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墨影云光
他曾是赛场上最耀眼的存在,一记扣杀让世界记住了中国乒乓的力量,带领国乒一路披荆斩棘登上冠军宝座。
从街头乒乓少年,到世乒赛王者,再到幕后掌舵人,乒乓球就是他的人生底色。
如今83岁高龄的他,退休后深藏功名。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的儿子竟是大众熟知的知名演员,父子仿若复制粘贴的长相让人惊叹。
这位乒坛传奇,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来源于网络,为增加文章的可读性,部分内容存在润色,请理性观看!
«——【·乒坛传奇·】——»
1957年,15岁的李富荣走进上海体育宫业余体校,从此开启了“拼命三郎”的训练模式。
每天清晨五点,天还没亮,别人都在被窝里熟睡,他已经摸黑来到训练馆。
上海的冬天湿冷刺骨,训练馆里没有暖气,玻璃上结着厚厚的冰花,可他一站就是几个小时,重复着发球、接球、扣杀的动作。
就这样咬牙坚持了一年,16岁的李富荣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技术,从体校打进上海队,又以黑马之姿入选国家队。
当时的中国乒乓球队,一心想打破日本队在世界乒坛的垄断地位,李富荣的加入,给队伍注入了新的希望。
赛场上的李富荣,眼神透着股狠劲儿。
他的正手扣杀速度极快,力量十足,球像子弹一样飞出去,对手常常来不及反应;侧身发球更是变化多端,落点刁钻,让对手防不胜防。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举办世界级乒乓球赛事。比赛当天,工人体育馆座无虚席,全国人民都盼着中国队能创造奇迹。
李富荣和队友们拼尽全力,最终击败日本队,打破了对方五连冠的神话。
那届比赛,李富荣个人还拿下男单亚军、混双亚军和男双第三名,19岁的他,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1965年,南斯拉夫世乒赛上,中国队首盘失利,全队压力巨大。关键时刻,李富荣迎战日本名将木村兴治。
比赛现场气氛紧张到窒息,观众们都捏着一把汗。
李富荣却稳如泰山,每一次发球都带着十足的气势,扣杀时全身发力,像拉满的弓一样,力量全部爆发在球上。
经过激烈对抗,他以2:1险胜,帮助中国队实现男团三连冠。
这场比赛让外国媒体大为震撼,“美男子加轰炸机”的称号也随之传开,李富荣的名字彻底火遍了世界乒坛。
然而,李富荣不仅在自己乒坛创下了不可一世的传奇,就连自己的儿子也十分争气。
«——【·虎父无犬子·】——»
他的两个儿子,走出了截然不同却同样精彩的人生。
长子李竞投身网球领域,成了一名专业教练,把父亲对体育事业的执着,延续到了另一片赛场上。
而幼子李乐,则一头扎进了演艺圈,用自己的努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圈子里拼出了一条路。
李乐初入演艺圈时,他并没有仗着父亲的光环去走捷径,而是从最底层的小角色开始打磨自己。
在一些古装剧里,他演过不起眼的小兵,顶着厚重的头套,在烈日下站上大半天,就为了那几个一闪而过的镜头。
他仔细揣摩小兵的心理,把那种面对战争的恐惧、对上级的敬畏都演得活灵活现。
有次拍一场冲锋的戏,他因为太投入,不小心被道具绊倒,膝盖擦破了一大块皮,但他只是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就又回到了片场,继续完成拍摄。
网友们看到花絮后,纷纷留言:“这小伙子太拼了,有他爸当年的那股子狠劲儿!”
慢慢的,李乐的努力被更多人看见。
在《汉武大帝》里,他拿到了霍去病部将的角色。虽然戏份不算多,但他一点不敢含糊。
为了演好这个将军,他提前三个月就开始训练,每天天不亮就去马场练习骑马,跟着武术老师学长枪招式,还专门研究汉朝的历史和军队礼仪。
有一场和匈奴骑兵对战的戏,在马背上拍了整整半个月。刚开始他连上马都费劲,时间长了,身上被缰绳磨得青一块紫一块。
但只要导演一喊开机,他立刻进入状态,眼神坚定,长枪挥舞得虎虎生风,把将领的英勇和忠诚演得让人信服。
播出后,不少观众都说:“这个演员虽然戏份不多,但眼神里全是戏!”
后来,李乐又开始挑战现代剧。
在《浪击天涯》中,他饰演一个性格复杂、内心矛盾的年轻人。他把角色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在爱情与友情之间的徘徊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凭借着在多部作品中的出色表现,李乐逐渐在演艺圈站稳了脚跟。
2020年,他更是凭借在深圳青年影像节获奖作品中的精彩演绎,一举拿下了最佳男演员奖。
领奖台上,李乐特意提到父亲:“小时候看他在训练馆练到深夜,现在我拍戏再累,想想他,就觉得没什么熬不过去的。”
网友们都在网上欢呼:“李乐这是子承父业,在演艺圈也闯出了一片天啊!”
«——【·现状·】——»
得知儿子获奖,李富荣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83 岁的他身体硬朗,精神头十足。虽然不再征战赛场,但乒乓球依旧是他生活的主线。
他常去青少年训练营指导孩子们,手把手教发球、纠正动作,就像当年自己在冷透的训练馆里反复打磨技术一样。
“发球的时候,手腕要再灵活点,发力要集中在瞬间。”他一边说着,一边亲自示范,一招一式十分专业。
李富荣打心底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指导,为中国乒乓球事业挖掘、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让国球的辉煌得以延续。
去年10月,在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的冠军堂里,李富荣把自己的奥林匹克银质勋章捐了出去。
这枚勋章是对他一辈子投身体育的最高褒奖,可他却说:“放在这儿,让更多人看见,比在我手里更有用。”
捐赠仪式上,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亲自给他颁发证书,感谢他的这份心意。
脱下光环,生活里的李富荣特别接地气。闲下来时,他就系上围裙,给家人炒几盘青菜,炖锅热汤。
对他来说,看着孩子们在球桌上成长,把荣誉留给后人,再和家人围坐吃饭,就是最踏实的幸福。
«——【·结语·】——»
李富荣的一生,都围绕着乒乓球打转。
即便如今已步入晚年,他对乒乓球的热爱、对体育事业的关注,从未有过丝毫减退,依旧以自己的方式,为体育事业发光发热。
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