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球金融市场最大的看点是啥?那必须是山姆大叔家的“白条”——美国国债,现在正上演一出国际版的“墙倒众人推”。
就在9月18号,美国财政部自己公布了一份报告,那数据,看得人心里直打鼓。报告显示,今年7月份,全球好多国家都在不约而同地干一件事:抛售美债。
你看这名单,以前跟着美国混的“小弟”,现在顶多算个邻居的加拿大,一口气就减持了571亿。那边正跟美国打关税战打得热火朝天的印度,也甩了77亿。就连欧洲的比利时,也跟着减了52亿。当然,重头戏还是咱们,中方在7月份再次减持了257亿美元的美债。
这一下子,咱们手里的美债存量,已经降到了7307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这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财务操作了,这背后传递的信号,值得咱们好好咂摸咂摸。
咱们为啥要卖美债?这得从头说起。
想当年,咱们国家靠着人口红利,成了“世界工厂”。咱们生产了大量的衬衫、玩具、家电,这些都是发达国家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美国就是咱们最大的买家之一,所以咱们手里攥了大把大把的美元。
这钱,是个甜蜜的烦恼。你不能直接哗啦啦全拿回国内花,因为每进来一美元,央行就得对应印发人民币,不然市场上的钱就乱了。印多了,通货膨胀就来了,咱们手里的钱就不值钱了。
那这笔巨额的美元放着也是发霉,总得找个地方理财吧?当时放眼全球,美债几乎是最好的选择。它就像现在的银行定期存款,稳定性好,毕竟谁也不信美国政府会破产。而且流动性强,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随时能换成别的东西。
所以,咱们就把大量的富余美元换成了美债,最高的时候,咱们持有的美债总额一度突破了1万亿美元。那会儿,咱们是美国名副其实的“大债主”。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的情况完全变了。一方面,咱们跟美国的贸易顺差没那么大了。这不是说咱们出口少了,而是咱们自己的市场也起来了,咱们也从美国大量进口芯片、飞机、农产品,一来一回,很多美元就直接抵消了,手里多余的美元自然就少了,买美债的需求也就没那么强了。
更关键的是,咱们必须提前布局,规避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你看看现在美国国债的总量,已经突破了惊人的37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比它2024年全年的GDP还要高出一大截。特朗普政府前段时间还搞了个所谓的“大而美”法案,预计未来十年还要再增加几万亿的债务。这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很多人都在担心,美债会不会有一天还不上了?说实话,直接违约的可能性不大。毕竟美国掌握着印钞机,实在不行了,开动机器印美元就行了。而且,一旦美债违约,美元的霸权地位将瞬间崩塌,全球贸易体系都得瘫痪,这个后果,美国自己也承受不起。
那咱们到底在担心什么?我们担心的,是美国把美债当成政治武器。
这种事,美国干得出来,而且不止一次。你看看俄罗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为了制裁俄罗斯,美国直接冻结了人家在美国的账户和资产,让俄罗斯损失惨重。
美俄之间的贸易额还不算大,要是中美之间闹到那一步,咱们的损失可就无法估量了。美国现在的一些政客,为了打压咱们,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根本不考虑后果。咱们的TikTok不就是这样吗?一个社交软件,硬生生被他们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还摆上了中美谈判的桌子。
所以,对美国,咱们不得不防。在任何一个层面对它产生依赖,风险都会被无限放大。减持美债,就是拆除这颗潜在的定时炸弹。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长远布局。
所以你看,从2022年4月开始,咱们的美债持仓就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了。今年以来,这已经是第四次减持。咱们一边在有序减持美债,另一边在干嘛呢?咱们在疯狂囤黄金。
央行的数据显示,咱们已经连续十个月增持黄金了。黄金这东西,是真正的硬通货,不受任何一个国家的信用左右。同时,咱们还在大力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跟越来越多的国家签订本币结算协议。以后大家做生意,直接用人民币和对方的货币结算,绕开美元,不仅方便,而且安全。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就是要为咱们的经济和贸易保驾护航,一步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特朗普现在是真的硬气不起来了。
最有意思的是个时间点。美国财政部9月18号公布的各国减持美债数据,第二天,9月19号,中美领导人就通了电话。据外媒透露,特朗普在电话里一改之前那种针锋相对的强硬态度,变得“客气”了不少。
这变脸速度,简直比翻书还快。你说这是巧合?我看不尽然。他很可能是看到了这份报告,看到了全球“去美元化”的汹涌势头,心里开始发虚了。
他搞的那套关税壁垒,本想“让美国再次伟大”,结果呢?成了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昏招。咱们的产品产业链广,市场多元,东边不亮西边亮。美国可就不一样了,就拿大豆来说,以前咱们是最大的买家,现在咱们直接从巴西进口,加上咱们东北的大豆也大丰收,美国农民的大豆订单直接清零,只能堆在仓库里发愁,眼看着一年的辛苦就要打水漂。波音的飞机,也因为各种问题,交付一再延期。
这就是拎不清现实的下场。
最近,连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都公开说,“美国基本没救了”。这话从一个顶级美国商人口中说出来,分量可不轻。
马斯克今年被特朗普特聘去搞政府的“效率改革”,本想大刀阔斧裁掉一些闲人部门,结果捅了马蜂窝,不仅得罪了一大批人,自己还落得个“破坏政府运作”的骂名,连特斯拉的生意都受了影响。他算是亲身体会到了美国内部那种盘根错节、积重难返的体制弊病。
所以说,咱们减持美债,降低跟美国的金融捆绑,不是要跟美国“脱钩”。只要全球化还在,中美之间就不可能完全脱钩。咱们做的,是“去风险化”,是预防美国把所有问题都政治化,预防它狗急跳墙给咱们带来损失。
当然,咱们的减持是有序、可控的,不是那种恐慌性的抛售。你看今年2月份,咱们还增持了235亿美元呢。这说明咱们的操作是灵活的,是根据市场情况来的,但长期逐步减持的大趋势,是板上钉钉的。
有趣的是,就在咱们和加拿大、印度这些国家都在减持的时候,有两个国家却在逆势增持:日本和英国。
这就很有意思了。难道他们看不见风险吗?当然看得见。日本前几年减持美债比谁都积极。那为什么现在又开始接盘了?说白了,他俩是身不由己。作为美国在亚洲和欧洲最铁杆的盟友,大哥有难,小弟不出钱出力,能行吗?这更像是一种政治任务,是给美国输血,帮忙稳住美债市场。
但这恰恰反衬出咱们的底气。咱们可以对美国说“不”,可以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决定买还是卖。这本身就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归根结底,这场围绕美债的全球博弈,本质上是信任的流失。当一个国家债台高筑,却不想着如何节流,反而不断挥霍无度,还动不动就用自己的货币霸权去欺负别人,那大家自然会用脚投票。
特朗普想继续玩极限施压那套,恐怕是越来越难了。因为他手里的牌,正在一张张变少。而咱们手里可以打的牌,却越来越多了。美债,又何尝不是其中一张呢?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