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Sora2刚放出演示视频,科技圈直接炸了。
10秒就能生成视频,画面带着逼真的物理逻辑,运镜堪比电影,能力已经快赶上专业创作者了。
更狠的是,它的配套App上线四天就冲到美区AppStore免费榜第一,把Gemini和ChatGPT都甩在了后面。
我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个升级版视频工具,后来发现它根本是要搅翻多个行业。
上线两天下载量就有16万多次,首发当天就5.6万次,这增长速度确实让人咋舌。
能这么火,核心还是两个硬核功能,再加上CEO亲自下场造势。
一个功能叫客串,原理是OpenAI的世界模拟模型在撑腰。
用户传一段简单视频,自己或朋友的形象就能被放到古罗马斗兽场、赛博朋克都市,甚至游戏场景里。
这些以前只能在梦里见的场景,现在敲几句提示词就能融入,还能自然互动。
另一个是二次创作功能,看到喜欢的视频点一下按钮,就能在原作基础上改。
比如刷到钢铁侠和蜘蛛侠同框,输入“把我的照片加进去互动”,全新视频立马就出来了。
Sora2的爆红,CEO山姆・奥特曼功不可没。
他直接开放了个人肖像权,结果网上全是他的“名场面”。
在国外社交平台,他一会儿被拍到手偷GPU,一会儿在金字塔前热舞,甚至和李小龙对打、跟科比打球,细节真到能以假乱真。
国内小红书更会玩,有博主让他直播带货,“321上链接”从他嘴里说出来,居然没一点违和感。
以前想做个有创意的视频,没点剪辑技巧、没点拍摄设备根本不行。
现在Sora2把门槛拉到了最低,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只要有想法就能上手。
上传一张照片、一段短视频,再配上简单文字提示,就能生成专属内容。
我身边已经有朋友玩嗨了,有人把自己放进古装剧场景,有人让偶像“陪”自己旅游,还有人用它做朋友圈素材,点赞量比平时翻了好几倍。
这种强互动性和个性化,让SoraApp有了极强的社交属性。
用户在平台上浏览、被内容激发灵感、自己创作、再分享出去,这个闭环一旦转起来,大家就很难离开。
每个人的创作都成了平台的新素材,慢慢形成了内容自然生长的生态。
这种“用户数据飞轮”一旦转起来,爆发力真的不容小觑。
而且Sora2生成的视频最长能到25秒,画面细节接近4K,帧与帧之间衔接顺畅,甚至能多语言同步翻译,体验感确实没话说。
本来以为只有Sora2这么能打,后来发现谷歌Veo2也升级了,能出4K电影级画质,还能做两分钟以上的视频。
这说明AI视频技术已经进入质变阶段,普通人的创作能力被彻底解放了。
普通人玩得尽兴,各行各业可就坐不住了,首当其冲的就是电商和短剧。
先说说电商,以前卖家想做商品展示视频,要么花钱请团队,要么自己慢慢拍,又费钱又费时间。
现在Sora2一键就能生成,买家秀合集、产品使用场景视频,分分钟搞定。
更关键的是,OpenAI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商业模式闭环。
用Sora生成内容激发用户需求,通过Stripe完成支付,再对接Shopify、Etsy这些电商平台提供商品。
最近他们还推出了即时结账功能,用户在ChatGPT里看到喜欢的商品,直接就能下单,从推荐到支付的全链路都打通了。
如此看来,要是以后Sora生成的电商内容也接入这个闭环,再和主流电商平台打通接口,新的“人货场”逻辑就成型了。
现在AI能根据用户的一句话描述,精准匹配商品,渠道的重要性下降了,品牌反而更关键。
有行业大佬就说,现在做好品牌,再通过MCP协议把信息传给AI,AI就能帮你找到精准客户。
这对那些小品牌、甚至“一个人公司”来说,简直是福音。
依托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再用AI做营销、投流、客服,不用找代理、不用铺渠道,就能把货卖到海外。
短剧行业的变化更明显,TVB已经上线了全AI生成的短剧《在我心中,你是独一无二》。
从主角、群演到场景、配乐,全是AI搞定,编剧、导演、剪辑的活儿AI一个人包了。
以前拍短剧,两三个月周期、几十万试错成本是常态,现在十几天就能出片,成本也大幅下降。
生成海量营销素材做测试,精准投放,再通过用户数据反哺创作,不断优化内容。
这让很多中小团队有了入局的机会,行业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
不过我觉得,AI虽然能降本增效,但有些需要深度情感表达的内容,AI暂时还替代不了,传统制作团队也不用过分焦虑。
社交领域也被Sora2牵动了,它被很多人称为“AI版抖音”。
除了滑动操作,核心还是创作门槛低、互动性强。
用户能把自己的形象融入各种场景,这种个性化内容比单纯的短视频更有吸引力,也更容易引发传播。
再说说大家关心的赚钱机会,广告行业短期内会有红利。
以前广告公司做视频,要策划、美术、编导、剪辑好几个人配合。
现在Sora2能帮剪辑师提高效率,做得快的人能多接活,成本降了但报价没变,利润自然就高了。
等大家都熟练用AI了,供给多了就会开始内卷,到时候拼的就是创意了。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Sora2的IP分成模式,以前AI工具用别人的IP容易侵权,Midjourney就因为这事儿被迪士尼等公司起诉过。
现在Sora2让版权方设定角色使用规则,用户用授权IP赚钱后,版权方能拿到分成。
这一下就把对立变成了共赢,版权方愿意开放IP,创作者有了更多素材,平台也能吸引更多人来创作。
这模式让人想到了YouTube,它的版权识别和分成系统让平台、创作者、版权方都受益,现在成了全球最大的视频平台之一。
Sora2要是把这套模式跑通,就能连接IP方、创作者和消费者,形成一个全新的数字经济生态。
要知道,2023年全球AI视频市场规模已经有几百亿美元,这个蛋糕可不小。
AI生成的视频越来越真,以后想区分虚拟和现实就难了。
不过现在大家好像也在慢慢适应,比如直播电商里的虚拟主播,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已经有十多亿美元,预计几年后还会大幅增长。
很多人购物时,根本不会刻意区分主播是真人还是虚拟人,更看重产品和直播氛围。
我觉得这话有道理,技术发展的趋势挡不住,与其纠结真假,不如想办法建立规范。
比如让AI生成的内容加标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既能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也能避免被误导。
Sora2的出现,确实像东莞证券研报里说的,迎来了AI视频的ChatGPT时刻。
它不只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信号,告诉我们AI已经开始深度融入内容创作、电商、社交等多个领域。
对普通人来说,半年的红利窗口值得把握,学会用AI工具能多不少赚钱机会。
对行业来说,品牌价值的提升、版权模式的创新,才是长期发展的关键。
这个百亿美元的市场,会诞生很多新机会,也会淘汰一些旧模式。
我们能做的,就是拥抱变化,在技术和规范之间找到平衡,既享受创新带来的便利,也守住自己的底线。
毕竟,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制造更多麻烦。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