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回来,神舟二十号这个任务,本来是按部就班的节奏在走,今年4月24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带上去的航天员是陈冬当指令长,还有陈中瑞和王杰这两个搭档。
他们仨上去以后,就扎根在中国空间站里,干了半年多的活儿,包括各种科学实验、出舱维修啥的。陈冬以前飞过神舟十一号和十四号,这次加起来在轨时间都超400天了,还创了出舱次数最多的纪录,足足6次。

原本计划是10月底神舟二十一号上去接班,交接完事儿,神舟二十号就该在11月5日落地东风着陆场了。结果呢,事儿没那么顺利,出点小插曲,飞船疑似挨了太空碎片一撞,返航就给耽搁了。
这个延期的事儿,说白了就是太空碎片闹的。太空里头到处是这些玩意儿,上亿块碎片在轨道上乱窜,大多是老卫星报废的零件、火箭残骸啥的。
神舟二十号停在空间站那儿,本来挺稳当,结果监测数据显示,返回舱可能被毫米级的碎片给碰了。

速度快着呢,几千米每秒,撞上就跟子弹似的,能划拉出小坑或者损伤热防护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一看这情况,立马叫停返回计划,得先评估风险。不是闹着玩的,再入大气层的时候,飞船得扛住高温高压,要是有损伤,航天员安全就悬了。
所以他们宁可多等几天,也得把结构、推进系统和生命支持模块都查个底儿掉。俄罗斯那边还给支招,提供了5种备用方案,比如用备用推进器调整姿态啥的。
美国媒体也报道了,说这事儿提醒大家,太空碎片是全球性麻烦,得国际合作清理轨道才行。中国这边有神舟二十二号和天舟十号在发射场待命,三个月内就能补给或者接替,准备工作早几年就铺好了,不会手忙脚乱。

现在空间站上,神舟二十号和二十一号的乘组加起来六个人,继续一块儿飞。神舟二十一号是10月31日晚发射的,指令长张陆,带武飞和张洪章上去。交接本来定五天,完了就该轮换了,结果延期后,大家就得多相处会儿。
空间站是三舱三船的配置,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外加两艘神舟和天舟九号货运船,总重量过百吨,在轨运行的航天器里头排第二大。里面空间不算挤,天和和问天各有三个睡眠区,总共六个床位,卫生区有两个,够六个人轮班睡、洗漱。
工作上,他们分工协作,神舟二十号的仨人帮新来的适应环境,一起搞实验,比如空间辐射监测、植物栽培啥的。到11月3日,神舟二十号在轨时间就193天了,破了神舟十八号的192天纪录,11月10日直接超200天,成为第一个破200天的中国乘组。
陈冬的累计时间也稳稳第一。物资方面,天舟九号运了近7吨货,食品、水、零件啥都有,加上天舟八号剩的,够三人用一年。六个人多耗点儿也没事儿,够撑好几周。要是缺啥,发射场有备用船,快速补给不是问题。

大家可能好奇,空间站封闭着,航天员天天呼吸,氧气咋就用不完呢?其实不是从地面直接扛瓶子上去,那样太笨重还不安全。货运船运力有限,几吨货得装吃的、穿的、实验设备、推进剂,留给氧气的空间不多。
关键是用水来变氧气,通过电解水这个技术。水从地球带上去,存水箱里,用电一分解,就出氢气和氧气了。氧气给人呼吸,氢气可以排掉或者用在别的地方。三个人飞半年,得30万升氧气,听着多,但电解500升水就够了。水好运,安全,还不占地方。
空间站的电来自太阳能电池板,源源不断。中国空间站的系统特别牛,氧气再生率100%,水闭合度95%。
意思是说,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通过沸石分子筛啥的设备过滤掉,二氧化碳还能还原成氧气。水呢,通过净化回收尿液、汗水啥的,循环用。2023年就公开过,这套系统让空间站自给自足,不用老从地面补氧。

最近几年,中国空间站还在搞更先进的实验。2025年1月,神舟十九号乘组就在轨演示了人工光合作用技术,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太空产生氧气和火箭燃料成分。
这事儿是首创,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用人工光源驱动反应。结果呢,成功产出氧气和燃料原料,以后长途太空旅行就能就地取材,不用全靠地球运。
空间站上这套系统整合了电解水、高压气氧、固态氧烛三通道做主系统,还有备份的二氧化碳还原装置、应急氧瓶啥的,三主三备,层层保障。
万一哪个环节出岔子,切换就行。国际空间站也用电解水,但中国这套更高效,闭环管理全流程。想想看,航天员在轨半年多,氧气从来没短缺过,就是因为这技术靠谱。



总的来看,神舟二十号延期返航,是个小波折,但也展示了中国的航天韧性。空间站6人同飞,继续干活儿,氧气用不完的秘密,就藏在这些日常技术里。
未来,类似事件可能更多,得全球联手解决碎片问题。中国这边,继续往前推,目标是建月球站啥的,一步步来,稳扎稳打。
航天这行,风险常在,但准备足了,就能化险为夷。希望陈冬他们仨早日平安回家,继续下一个任务。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