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封装厂断供,不到48小时,荷兰发来请求,希望中方解除制裁

国对安世半导体断供后,不到48小时,荷兰就发来了请求,希望中方解除制裁。

欧洲媒体刚刚报道一则消息,荷兰希望与中国政府,就安世半导体芯片出口禁令一事,进行紧急谈判。

荷兰经济部长表示,希望与中国合作,寻求解决中国对安世半导体芯片出口禁令的解决方案。

这一态度与之前荷兰方面强行剥夺中方资产,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为什么荷兰现在想要跟中国合作了呢?估计他们没想到,中国说断供就断供,不带一丝犹豫。

今年10月,荷兰政府突然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资100%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下手:先是暂停了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的所有管理职务,把中方持有的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还安插外籍董事掌握决策权,等于直接剥夺了中方的控制权。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经济部长嘴硬说这是“自主战略考虑”,压根不提美国的影子,但后来法院文件捅了出来——荷美早就私下沟通,美国明确要求换掉中方CEO、调整公司治理结构,避免被美方“穿透规则”制裁。

其实荷兰敢这么干,无非是打了个算盘:觉得抢了总部控制权,就能拿捏这家全球顶尖的芯片企业。毕竟安世半导体是分立器件领域的龙头,小信号二极管、ESD保护器件这些产品全球出货量第一,车规级PowerMOS排第二,欧洲汽车厂商的逆变器里40%都用它的芯片。

而且安世每年给荷兰缴1.3亿欧元所得税,财务状况比被中资收购前还好,荷兰觉得攥在手里是笔稳赚的买卖。可他们忘了,安世的“命门”根本不在欧洲。​

这家企业的产能布局早就扎在中国了。广东东莞的封装工厂占地8万平方米,是安世全球最大的小信号组件生产基地,承担了70%的最终产品出货量——每天2.5亿颗芯片从这里发往全球,一年算下来超过500亿颗。

荷兰只盯着总部的股权,却没看清全球产业链的实际格局:他们抢的是“牌子”,而我们攥着的是“生产线”。这种误判,为后来的180度大转弯埋下了伏笔。​

荷兰刚完成“夺权”,中方的反制就到了,速度快得让他们措手不及。商务部直接发布出口禁令,禁止安世半导体及其分包商出口中国境内生产的芯片组件,精准锁定了东莞工厂的出货通道。这一下,全球产业链立马炸了锅。​

最先慌的是欧美汽车厂商。安世的芯片是汽车传感器、电源管理系统的核心部件,全球20%的成熟芯片都由它供应,欧洲车企更是高度依赖。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急得连夜发公告警告:现在车企的芯片库存顶多撑几周,要是东莞工厂一直断供,零部件厂商没法生产,汽车组装线就得停产。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也跟着施压,说要是供货不恢复,美国的汽车生产也得受连累,还会波及其他行业。​

更现实的是市场反应:安世的物料瞬间被疯抢,经销商要么暂停报价,要么直接涨价,全球电子产业的成本压力陡增。荷兰这才发现,自己干了件“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事:本想借着美国的劲儿拿捏中国企业,结果把欧洲的产业链拖进了泥潭。

要知道安世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比近50%,就算不出口,国内市场也能消化一部分产能,可欧洲车企找不到替代供应商——新供应商的认证和产能提升至少要几个月,远水解不了近渴。​

压力很快传到了荷兰政府头上。欧洲盟友的抱怨、本国企业的抗议接踵而至,48小时内,荷兰经济部长就一改之前的强硬,公开表示“希望与中国合作,寻求解决方案”,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哪是“自主战略考虑”,分明是被供应链的现实打回了原形。​

荷兰主动求谈,说明中方的反制戳中了要害,但这事绝不能轻易了结。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和荷兰铁了心不想把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还回来,既然如此,我们就得让他们付出比当初收购成本更高的赔偿金。

要知道,闻泰科技收购安世时投入了巨额资金,这些年持续追加研发,才让企业实现“零负债”运营,荷兰凭什么用“国家安全”的幌子无偿攫取利益?赔偿金不仅要覆盖直接损失,还得包括品牌价值、未来收益等隐性成本,这是对恶意剥夺中企资产的应有惩罚。​

更重要的是这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得从里到外筑牢防线。首先是供应链自主要加码。虽然安世的东莞工厂攥在我们手里,但高端IGBT、MOSFET等产品还存在进口依赖。

闻泰科技已经表态要“打通国内供应链,稳住80%的产能”,这种思路得推广——不仅要控制制造环节,还要在原材料、核心设备等上游领域突破,避免再被人掐脖子。​

其次是海外资产保护要升级。荷兰的做法不是个例,美国的“穿透规则”正在把出口管制的手伸向中企的海外子公司。今后中企出海,得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同时国家层面要建立更完善的应急机制,像这次一样快速精准反制,让想搞小动作的国家知道代价。​

最后还要看清全球产业链的博弈本质。荷兰作为“海上马车夫”,在航运、税收领域和中国有深度绑定,它敢冒头挑事,背后是美欧联动的影子。但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德国、法国的车企受影响最大,他们肯定不希望僵局持续。

我们可以借谈判分化对手,既坚持赔偿要求,也给合理解决留有余地,毕竟维护产业链稳定符合各方利益,但前提是对方必须拿出诚意,停止滥用“国家安全”的套路。​

从东莞工厂的断供到荷兰求谈,这场博弈证明了一个道理:全球产业链早已你中有我,谁想搞单边制裁、资产掠夺,最终只会反噬自己。接下来就看荷兰怎么表态,是真心认错赔偿,还是想继续打太极——但无论如何,我们手里的筹码已经足够有分量。

参考资料:商务部、外交部发声反对荷兰干预安世!欧美汽车协会警告断供危机

荷兰希望与中国政府,就安世半导体芯片出口禁令一事,进行紧急谈判。

想和中方谈谈,但荷兰还在狡辩:不是美国让干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科技   荷兰   东莞   中方   小时   欧洲   美国   芯片   半导体   中国   产业链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