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不属于日本,它也不叫冲绳!
你知道日本的国民老婆——新垣结衣、跟亚洲男神——金城武,究竟属于哪国人吗?
其实他们都有着琉球血统,一个出生于位于琉球的那霸市;一个父亲是土生土长的琉球人;“新垣”、“金城”这两个姓氏,就是非常典型的琉球姓氏。
看到这你可能想问:什么叫琉球血统?
冲绳(琉球)不就是日本的一个县吗?
这么说吧,早在140多年前,这块地方根本不叫冲绳,而是叫琉球王国,一个有着自己的国王、自己的文字、自己的货币、自己的外交关系、正儿八经的独立国家。
那这个国家是怎么消失的?
为什么今天的琉球人说着日语,拿着日本护照,却有很多人坚持说自己不是日本人?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段被日本刻意掩盖的历史;
看看这颗东海上的遗珠,是如何一步步落入日本口袋的。

琉球的灭亡
琉球的地理位置极其特殊。
它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南北绵延1000公里,扼守东海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
也正是因为地理位置险要,所以琉球在明清两代扮演者“东亚贸易中转站”的角色。琉球的商船往北,能去朝鲜和日本;往南能去越南、泰国、马六甲;往西则能去福建、浙江。
琉球王国的国土面积虽然只有3600平方公里,人口最多也就十几万,但却活得相当滋润。
而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一个核心策略——背靠大树好乘凉。
从1372年开始,琉球诸国成为中国明王朝的藩属国。
明太祖朱元璋不仅赐给琉球国王“尚“姓,还直接送去了“技术移民”——闽人三十六姓,把造船、开水田、甚至连怎么看风向的看家本领都给带过去了。
彼时的琉球国王穿明朝的官服,用中国的年号,连王宫都是按照紫禁城的样式修建的缩小版。官方文字是汉字,读书人科举考试考的是四书五经,就连国王的册封诏书都是用汉文写的。
从文化上看,琉球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汉文化国家。
然而好景不长,蛰伏已久的日本盯上了琉球这块肥肉。

1609年,日本萨摩藩率兵侵占琉球,从此琉球就被迫成了萨摩藩的附庸——琉球国王每年要向萨摩藩纳贡;萨摩藩则在琉球派驻官员,监视琉球的一举一动。
更诡异的是,萨摩藩为了继续从琉球身上榨取利益,还不让琉球公开承认这层关系。琉球派使团去朝贡的时候,萨摩藩的人会提前把身上所有带日本特征的东西都藏起来。
为什么?
因此如此一来,它便可以通过琉球的中转,间接地与中国进行贸易,获得巨额的经济利益。反之,琉球一旦失去这个身份,萨摩藩也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贸易跳板。
这就很微妙了。
琉球表面上是明朝的藩属国,实际上被日本萨摩藩控制。
琉球国王既要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又要向萨摩藩的藩主低头。
而这种日子,琉球过了整整200多年。

你以为琉球人对这种状态没有意见?
有,而且意见很大。
琉球的知识分子阶层,那些读着四书五经、自认为是华夏文化传承者的士大夫们,对被日本控制这事耿耿于怀。他们在私下里把萨摩藩叫做“倭寇”,把向萨摩藩纳贡看作是奇耻大辱。
但又能怎么办呢?
琉球只是个小国,连像样的军队都没有。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种看似还能维持下去的平衡,会在19世纪中叶被彻底打破。
因为一个更大的变局,正在东亚悄然酝酿。
1868年,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天皇重新掌权,幕府倒台。而新政府上台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废藩置县,把全国的藩都改成县,由中央直接管理,萨摩藩自然也在其中。
但问题来了——萨摩藩倒了,那琉球算谁的?
按照日本的逻辑,既然萨摩藩控制琉球,那萨摩藩的一切财产都应该归日本政府,琉球自然也应该归日本。于是在1872年,日本政府借明治天皇亲政之机,削琉球国号设为“琉球藩”。
琉球国王改为琉球“藩王”,归日本管辖。
这个操作把琉球国王——尚泰给吓了一跳。
什么情况?我琉球明明是大清的藩属国,你日本凭什么说我是你的藩?

