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再沉默!中国男性消费开始上涨,资本家下错一步大棋?

你发现没?现在的男人越来越敢“玩”了!

以前网上全是“工作后打游戏就是不成熟”“看奥特曼是幼稚”的声音,要是玩二游、看恋爱番,更是会被贴上“油腻肥宅”的标签,连老板、老婆都可能觉得你不思进取。

可这几年不一样了。男人不再在乎这些评价,“你们爱咋说咋说,我凭啥不能玩”成了新态度。去年《黑神话:悟空》创销售纪录,今年《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尘白禁区》等男性向游戏层出不穷。

就连付费短剧市场,男性都成了主力,赘婿逆袭、战神扮猪吃老虎这类题材火得一塌糊涂。

曾经被调侃“消费不如狗”的男性,如今让娱乐资本都不得不转变态度,这到底是咋回事?

其实男性从不是不爱娱乐、不愿花钱,而是被“成熟男人”的社会观念绑住了手脚。

传统认知里,男性必须坚强上进,要把精力和钱都投入家庭、事业,“男人有泪不轻弹”“不能太爱打扮”“玩游戏是玩物丧志”,这些条条框框逼着很多男生压抑自己的喜好。

有人明明喜欢动漫、爱情剧,却因为羞耻不敢承认;有人从小爱打游戏,最后只能收起手柄、注销账号,扮演长辈眼里“顶天立地的大男人”。

在资本眼里,不主动消费、不发声制造热度,就等于没价值,男性的需求自然被忽视。以前视频平台做剧、综艺,优先考虑女性喜好,大女主剧、独立女性故事扎堆,连男频IP改编都要找女性粉丝多的明星主演,就是因为女性更愿意发声、消费意愿强,能带来直观收益。

久而久之,市场资源全向女性文娱倾斜,男性向内容少得可怜,还容易被污名化,玩游戏、看动漫都可能被说“没出息”。

而这几年男性文娱市场崛起,关键是年轻人观念变了,不再被刻板印象绑架。00后男生率先打破束缚,他们愿意为情绪价值花钱,买快乐不再纠结“值不值”“性价比”。

有个00后实习生,社交媒体全是游戏内容,被问“不怕爸妈、异性觉得你宅吗”,他反问“宅是污点吗?我为啥要在乎别人怎么看”。

这种态度感染了不少人,就像有人以前不好意思承认30多岁还玩美少女二游,现在却敢公开分享。最新调查显示,为情绪买单的00后里,男生占比已超一半,“让自己快乐”成了首要目标。

而且不光年轻人,中老年男性也加入了文娱消费大军。三四线城市的大叔成了短剧付费主力,最爱看赘婿、白月光师姐这类题材,背后是他们也渴望在故事里获得无条件的爱。

这种变化像极了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后年轻人看开了,把钱花在漫画、游戏上,带动相关产业崛起,如今中国男性也开始为自己的喜好买单。

男性文娱消费爆发,不只是市场变化,更是对性别刻板偏见的突破。前些年女性靠大女主剧表达打破性别束缚的意愿,现在男性通过玩游戏、看短剧,传递出“渴望被认可、被理解”的需求。

《黑神话》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能打动男性,短剧的火爆说明细腻情感也能吸引他们,这恰恰说明男性市场是座富矿,只要用心做内容,就能收获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男性市场低迷时,就有厂商逆风扎根男频,如今更是加大产能,新增AR互动等功能,抓住了市场机遇。

其实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文娱,核心都不是“对抗”,而是都不想被定义。女性可以不做“柔弱花瓶”,男性也可以不做“铁血硬汉”,可以少年老成,也可以至死是少年,能当硬汉,也能有粉色少女心。

世俗意义的功成名就固然好,但有自己热爱的事、过得肆意洒脱,同样珍贵。现在男性文娱消费才刚起步,未来还有很大空间,希望更多厂商能用心研究男性需求,做出更多好内容。

而对每个人来说,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做自己想做的事,为自己的快乐买单,才是最棒的生活方式。

#我要上头条##上头条 聊热点##热点##社会百态##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游戏   资本家   中国   沉默   男性   男人   文娱   女性   短剧   市场   赘婿   买单   内容   喜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