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稀土休战实为“备战”,进入再战 ? 美方要打造“稀土北约”


时值当下,中美贸易休战已经两周有余,但美方蠢蠢欲动,正为更深层次的脱钩做准备。

这也就应了,中美贸易休战实为“备战”,在稀土领域,更为明显。

众所周知,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主要用于制造民用和军用技术中所需的永磁铁,而永磁体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和国防等众多行业。

今年以来,美国稀土永磁体供应短缺,使汽车制造、消费品和机器人等全球产业面临生产中断风险。

自今年4月以来,中国以这些关键材料为中美贸易谈判的核心时,凸显在谈判中拥有显著优势。

以至于,中美经过五轮贸易磋商谈判,以及中美领导人会晤取得实质性共识,才有了“中国延后一年实施稀土出口禁令”,美方也把“50%穿透性规则也延后一年”,也就意味着,双方约定一年后再开战。

特朗普政府与中方达成了一项新的协议,该协议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稀土元素的供应。但是,稀土磁铁可是战斗机、潜艇、攻击无人机等关键军事装备的核心部件。

也就是说,特朗普政府想要的远不止这项协议所含的内容,而是惦记着“军工稀土”,中方还是对这一领域进行“锁喉”。

现在,中美双方在进行承诺兑现期,但这绝非板上钉钉——这项协议充其量也只是两国持续贸易争端中的暂时休战。

对美国而言,这项协议可以为美方争取时间,使其能够寻求这些关键元素的替代来源。

近期,特朗普为了18个月摆脱对中国稀土依赖,全世界“敲门求稀土”,东南亚、中亚五国等,都签署了一些象征性矿产合作协议,为了做给中国看。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扬言,要打造“稀土北约”,正在精心布局,打造一个由资源国(如澳洲、非洲部分国家)、技术国(如日本)、和消费国(美国及欧盟)共同参与的去中心化稀土供应链。

美澳稀土协议、日澳稀土协议与美日协议形成“三边闭环”,构建了从上游开采到下游应用的完整供应链。

三国角色分工明确:澳大利亚主导上游资源供应,日本负责中游加工精炼,美国掌控下游市场与领导协调。

美日澳三国协同下,这一供应链目前已经覆盖全球20%产能,预计明年将至少覆盖30%产能。

澳大利亚供矿、日本和美国炼化、美国、日本消费,形成“互补三角”,并将这一供应链扩展至欧洲。

由此可见,特朗普想让全球关键资源链进入重塑阶段,这雄心勃勃的野心,或许还得数十年,而不是一两年的画大饼。

特朗普政府,一边在暗流涌动“备战”稀土,另一边还纠结着跟中方在稀土出口管控上博弈,惦记“军工”稀土,不松嘴,就是既要又要,一副贪心不足蛇吞象的嘴脸。

11月14日,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在美国表示达成贸易休战、并称将为增加出口铺平道路的数周之后,中美双方仍在就中方如何放宽稀土出口的关键细节进行谈判。

具体来看,中美双方已要求团队在11月底前就“中国承诺为出口美国的稀土及其他关键矿物提供‘通用许可’”的条款达成一致,但并未说明谈判延迟的原因。

一般而言,“通用许可”是中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法》中的现有条款,允许在长达三年的时间内向一个或多个指定买方连续出口受控物项。

不过,较宽松的通用许可仍要求对买方进行官方审核,并要求双方在现行出口管制体系下有良好的单次审批记录。

尤其,这些材料包括镓、锗、锑、钨、石墨及受限稀土。中方已确认,将首次解除对其中前三种金属直供美国的全面禁令。

值得注意的是,综合一些外媒所披露,中方正在就稀土出口管控进行细化,并采取相关措施,以“最终用途管制”为名,把那些与美国军工体系有关联的公司,直接排除在稀土供应名单之外。

足以看出,中美双方在更为关键的军事领域要进行长期且残酷的博弈。毕竟,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首次批了“对台军售”,这种挑衅中国“红线”的举动,还想要“军工”稀土松绑,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总之,中美贸易休战之后“再战”,在稀土领域会越来越激烈,甚至已经进入实为“备战”的阶段,这一年多时间,在这个领域会白热化,这个可能性越来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财经   稀土   北约   中美   美方   美国   中国   中方   协议   永磁   关键   日本   军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