于是赶紧派人去清廷求救,希望对方能出面干涉。
但此时的清政府正焦头烂额,内有太平天国、捻军的起义;外有英法联军的虎视眈眈,根本顾不上琉球。清政府的回复也很暧昧:琉球是我大清的藩属,但藩属的内政我们不干涉。
这个回复等于没说。
琉球一看清政府自己都内忧外患,只能自己想办法。于是派了使者去日本谈判,说我们琉球既是大清的藩属,也和萨摩藩有关系,咱们能不能维持现状,大家相安无事?
但日本的回复很干脆——不行,并加快了吞并琉球的步伐。
1879年3月,日本派兵突袭首里城,600名武装警察包围王宫,掳走国王尚泰,大肆抢掠中琉往来的文书、文物和宝印,并单方面宣布——废除琉球国,设冲绳县。
而面对日本的强行剥夺,弱小的琉球王府无力抵抗。
至此,延续数百年的琉球王国就此灭亡。

而琉球亡国的消息,很快便传到林世功等人耳中。
他们只觉痛心疾首、悲愤交加,从1879年10月23日到1880年11月18日,共9次向总理衙门或礼部请愿,甚至还在百官上朝必经的东华门守候,碰到大臣就下跪哭诉。
其中林世功的奏折写得可谓声泪俱下——“琉球世守藩服,今强日鲸吞,千万黎民,涂炭其手。伏望天朝兴师问罪,救斯民于水火。“
但清政府始终没有出兵,不是不想,是不敢。此时的清政府已经被太平天国折腾得元气大伤,又刚和法国打了一仗,实在没有余力再和日本开战。
时间一转来到1880年11月20日。
这天,林世功以个人名义向总理衙门呈递了最后一封请愿书后,手提长剑,来到总理衙门门前,挥剑自刎。他在遗书中写道:“琉球灭而不能存,臣死而不敢生。”
一个琉球的使者,就这样为了自己的国家,死在了异国的土地上。

日本的同化政策
琉球被吞并后,日本随即开始了疯狂的“皇民化“政策。
第一步,废除琉球的官方语言。
琉球人原本说的是琉球语,这种语言和日语完全不同,更接近古汉语。对此,居心叵测的日本政府强制在琉球推行日语教育,并禁止学校和公共场合使用琉球语。
谁要是被发现说琉球语,就要挂上一块写着“方言札”的牌子示众。
第二步,改姓氏。
琉球的姓氏原本都是汉字姓,比如金城、新垣、比嘉、宫城等等。对此,日本政府强制要求琉球人改用日本姓氏,不改就不给上户口。但琉球人也很聪明,他们表面上遵守,实际上却把原来的姓氏用日语发音,变成了日式姓氏。比如“金城”,琉球话读“Kinjo”,日语也读“Kinjo”。
看起来遵守了规定,实际上还是原来的姓。
第三步,改变信仰。
琉球人原本信仰的,是一种混合了中国道教、佛教、和本土原始宗教的信仰体系。对此,日本政府强制推行神道教,把原来的寺庙给改成神社,要求琉球人向日本天皇效忠。
第四步,也是最狠的一步,篡改历史。
日本政府在琉球推行了新的历史教育,把琉球描述成自古以来就是日本的一部分,把琉球王国描述成日本的一个地方政权。而所有关于琉球曾是中国藩属国的历史,则全部被删除。
这套组合拳下来,琉球的文化传承几乎被斩断。
到了二战结束的时候,很多年轻一代的琉球人已经不会说琉球语了。
但令琉球人没想到的是,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
1945年,冲绳战役爆发。
日军在冲绳布置十万大军,美军则投入了50万兵力,双方展开了血腥的拉锯战。战斗持续了82天,日军几乎全军覆没,美军则超1.2万人阵亡、5.7万人受伤。
此外还有3.6万海军人员伤亡。

