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的野生牛肝菌
熟练的采菇人或许还能分辨一二
晒干的?
用专业技术才能精准识别干制菌种
晒干的野生菌
肉眼更难辨认!
晒干后的野生菌颜色失真、形态皱缩、特征模糊,肉眼难以分辨
有毒新牛肝菌干制品
⚠️⚠️⚠️
再次提醒
遇到野生蘑菇
不要摘!不要买!不要吃!
牛肝菌虽然鲜嫩美味
但菌种家族庞大
存在中毒致命品种
不认识的菌种、不规范的购买渠道千万别买
4种绝对禁食的有毒牛肝菌
有毒新牛肝菌
▶️ 有毒,禁止食用。
▶️ 特征:菌盖黄褐色,菌肉和菌柄淡黄色,菌柄近光滑,仅顶部有不清晰网纹。
▶️ 中毒类型:急性胃肠炎型中毒。
有毒新牛肝菌
日本网孢牛肝菌
▶️ 有毒,禁止食用。可引起肠胃炎症状和腹泻,中毒严重者会死亡。
▶️ 特征:菌盖和菌柄红色,菌孔黄色,菌柄有明显红色网纹。
▶️ 中毒类型:急性胃肠炎型中毒。
日本网孢牛肝菌(邓旺秋团队提供)
新苦粉孢牛肝菌
▶️ 有毒,禁止食用。
▶️ 特征:菌盖和菌柄灰褐色;菌管表面淡粉色,味苦,受伤不变色;菌柄近光滑,有时顶端具不明显网纹。
▶️ 中毒类型:急性胃肠炎型中毒。
新苦粉孢牛肝菌
疸黄粉末牛肝菌
▶️ 有毒,禁止食用。
▶️ 特征:菌盖和菌柄有硫磺色粉末或鳞片;菌肉受伤后变蓝色;菌环上位,硫黄色,易脱落。
▶️ 中毒类型:急性胃肠炎型中毒。
疸黄粉末牛肝菌
3种有毒但彻底煮熟可食的牛肝菌
兰茂牛肝菌
▶️ 生食有毒,可能致幻,彻底煮熟后方可食用。
▶️ 中毒类型:神经精神型中毒。
兰茂牛肝菌(俗名:红葱、见手青)
粉黄黄肉牛肝菌
粉黄黄肉牛肝菌(俗名:白葱、见手青)
华丽新牛肝菌
华丽新牛肝菌(俗名:见手青)
安全可食的牛肝菌代表
如茶褐新牛肝菌(俗称黑牛肝、黑荞巴)、皱盖牛肝菌(俗称黄赖头)、白牛肝菌(俗称大脚菇或粗腿菇)、美味牛肝菌等。
怎么食用牛肝菌才安全?
快收好这份安全指南
食用牛肝菌的安全指南
预防指南:五不原则保平安
✅不采摘:林间野菌别乱采,专业选手也难辨
✅不购买:不详干菌莫购买,隐患暗藏须警惕
✅不混煮:杂菌同烹隐患多,毒素相生难辨症
✅不信谣:银针试毒是传说,虫吃菌子≠无毒
✅不侥幸:稍有不适立刻停,及时就医能救命
急救锦囊:毒蕈中毒应急处置指南
1️⃣留证据:立刻封存吃剩的菌子、汤水甚至呕吐物。
2️⃣快催吐:中毒初期可以尝试催吐,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3️⃣速送医:告知医生“吃了野生菌”,争分夺秒鉴别有毒物种。
更新时间:2025-04-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