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板块,下周要进入超级大周期?这5家公司业绩大涨(附逻辑)

本周起,今年下半年首波强寒潮自北向南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

据气象部门预测,此次寒潮具有降温剧烈、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北方及中东部多地气温普遍下降6至10℃,部分地区降幅甚至突破12℃。

北京市气象台早在11月15日15时40分就拉响寒潮警报:预计16日至17日,全市日平均气温将下降8~10℃,体感寒冷程度远超常年同期。

这场突如其来的“冷空气风暴”,不仅让大家翻出压箱底的羽绒服,也在资本市场悄然点燃了一波“冷”行情。

参考A股历史来看,寒潮从来不只是天气事件,更是一场牵动产业链、消费端与资本市场的系统性扰动。

简单来说,它的影响可能沿着三条线传导:

能源需求:

随着气温骤降,北方多地提前启动集中供暖,南方居民电暖器使用率飙升。

国家电网数据显示,11月16日当天,华北、华东区域用电负荷同比上涨约12%,部分地区天然气日供气量突破历史峰值。

生产要素受扰:

低温雨雪对农业生产构成直接冲击。

秦岭—大巴山区已出现暴雪,局部积雪深度超15厘米,设施农业面临保温难题,而道路结冰、能见度降低也对物流运输造成阻碍,尤其生鲜冷链、快递配送等环节成本显著上升。

消费行为切换:

寒潮是消费情绪的“催化剂”。

京东、天猫平台数据显示,11月15日以来,“电暖器”“加绒内衣”“保暖手套”等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超200%。

药店内感冒药、维生素C、口罩等呼吸道防护类产品销量激增,部分连锁药房单日销售额同比增长近40%。

一个反常识的事实:目前气象模型显示,预测2025年的厄尔尼诺年,按历史规律,这类年份我国冬季大概率偏暖。

但恰恰因为前期气温异常偏高,冷空气一来,降温幅度就被“放大”了。

比如北京,11月初还在穿短袖,现在出门得裹羽绒服。

这种剧烈波动,正是气候变暖下的新常态:不是冬天不冷了,而是冷得更突然、更极端

回溯2016年、2020年类似寒潮事件期间,A股公用事业、纺织服装、医药生物三大板块在寒潮高峰期平均超额收益分别达4.2%、3.8%和5.1%(统计区间为2016/2020年寒潮期间)。

而2025年此次寒潮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叠加了“气候异常+消费复苏+能源保供”三重背景,这方面或许可能收益。

基于此,梳理寒潮产业链的核心5家公司,供大家参考。

特别声明: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佛燃能源

城燃业务稳中有进,覆盖佛山核心区域,工业用户占比超80%,顺价能力强。

供应链业务爆发式增长,南沙仓储中心带动燃料油、沥青等贸易。

前瞻布局氢能与SOFC技术,拥有6项氢能专利,加氢服务能力行业领先。

南京公用

依托南京燃气特许经营权,推进老旧管网改造与分户供暖,有效对冲气价波动。

充电网络快速扩张,“柚子充”已建184座站、2394个终端,单日充电超9万度,并联动智慧停车。

潞安环能

坐拥56.65亿吨优质低硫炼焦煤资源,喷吹煤技术为国标,综合能耗优于行业。

背靠潞安集团,存在资产注入预期,有望释放产能弹性。

华兰疫苗

四价流感疫苗连续5年市占领先,独家儿童剂型填补空白,年产能达1亿剂。

2025上半年研发投入8239万元(+71.6%),多款重磅疫苗进入III期临床。

已搭建mRNA平台,布局流感/RSV新型疫苗及核酸药物。

京能热力

手握127项专利(发明专利占41%),烟气余热回收与智能供热技术领先,研发费用率3.36%高于行业。

加速新能源转型,分布式光伏供热落地,2025上半年新能源收入占比21%。

ESG评级居行业前4,碳排放低30%,中期分红率达3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财经   下周   公司业绩   板块   周期   逻辑   寒潮   疫苗   气温   行业   单日   厄尔尼诺   南京   冷空气   新能源   资本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