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河南开封那边有个地方,叫犹太村,其实就是一群犹太后裔聚居的社区。这事听起来挺新鲜的,中国人里头居然有犹太血统的人,还想回以色列认祖归宗,结果一开始被拒了,后来慢慢有转机。咱们一步步聊聊这背后的来龙去脉,得从历史说起,因为这不是啥新鲜事,早几千年前就开始了。
犹太人这民族,历史上总在迁徙,国家灭亡后到处流浪,但他们靠着宗教和文化,死死抱团,没被完全同化。最早的记录,东汉时候丝绸之路通了,有些犹太人跟着商队东来,不过那时候痕迹不深。真正大批量来,得等到唐朝,唐代国力强,政策开放,吸引了不少中东商人。犹太人多从波斯或印度那边过来,先在广州落脚,那儿是外贸中心,各种胡人扎堆做生意。结果唐末黄巢起义闹起来,广州遭劫,很多犹太人被杀,剩下的赶紧往北跑,辗转到了中原。
五代乱世,开封成了政治中心,这些犹太人跟着迁过去。宋朝建国后,开封是首都,商业发达,犹太商人给皇帝进贡,换来定居权。他们建了社区,盖了会堂,叫“一赐乐业教”,意思是赐给以色列的宗教。社区里的人娶本地媳妇,孩子随父姓,但保留了些习俗,比如不吃猪肉,周五点蜡烛过安息日,还用希伯来文祈祷。姓氏也改成中国式的,像艾、金、石、李、赵、高、张啥的,好融入社会。宋代他们混得不错,当官的也有,商人更不少,社区人口一度上千。
元朝来了,蒙古人政策严,犹太社区受冲击,会堂被毁过,但他们低调活下来。明朝时候,开封黄河决口好几回,1642年那次大洪水,开封城差点全淹,犹太人死伤惨重,社区缩水。清朝又太平点,但西方传教士来中国,听说有犹太人,就跑去开封找。1850年左右,加拿大传教士买走他们一部经书,带到国外,这事传开,全球犹太人知道中国有这么支后裔。清末乱世,犹太社区穷了,很多人丢了信仰,彻底汉化了。
民国时期,开封犹太人剩几百户,身份登记成汉族。1949年后,政策上他们不算少数民族,归入汉族或回族。有些人想申请犹太族地位,1953年试过,没成。改革开放后,1980年代中以建交,开封犹太社区又热闹起来。以色列人来访,带走些后裔去学习。社区现在剩四五百人自称犹太血统,活跃的不到一百,住在教坊巷一带,那儿有旧会堂遗址,现在是博物馆,游客多。
说回移民这事,上世纪以色列建国后,号召全球犹太人回归,开封后裔也动心。但以色列回归法要求母系犹太血统,或皈依犹太教。开封犹太人是父系传承,早几代娶汉族媳妇,母系断了,所以直接申请难。2000年代,以色列组织Shavei Israel开始帮忙,他们派人到开封教希伯来语和律法,选年轻人去以色列进修。
2013年,第一批七个开封小伙子去以色列,学了两年,通过考试,皈依犹太教,拿了公民权。接着更多人跟上,但不是所有人都顺利。2016年2月底,五名开封姑娘飞到以色列,想直接认祖。她们先去哭墙祈祷,然后递申请,结果以色列移民局拒了,理由是血统证明不够,母系不纯,得走皈依程序。这事闹到媒体,全世界犹太报纸都报了,中国网民也议论纷纷。
被拒后,她们没灰心,加入Shavei Israel的课程,在耶路撒冷一所学校学犹太律法、历史和语言。课程严,几个月下来,通过考试,才被认可。2016年3月,她们正式移民,成了以色列公民。到现在,Shavei Israel帮了上百开封后裔移民,大多是年轻人。男的也行,不是只收女的,那传闻不准,得皈依通过才算。
后续呢,这些移民在以色列安家,干各种活儿,有的当老师,有的做生意,融入社会。但挑战不少,语言关、文化适应,还得面对中东局势。留在开封的,继续过日子,有些人想申请中国少数民族地位,2000年代提过议案,但没通过。现在社区办活动,教后辈历史,保持联系。2023年有报道,河南犹太后裔超4000,但活跃犹太身份的少,大多汉化彻底。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