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致癌是真的吗?哈佛大学调查11万人长达36年,结论终于出来了

张阿姨今年刚刚退休,白发多了不少。前段时间,社区组织爬山活动,她嫌自己“看起来老了”,特意到美发店染了个亮丽的栗色。可几天后,微信群里邻居们却在激烈讨论:“染发致癌!你们还不赶紧扔掉染发剂?”这让张阿姨心里一惊——难道为美变年轻,竟然真的会带来健康风险?是不是染一次发,身体就“埋雷”了?还是微信群里的消息太夸张?

关于“染发致癌”这个话题,这些年一直争议不断,坊间传闻、专家提醒、新闻热点此起彼伏。可是,真相究竟是什么?哈佛大学一项规模空前的36年追踪研究,涉及超11万女性的健康数据,最近终于公布了详细结论。结果,既让人吃了一惊,也给予了理性的解答。到底染发和癌症有没有直接联系?哪些人更需注意?后文将为你揭晓科学依据与建议,尤其是染发次数和剂量的那个“门槛”,很多人都忽略了

染发,究竟是美丽加分,还是健康隐患?跟着张阿姨的疑惑,一起“拨云见日”。

染发致癌,科学证据怎么说?

网络上关于染发的“恐慌”不少,但数据才最有说服力。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多国专家团队,联合开展了长达36年的随访研究,总共追踪了117,200名美国女护士的健康数据。研究人员记录了染发习惯和健康变化,并进行了严格混杂因素排除**。

研究发现,有20,805名参与者罹患实体肿瘤,4,860人死于癌症。分析后,研究给出了明确的结论:使用永久染发剂的人,乳腺癌、皮肤癌、卵巢癌等几种癌症的发生风险有一定升高,尤其与染发次数和剂量密切相关

1、乳腺癌风险:永久染发剂用户患乳腺癌风险明显升高。每增加50次染发,乳腺癌发生风险上升约1%~2%

2、淋巴瘤风险:自然深发色女性若长期用永久性染发剂,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比未用者高出289%!但浅发色女性未见此风险。

3、皮肤癌风险:浅色头发女性用永久染发剂,皮肤基底细胞癌风险增加6%

4、卵巢癌风险:染发剂使用者卵巢癌发病率比未使用者高出21%,且频率越高风险越大。

研究结论并不是“染一次发就会得癌”,而是说长期、高频染发、尤其使用永久性染发剂的人,以上癌症的风险会有所增加,而剂量和频率是决定风险高低的关键!

染发除了致癌,还有哪些健康隐患?

染发的健康风险绝不仅限于致癌。很多人只关注癌症,却忽略了染发过程中的其他常见危害:

1、加速脱发、损伤发质
永久性染发剂常用漂白剂和其他化学成分,长期作用下会损伤头发鳞片,导致枯发、断发,甚至加速脱发。在美发过程中,有人还会觉得头皮刺痛或紧绷,这其实就是化学物质正在刺激头皮。

2、皮肤过敏反应
染发剂中常含有被称为“最强过敏原”的对苯二胺(PPD),对一部分人来说,哪怕只是轻微接触就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灼痛等症状。严重过敏者甚至有呼吸困难、全身反应的风险。

3、重金属、毒素潜在威胁
大量低价或劣质染发产品为增色、增持久度,加入铅、汞、砷等重金属或苯胺、硝基苯等有毒有害物质。相关检测发现90%的染发剂样品含有毒化学成分,劣质产品长期使用甚至可导致重金属累计中毒,诱发慢性肝损害、肾损害等健康隐患。

4、诱发肝脏损伤
有临床案例报道,部分染发爱好者出现药物性肝炎甚至黄疸,排查后发现未因其他药物、疾患,最后锁定为染发剂因素。虽然此类病例仍然少见,但说明对敏感体质人群存在个体差异的健康风险。

不同类型染发剂,风险有多大差别?

染发剂按持久力与成分分为三类:暂时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
暂时性染发剂:色素停留于头发表面,基本无渗透性,相对安全,几次洗发后即可褪色

半永久性染发剂:能维持6-12次洗头,但依然主要停留在头发表层,刺激性比永久染发剂小永久性染发剂:通过化学反应使色素渗透并固定在发丝内,对头发与头皮伤害最大,致敏、致癌风险也相对更高。永久性染发剂按原料又分合成、天然和无机三种。合成类常用对苯二胺、双氧水,刺激和过敏源最高;无机类含金属成分,反复使用有重金属积累风险;天然染发剂总体安全,但染色不持久。

特别提醒:黑色染发剂风险相对高。黑色剂色素结构复杂,潜在致敏、致癌物质更多。

如何科学、安全地染发?医生4点建议请牢记

专家普遍共识:染发要讲究“度”,不要贪频,也不要忽视正规产品的选择。以下4点建议,关键人群尤其值得注意:

1、一年染发次数不超过2次(尤其是永久性染发剂)。 染发频次越低,长期风险越可控。

2、避免多种染发剂混用。 某些化学成分交叉混合可能发生有毒反应。一次只用一种品牌和类型最安全。

3、头面有破损、伤口时不染发。 有伤口时染发剂渗入极易加重刺激、感染。

4、染后彻底清洗,减少残留。 染发后多次用水冲洗头皮,避免长期残留成分对头皮和吸收系统造成影响。

如果希望进一步降低健康隐患,建议优先选择有品牌保障的天然或半永久性染发产品,且操作严格遵循说明书,避免家中“DIY”自行增加剂量、延长染发时间等错误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哪种染发剂,也不存在“完全无害”。只要适量、科学、隔较长时间使用,并监测自身皮肤、健康反应,多数人可以平安享受“变美权利”,但若有高血压、肝肾慢病、或过敏史,建议慎重选择。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头发护理与化学品健康风险报告》

《染发剂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

《重金属暴露与慢病发病风险关联》

《皮肤科临床诊疗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时尚   哈佛大学   结论   染发剂   风险   永久性   健康   头发   重金属   头皮   癌症   乳腺癌   剂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