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地铁陈家祠站,一家新开的瑞幸门店悄然亮相。这不是普通的咖啡店,而是瑞幸首次进驻广州地铁商业空间的标志性落子。
30秒快速取餐、智能取餐柜、移动点单,全部围绕通勤族高效需求打造。瑞幸还在拥挤的地铁站内专门划出共享休息区,用绿植和岭南花窗营造出一片难得的“静土”,方便乘客歇脚、换乘。
这家门店一开业,便收获了大批好评。有人说,“不用出站就能买,通勤省5分钟”;还有人留言,“希望更多地铁站都能开一家”。
其实,广州地铁10号线、12号线的多个站点,瑞幸都已围挡筹备,地铁官方也透露,未来还会有更多品牌和门店加入广州地铁商业矩阵。
瑞幸的地铁布局并不是一时兴起。去年12月,深圳地铁福田站等15个站点已被瑞幸收入囊中。济南、天津等地的地铁站点,也在今年陆续迎来瑞幸进驻。
据官方数据,截至今年5月,瑞幸超500个定向点位完成选址,已开业超400家。
不仅地铁,瑞幸还把门店开进了校园、医院、机场、高铁站,甚至一些旅游景区。比如2024年,仅校园定向加盟店就超过100家,医院场景也已进入北京、沈阳多家医院。
合肥机场、上海虹桥机场、九寨沟、老君山等景区,都有瑞幸的身影。
这一切背后,是瑞幸去年初启动的“定向点位加盟”策略。和以往扎堆商圈开店不同,瑞幸主动避开高强度红海,转向流量更精准的特殊场景。
特殊点位争夺战,连锁餐饮品牌集体下场
自2022年底起,越来越多餐饮品牌把目光从传统商圈转向“特殊点位”。尤其是茶咖行业,动作尤为激进。
比如校园市场,2023年12月数据显示,35个茶咖品牌已开出超9000家校园店,占总门店数的6.15%。Tims天好中国也在高铁站、医院、银行等特殊场景加速扩张,单二季度新增门店18家。
火锅、快餐品牌同样加入“点位争夺”大潮。海底捞今年不仅进驻小米食堂,还在华中科技大学食堂、北京昌平社区等新场景试水。
老乡鸡去年9月进驻武汉大学,今年又现身合肥高新产业园,抢占园区员工食堂。肯德基更是布局最早、规模最大。
截至去年11月,其在交通枢纽、学校、医疗保健等场景的门店占比分别达到6.08%、4.49%、0.48%。
可以说,校园、医院、大厂食堂、交通枢纽,这些原本餐饮渗透率不高的“特殊场景”,正成为连锁品牌的新战场。
传统商圈餐饮已陷入激烈红海。2024年新注册餐饮企业357.4万家,存量1680.6万家,创下五年新高。
与此同时,商场为刺激人流,加码餐饮,部分高档商场餐饮新开店占比高达30%。僧多粥少,竞争惨烈。
而特殊点位则不同。比如校园,社会餐饮门店市场份额仅11.7%,远未饱和。更重要的是,这些场景自带稳定客流,高峰时段订单量惊人。
以瑞幸广州地铁陈家祠站为例,早高峰半小时订单高达200杯。特殊场景消费者消费明确,既要性价比,也看重品牌和品质,这为连锁品牌提供了绝佳突破口。
肯德基今年1月入驻新疆禾木村景区,面对土豆丝配米饭53元、拌面50元的天价,肯德基20元出头的汉堡瞬间成了游客“性价比之光”。
类似的故事,全国各大景区、交通枢纽都在上演。连锁快餐品牌凭借数字化、供应链和品牌优势,成了特殊场景的首选。
餐饮门店在传统商圈愈发拥挤,特殊点位却是蓝海。瑞幸、肯德基、海底捞等头部品牌的集体布局,正在重塑餐饮业的流量密码。
未来,地铁、机场、医院、校园里,还会有更多餐饮品牌涌现。特殊场景的争夺战,才刚刚打响。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