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和,这名字在中国女排历史上绝对是个响当当的招牌。他带着中国女排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拿下金牌,把队伍从低谷拉回巅峰,了不起得很。不过,今天咱不光聊他的排球功绩,还得说说他的感情故事——发妻去世后,他二婚娶了比自己小11岁的女徒弟李东红。这事儿听起来挺传奇,背后也有不少辛酸和温情。
从福建小子到女排教父
陈忠和1957年10月2日生在福建龙海市石码镇,家里条件普通,没啥特别背景。他从小就喜欢排球,13岁进了龙海体校,开始正儿八经练球。1976年,他进了福建青年男排,第二年升到省男排,1978年还跟着队拿了个全国甲级联赛冠军。不过,他身高只有1.78米,在男排里不算突出,没能混上主力。
1979年,他被调到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当陪练教练。这活儿听着不起眼,但对女排的帮助可不小。他干了8年,兢兢业业,陪着女排队员练技术、磨配合,自己也攒了不少经验。1986年,他回福建当女排教练,第二年就带队拿下第六届全运会冠军。1989年,他又回国家队当助理教练,跟着胡进这些老大哥学了不少东西。
1993年,他再回福建,接手省女排。那时候队伍在乙级联赛,他硬是带队升到甲A,实力提升一大截。1995年,郎平当上中国女排主教练,把他拉去当助手,两人搭档拿了巴塞罗那奥运会银牌和曼谷亚运会金牌。这一路走来,陈忠和靠的是实打实的努力,没啥花架子。
2001年,他正式当上中国女排主教练。那会儿女排刚在悉尼奥运会栽了个跟头,士气低得不行,队员平均身高还不到1.8米,跟国际强队比差远了。陈忠和顶着压力上任,没抱怨条件差,直接启用新人,像冯坤、杨昊、周苏红这些年轻面孔全是他挑的。同年11月,日本大冠军杯赛上,中国女排五战全胜,干掉俄罗斯、古巴这些硬茬,拿了冠军,算是打了个翻身仗。
2003年是女排的黄金年,瑞士女排大奖赛、亚锦赛、世界女排大奖赛,一个接一个冠军拿到手软。到了11月大阪世界杯,中国女排11战全胜,时隔17年又站上世界第一。2004年雅典奥运会决赛对俄罗斯,首局输了,第二局也落后,陈忠和硬是稳住队伍,最后3:2翻盘拿金牌。这成绩不是靠运气,是他带着队伍一步步拼出来的。
他有个执教哲学,强调“女排精神”——每天干好手头的活儿,再难也得往前走。他常让队员看老女排的比赛录像,学那股拼劲儿。场上他老带着笑,不管多被动也不慌,给队员信心。这份沉稳和乐观,成了女排逆袭的关键。
感情路上的坎坷与新生
陈忠和的感情生活没他事业那么顺。1977年,他在福建男排认识了队友王莉莉,两人处了一年后结了婚。王莉莉是个好媳妇,陈忠和全国跑的时候,她在家扛起所有活儿,挺不容易。1992年1月20日,王莉莉去厦门出差,碰上车祸没了,年才30岁,留下3岁的女儿陈珑。这事儿对陈忠和打击太大,他得一个人养女儿,还得照顾老家的爹妈,日子过得挺苦。
1993年,他在福建女排训练场认识了李东红。她24岁,前福建女排副攻手,也是陈忠和的学生,后来去了中南工业大学毕业,在公司上班。李东红知道陈忠和的情况,看他一个人撑着家,还那么拼排球,挺佩服他。她周末常去他那儿帮忙,收拾屋子、做饭,慢慢俩人熟了。
1993年清明节,陈忠和带李东红去王莉莉墓前祭拜。这次之后,他们关系更近了。1995年元旦,两人结了婚,婚礼没搞大,就请了亲朋好友。陈珑那会儿还小,不太接受李东红,但李东红没急,慢慢跟孩子处。1996年,李东红生了儿子陈翔,家里热闹起来。
2001年,陈忠和当上国家队主教练,压力山大。李东红为了让他安心带队,把家里事儿全揽下来。有次她怀孕了,怕影响他备战,自己跑医院做了流产手术,没吭声。陈忠和后来知道,感动得不行。李东红还学了按摩和催眠,晚上给他放松,缓解压力。陈忠和说过,他有次醒来,看到李东红睡着了,手还搁他额头上。这么多年,她一直是他背后那块硬靠山。
李东红接受采访时说过:“我心甘情愿。”这话听着简单,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付出。她跟陈忠和差11岁,又是他的徒弟,外人难免有闲话,但她不在乎,就想踏实过日子。陈忠和能有后来的成绩,跟她支持分不开。
退休后的日子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排只拿了铜牌,没能卫冕。陈忠和赛后挺失落,2009年3月23日卸了主教练的担子,去了福建省体育局当副局长。2016年9月,他又当上福建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2017年,他彻底退休,开始过自己的小日子。
退休后,他跟李东红常一块喝茶,聊聊以前的比赛,日子过得舒坦。2021年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他说:“现在退休了,挺悠闲的。福建有排球比赛我就去看看,参加点活动,下午跟朋友喝茶,锻炼身体,挺幸福。”他还当了福建省高尔夫球协会主席,玩起了新花样。
他跟老队员关系也好,有一年生日,弟子们偷偷给他办了个生日会,那天福建还刮台风,她们照样赶来。陈忠和感动得不行,直说她们有心。2024年8月18日,他在海南文昌“九九杯”乡镇排球联赛冠军之夜露面,跟球迷聊当年的事儿,还是那副笑模样。
他对女排挺有信心。2021年谈到郎平时,他说她带队思路没问题,朱婷这些年轻队员也成熟了,东京奥运会有戏。不过他也提了基层排球的短板,觉得得抓青少年培养,跟日本、美国这些国家缩小差距。
现在他多陪家人,女儿陈珑成家了,儿子陈翔也工作了,一家子挺和睦。他说过:“家是温暖的港湾。”从赛场到家里,陈忠和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滋味。
陈忠和这个人
说起陈忠和,排球是绕不过去的。他从福建小地方走出来,没啥天赋优势,身高也不够,但靠努力混出了名堂。他带女排那会儿,没人看好,可他硬是把队伍带上顶峰。感情上,他失去王莉莉那段挺惨,但没垮,后来跟李东红搭伙过日子,也算苦尽甘来。
他性格挺接地气,没啥架子,场上爱笑,队员都说他像个老大哥。他不光是教练,更像个领路人,教队员怎么扛事儿,怎么拼。这“女排精神”不是喊口号,是他带着队伍实打实干出来的。
李东红跟他搭档这么多年,没啥抱怨,默默支持。她那句“我心甘情愿”听着朴实,但挺有分量。俩人不是啥浪漫故事,就是普通人过日子,互相撑着走过来的。
陈忠和的故事听着挺励志。从小地方出来,没背景没资源,靠自己一步步爬上去,事业上干得漂亮。感情上摔过跟头,也没放弃,最后找了个能搭伙过日子的人。这不就是咱普通人生活的写照吗?谁还没点坎儿,谁还没点盼头啊。
他跟女排的缘分,说明坚持有回报。那会儿女排低谷,他没撂挑子,带着一群小丫头拼出来,挺让人服气。跟李东红的事儿也说明,生活里总有贵人帮你一把,关键是你得自己先站住。
现在他退休了,过得舒坦,还惦记着排球,挺好。咱普通人也能学学他,干啥都踏实点,难的时候咬咬牙,日子总会好起来。
更新时间:2025-04-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