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之以理
编辑|娱之以理
想当初,中国迈出了改革开放这积极重要的一步。
谁能想到,短短四十多年的时间,我国各方面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成就。
从GDP总量的飞跃增长到5G技术引领全球。
这一项项成就背后是很多人不懈地拼搏与奋斗。
然而世事难料,也有风暴在悄然逼近,40 年来从未出现的 3 种情况已然降临。
这不仅考验着中国的智慧与勇气,也深刻影响着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
这三种情况究竟是什么?
还记得前两年政策还在大力鼓励生育吗?
二胎,三胎政策逐步放出。
甚至,今年3月,更是出现了发放育儿补贴的相关政策,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这些政策无疑是为了降低养育成本,以此提高生育率。
但人口结构的调整是个慢变量,早年间的计划生育就是如此。
现在可谓与几十年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想当初,计划生育的推出是一定的。
彼时,中国人口即将突破大关,此外,资源与人口的矛盾日益突出。
对此,计划生育政策随之而出。
这一政策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总和生育率确实有所下降。
但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推移,中国人口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就要说到近几年。
2023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称得上是触目惊心。
数据显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了总人口的21.1%。
此外,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更是高达15.4%,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更让人担忧的是,人口老龄化会直接导致劳动力减少。
想当初,改革开放时候,中国靠的是人口优势。
彼时,各个工厂的流水线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在他们每天的忙碌中,造出的东西种类又多,品质又好。
而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这些都间接影响着劳动力。
但好在,国家早有举措,这在上文就提到过。
就是二胎,三胎以及育儿补贴等行动。
相信,在这些政策的扶持下,加以时间的验证,老龄化问题终会好转。
而这也仅是我国面临的“困境”之一。
产业链转移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息息相关。
近日,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在成都举行。
这个活动可谓吸引了各方的目光。
它涵盖得很广泛,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都有涉及。
不过,这也不意外,毕竟,我国可是“世界工厂”。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凭借庞大的人口红利、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核心枢纽。
甚至一度成为无可非议的制造业大国。
从纺织品到电子产品,"中国制造"的标签遍布世界。
但近年来,这一地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很多产业链转移到国外给我国带来了不利影响。
其中,订单流失就是最直接的打击。
此外,产业链的转移也让很多人的就业重压随之增大。
特别是很多电子、服装企业的转移,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这些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压力。
但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无非是国内产业链生产成本的增加。
并且,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一个原因。
员工的工资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大笔支出。
而随着员工工资水平的上升,使得我国和其他低工资国家的工人相比,优势就逐渐消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
造成产业链转移,土地资源紧张也是推手。
在一些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很是稀缺,地价飙升也很快。
高昂的土地成本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促使一些企业向中西部或海外迁移。
在这种背景下,产业转移也是必然的。
然而,尽管面临挑战,中国制造业的根基依然稳固。
中国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这大大减少了生产的中间成本和时间成本。
同时,中国还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就就是明证,其技术创新产品不仅在国内领先,还出口多国。
不过,相比之下,第三个困境才是重中之重。
第三个挑战来自国际环境的急剧变化。
近年来,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关税战更是不容忽视。
今年,在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下,美国老百姓也是苦不堪言。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奇特现象在中国出现。
越来越多美国游客来中国购物,带起"反向代购"热潮。
各种衣服,包包和电子产品成为美国游客"扫货"的热门动向。
他们将购买的商品通过电商平台或线下渠道转卖回美国,从中赚取差价。
不过,关税战带来的影响不仅于此。
关税政策的负面效应在美国也有所体现。
今年四月,美国加州州长宣布将起诉特朗普政府。
他认为特朗普政府挑起的关税政策给加州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
要知道,加州作为美国经济规模第一大州,在全球贸易中举足轻重。
而关税战无疑会给加州的经济带来不小的影响。
但关税战还引起了一些其他博弈。
稀土作为工业的重点,其战略意义可想而知。
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手机,再到风力发电,对稀土的应用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殊不知,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占据很重要地位。
毕竟,中国不仅资源丰富,还拥有很先进的技术。
但对于美国挑起的关税战,中国就在稀土政策方面有了改动。
中国加强稀土资源管理,同时,还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些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美国。
展望未来,中国还会面临很多挑战,但无论如何,中国都将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力争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此外,回首过往,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成就很多。
而现在,我们面临人口结构变化、产业转移和国际博弈等挑战,这些都是对中国智慧的考验。
但面对这些,我们必须保持清晰的头脑,积极应对。
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继续续写中国发展的辉煌篇章。
你对这些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
国家统计局: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新京报
工信部:在“精准”“有序”上下功夫,做好2025年产业转移工作|人民网
全美首例!加州:起诉特朗普政府|光明网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