更大。从数据上看,今年服装城客流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日均流量在8万人次左右,所谓“强度”则展现在这波销售潮时间足够长,已持续了近半月,带来了较好的成交量。
“成交量不错”“达到预期”“已经开始翻单”……大部分商家都表示对近期销售情况满意。“(货架上)这些都是新款,本月提前储备的大货已被客户拉走,销售情况喜人,目前正在少量翻单。”“米辛麦”的店长鲍女士介绍,另外的厚款、长款也在陆续出货中。
“今年的第一波销售就火了,超过了我的预期,备货量远远不够。”打嗝小狗”的店主官翊勋介绍,10月至今店里已销售1万多件羽绒服,还有5000多件正在生产,主推的排骨款、泡芙款、风衣款三大款式排单量可观。
来源 | 潮新闻
3
羽绒服代工大厂预告,四季度营收会创“历年同期新高”
羽绒服代工大厂 Quang Viet(广越)董事长吴朝笔日前预告,10月至12月将维持高档表现,营收会创下“历年同期新高”,产能持续满载的约旦厂成为最强劲的贡献动能,营收与获利同步回升。
展望明年,吴朝笔认为在持续成长的订单支撑下,营收有望维持双位数增长,客户需求“稳步上升”,中国与越南市场同步回暖,其中中国羽绒服订单年增约六成,反映当地消费力增强。
至于关税成本分摊,他提到,7、8月后出货的订单已与品牌商谈妥分摊机制,“春夏装的分摊比例较低,秋冬订单都已经谈好”,Patagonia 与 Nike 等主要客户将从明年春季开始调涨售价,以反映成本变化。

另一羽绒服代工大厂 KWONG LUNG(光隆)随着新客户加入与新产能的释放,公司明确设定目标,到2026年将成衣营收比重提升至70%。市场平均预估,2026年合并营收有望达到96亿元。
虽然今年受到关税影响,但光隆的关键客户之一 Columbia Sportswear(哥伦比亚运动服饰)已释放出需求回稳的信号。不过该品牌在中国的采购占比极低,并明确指出自2026年起将完全停止从中国进口成品,
光隆近期指出,受惠于 Columbia、Mont-bell、Burton 等国际品牌拉货需求回温,公司成衣接单率截至9月已接近100%。主要客户全年预期有高个位数增长,新客户则预期年增约25%,营收占比提升至11%。
来源 | 巨亨网、优分析
4
羽绒服面料和设计双创新
随着冷空气来临,浙江嘉兴迎来羽绒服产销旺季。在平湖的一个服装销售市场,羽绒服的销售战从面料竞争开始。
这家店铺在最打眼的位置展示了一件采用蕾丝覆膜面料的羽绒服。蕾丝是女装常见的元素,但用在羽绒服上比较难以打理,在蕾丝外面覆膜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麻烦。此外,店里还推出了羊毛面料等多种款式的产品,吸引了不少采购商的目光。

商户冯跃进说:“丝麻提花,还有亚麻系列结合在一起的这些面料都用上去了,人家想仿也仿不出来。”而采购商王祎婧认为:“人们现在谁也不想千篇一律,要的是款式、要的是面料、要的是新,整体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而另一家店铺推出的户外羽绒服,采用的是防风防水防污等五防面料。一般来说,这样的面料偏硬,穿上去会有点笨重。所以,商家对面料进行了升级。

商户徐瑶介绍:“今年创新让它更轻、更柔,然后柔软度好、防水能力更好,因为客户穿这种亮色不耐脏,我们会把防污能力做得更好,比去年升级了好几个台阶。”
除了升级面料,商家们也很注重新款式的开发,让羽绒服在保暖的同时兼具时尚,这也是众多商家的竞争力所在。业内人士表示,预计11月份,当地的羽绒服销售将迎来最高峰。
来源 | 央视新闻
1
羽绒服装进出口统计(2025年9月)——需求回落
2025年9月,我国羽绒服装约出口 392.0 万件,环比今年8月减少 9%;出口金额约为 8.99 亿元人民币,环比今年8月减少 19% 。
2025年9月羽绒服出口表
商品 | 数量 | 人民币 | 数量同 | 金额同 |
棉制男 | 4.1 | 0.09 | -41% | -43% |
化纤制男 | 148.3 | 3.53 | -20% | -18% |
棉制女 | 3.9 | 0.08 | 62% | 73% |
化纤制女 | 235.7 | 5.30 | -21% | -20% |
近14月男装羽绒服出口情况

近14月女装羽绒服出口情况

由数据可见,羽绒服的出口正值旺季,并已得到持续5个月的增长,不过目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走下坡迹象。今年9月的出口量同比去年,总体下降了20%(8月为同比下降23%),而且是近10年所有9月中,最少的一月。
从出口的地点来看,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和西班牙依次包揽了羽绒服出口量的前五名,成为维持我国羽绒服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
进口方面,2025年9月,羽绒服装约进口 156.5 万件,环比上月增长了 13%;进口金额约为 12.32 亿元人民币,环比上月增长了 1%。
来源 | 金绒采编 数据来自海关(查看更多羽绒服出口情况)
伴随着批发商这波“抢货大战”的启动,羽绒服的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多个市场商户反馈,客户翻单、补单现象暴增,单日出货量达千件甚至上万件的案例屡见不鲜,显示出冷空气所带动的消费高峰呈现“早启动、长周期”的特点。
羽绒服海外代工企业方面,广越已预告2024年第四季度将创历史同期营收新高,其中来自中国市场的羽绒服订单大增六成,折射出内需强势复苏的显著信号;光隆则指出,受惠于国际品牌拉货需求回温,全年预期有高个位数增长,
虽然仍处于传统旺季,但今年9月的羽绒服装出口遭遇了更大的压力。其出口量环比下滑9%、同比下降20%,为近十年来9月最低水平,反映了出口端需求的显著削弱,也意味着羽绒行业和市场已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内需来支撑。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