但最惨的是琉球的平民——死亡人数高达14万,超过人口总数的1/4。
而这些平民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是死于战火,而是死于日本军队的屠杀。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日本军队在撤退的时候,强迫琉球平民“集体自杀”,美其名曰“为天皇尽忠”。比如一个村一个村地分发手榴弹,命令他们自己拉弦集体自杀,谁要是不从,则让谁提前“玉碎”。
更残忍的是,很多琉球平民躲在山洞里避难,日本士兵为了不让他们被美军俘虏“丢日本的脸”,直接把山洞炸塌,活埋了里面的所有人。
有的琉球平民会说琉球语,日本士兵听不懂,就怀疑他们是间谍,直接杀掉;
还有的琉球平民长得不像日本人,也会被以同样的理由被杀害。
这就是日本的变态逻辑:
既然琉球不能为我所有了,那就宁可“玉碎”,也不能让你“瓦全”。
在冲绳战役中,本土的琉球人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在日本人眼里,他们从来就不是“真正的日本人”,他们只是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工具,是可以随时抛弃的炮灰。
战后,美国军队直接接管了琉球群岛,并设立了美军基地。
一直到1972年,才把琉球的“行政管理权”转交给日本。
注意,是行政管理权,不是主权。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美国从来没有承认琉球是日本的领土,他们只是把琉球“托管”给日本而已。直到今天,美国在冲绳还有41个军事基地,约占冲绳岛总面积的20%。
而日本对此根本没什么发言权。
独立运动的兴起
1972年日本重新“接管”琉球后,琉球人发现,他们的噩梦还没结束——美军基地占据了琉球最好的土地,基地里的美国大兵经常酗酒闹事,事关“侵犯”、抢劫的案件层出不穷。
1995年,三个美国大兵侵犯了一个只有12岁的琉球女孩,引发了琉球人的大规模抗议。
但最后怎么样呢?
美国政府只是不痛不痒的道了个歉,赔了点钱,美军基地还照样在那里,该干嘛干嘛。
而日本政府呢?还是没有什么发言权。
更何况在日本眼里,琉球更像是一个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日本本土不愿意接受美军基地,就全都塞给琉球——琉球只占日本国土面积的0.6%,却容纳了超70%的美军基地。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无疑激起了琉球人的反抗。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琉球就出现了独立运动,他们打出的口号是:
“叫我琉球,不是冲绳!”

这些琉球独立运动的参与者们,开始研究被掩盖的琉球历史,学习已经快要失传的琉球语,恢复琉球的传统文化。他们还在联合国发声,要求恢复琉球的独立地位。
2013年,琉球独立运动的领袖们向联合国提交了报告,指出日本在1879年吞并琉球是非法的,要求联合国承认琉球人是“原住民“,享有民族自决的权利。
但这些努力都被日本政府无情地压制了。
他们并不承认琉球人是“原住民”,坚持说琉球自古以来就是日本的一部分。
在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里,关于琉球王国的历史被一笔带过,只说“琉球在1879年成为日本的冲绳县”,对之前琉球王国的历史只字不提。
尾声
但历史就是历史,不会因为被掩盖就消失,那些古老的城堡,那些汉字的碑文,那些琉球王国的遗迹,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被遗忘的往事。
琉球人没有忘记,那些坚持说琉球语的老人没有忘记,那些参加独立运动的年轻人没有忘记,那些在联合国为琉球发声的学者也同样没有忘记。
他们记得,14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是琉球王国的子民,是穿着汉服、说着汉语、读着四书五经的汉文化传承者。他们记得,他们的国王曾经跪在地上痛哭,他们的使者曾以死明志。
他们记得,自己叫琉球,不是冲绳。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