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到底怎么做?这4个体检项目,花的是冤枉钱,真没必要做

为什么很多人年年做体检,花了大把银子,却总觉得“捡不着病,交了冤枉钱”?其实,体检绝对有必要,但项目怎么选,确实大有门道。 体检中心的套餐动辄上千甚至上万,琳琅满目的检查项目,更让不少人越看越迷糊。小李的父亲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我爸今年52岁,单位福利发了个全面体检卡。他想着给家里都安排上,结果体检报告出来后,发现有几项根本不懂,医生说也没用,还让补做其他检查。花出去几千块,反倒不如普通的常规体检让人放心。”小李的烦恼,你是不是也经历过?

更让人困惑的是,很多体检项目名字高大上、检查流程复杂,最后却被医生一句“意义不大”给否定了——钱花了,结果没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体检到底怎么做,哪些项目真的没必要?是不是有些项目——花的真就是冤枉钱?尤其是第4个,许多人都还主动加项,每年必做,可其实根本无须如此——你中招了吗?

本文就带你科学拆解:体检中的4个“最不值得花钱”的项目,为什么没必要做?又该如何科学选择,做到花小钱办大事?

体检项目越多越好吗?专家:有些检查真没意义

说到体检,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查得越多越安心”。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中国疾控中心、全国多家三甲医院专家反复强调,体检的关键是因人而异、因需求而定,盲目追求全套、不分青红皂白地‘捆绑’项目反而适得其反。更有甚者,有些项目并不具备足够的检测价值,还可能因为假阳性导致“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甚至“过度医疗”。

权威健康服务平台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超过75%的人群在体检时,都会接受至少一项“价值存疑或意义有限”的检查。这背后,既有体检套餐推销的引导,也有大众对高科技筛查方法的崇拜心理。

还有一个常见误区:以为花大钱=查得细=自己更健康。其实,体检就像“点菜”,而不是“自助餐”。不是项目越多越好,而是“对症下药”最重要。盲目体检可能导致“假警报”,让人白白担心。

不做等于不健康?这4个体检项目其实花的是冤枉钱

体检时常见的“高价项目”,白花钱的现象并不罕见。以下4类检查,是权威医学共识公认“性价比极低、常被滥用、对人群早筛助力有限”的代表。尤其推荐关注第4项,不少人为此“年年埋单”,实则真没必要。

前列腺彩超查早期前列腺癌——筛查精准度低,首选应是PSA

很多男性朋友到了中年,体检时会被推荐做“前列腺彩超”。听起来高大上,实则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前列腺彩超能早期准确发现前列腺癌”。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专家指出: 筛查前列腺癌,最便捷有效的是静脉血中的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远高于彩超。前列腺彩超主要帮忙排查增生、结石和感染,对于早期肿瘤提升检出率的作用极其有限。有数据显示,依赖彩超筛查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不足20%,误判率高,易漏诊

简言之:花钱做前列腺彩超查癌,意义不大。

X光片查肺癌——筛查“早癌”能力太差,低剂量螺旋CT是更优选择

每逢体检,有人觉得X光片查个肺部就万事大吉了,但多家三甲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不止一次强调,肺癌早期多为微小结节,X光片检出率不足30%,极易漏查国际主流指南早已明确,肺癌筛查应优先选用“低剂量螺旋CT”,能发现1cm甚至0.8cm的异常结节。虽然CT比X光成本高,但X光漏诊重症风险更高。花钱做X光排查癌症,无异于“望梅止渴”。专家建议: 一般胸痛、咳嗽等症状患者,如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首选CT而不是X光

CT查乳腺癌——灵敏度有限,推荐B超+钼靶/自检组合

女性体检尤其青睐乳腺筛查,体检中心更是乐于推荐CT。遗憾的是,CT对乳腺密度组织的分辨率有限,容易漏查微小结节中华医学会肿瘤防治分会建议:乳腺癌筛查,B超适用于年轻密度乳腺人群,钼靶(数字化X线乳腺摄影)适合中老年,二者联合效果更优。加上自查自检能提高警觉性,大大降低漏诊概率。CT可作为复杂案例后续特殊检查,但不适合作为首选。花高价做乳腺CT,不如用同样成本做合理搭配

胃癌化验指标普查——特异性差,胃镜才靠谱

不少体检套餐列有“胃癌化验指标检查”(如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不少人乐于加项,似乎查了就安心。遗憾的是,这些指标只能反映胃部存在炎症/肿瘤的可能性,特异性极差,很多早期胃癌根本查不出来北京多家肿瘤中心资料表明:单靠化验指标筛查胃癌的漏诊率高达70%以上。国家防癌中心权威指南明确,“胃镜检查”才是发现胃癌早期病灶的主力方法。如果没有高风险因素,不必人为加做肿瘤标志物筛查。化验加项不如胃镜实在

如何科学体检?做好这几点,花小钱也能查出大隐患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有疑问:既然不建议盲目加项,那体检具体怎么选,才能既节省费用,又不误身体健康?《中国居民健康体检指南(2022)》给出了如下明确建议:

首选正规公立三甲医院或权威体检中心,避免被“营业套餐”套路。
正规医院体检流程科学,数据管理规范,医生临床经验丰富,能根据个人既往史、家族史调整项目,排除不必要的检查,比起私立机构捆绑套餐要靠谱得多

基础体检项目不可省,专项检查应有明确适应症。
基础项目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监测血压、胸部影像学(首选CT)、心电图、腹部B超等,这些是发现常见慢性病、肿瘤异常的关键。
专项检查例如肿瘤早筛、内分泌类检查,建议根据个人家族史、年龄、有无症状有针对性选择,而不是“全都要”

询问专业医生,切莫盲从体检机构推销。
遇到不懂的项目,建议在体检前先咨询主治医生。 医生更能站在疾病筛查和早期预防的角度,为你量身定制体检项目

不要被“高端名词”和“低价项目”吸引,重实际价值。
部分高科技项目、进口检测仪器名气大但临床意义有限,只会增加花费与焦虑。

健康,其实就藏在理性选择与科学体检当中。不是查得多就健康,选对检查才是关键。盲目“买套餐”,没必要的项目反而花了冤枉钱,真正有筛查价值的反倒被遗漏
如果你正打算预约体检,请先甄别机构、筛选项目,必要时咨询医师,科学“点单”!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体检项目这样选,才能不花冤枉钱_漳州正兴医院 3. 热爱健康体检网 4. 体检有意义吗?这4个体检项目就是在花冤枉钱,小心被“套路”了 5. 注意!这七个体检项目,花的是冤枉钱,真没必要做 6. 再次提醒:这4个体检项目,花的可能是冤枉钱,真没必要做 7. 别再花冤枉钱了!这4个体检项目没必要做,最该做的是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养生   冤枉钱   项目   肿瘤   前列腺   胃癌   套餐   乳腺   科学   胃镜   特异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