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阳谋":宾夕法尼亚计划,用"稳定币+国债"掏空国内外钱包?

美债没人接盘怎么办?既然强买强卖行不通,那只好来一场阳谋了。

注意了,靠美债收割世界的美国财政,现在有了一个比海湖庄严协议更狠的大招:宾夕法尼亚计划。这个计划有可能动摇美国几百年的根基,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世界的慢性毒药。

它的第一路棋主打对外移花接木、暗度陈仓。外国债主们因担忧美国偿还能力,不敢再购买10年、30年的长期美债,但生意总要做、资产总要保值,仍需要美元这种硬通货。

此时,美国推出了美元稳定币:与美元1:1挂钩,可像现金一样随时交易和兑付,且绝对安全。

根据监管要求,稳定币公司收到资金后,必须将其投资于最安全、流动性最好的资产,即美国短期国债。

海外投资者将钱换成稳定币,名义上未购买美债,实际上资金绕了一圈仍回到美国政府口袋,流入美国国债市场。至此,这场阳谋完成了前半段闭环,外部资金得以稳住。

那对内呢?美国还有狠招:不惜一切代价,掏空全体美国人的钱包。有人可能会问,美国人不是爱花明天的钱享今日的福吗?难道要刷爆信用卡留下烂账?

根据美联储和各大机构数据,到2025年,美国企业和家庭账上的现金总和,将形成一个超10万亿美元的庞大现金池。

宾夕法尼亚计划正是要定向开采这座“金矿”,具体通过第二路棋:“胡萝卜”+“大棒”实现。

先说“胡萝卜”,即SLR(补充杠杆率)豁免。为防范风险,监管要求银行每持有一笔资产都需留存一定资本金作为安全垫,这是银行最宝贵的资源,用一分少一分。

SLR豁免相当于对银行说:“来买国债吧,我给你们特权。计算资本金安全垫时,国债不计入其中。”

对银行而言,购买国债既能稳定吃利息,又不消耗安全垫额度,堪称稳赚不赔。但银行的资金从何而来?归根结底是美国企业和普通民众的存款。

更狠的是“大棒”。通过监管法规,美国可直接要求养老金、保险公司强制配置一定比例的美国国债。

而养老金、保险公司的资金,正是每个美国普通人为退休和未来存下的保命钱。这为美债找到了一个永不跑路且必须接盘的“铁票仓”。

这套组合拳看似天衣无缝,但该计划同样是一杯慢性毒药。

第一,对所有美国人而言,原本可投资于回报率更高的股市、基金或其他资产的银行存款和养老金,如今被迫为政府巨额赤字买单,只能获得微薄的国债利息。

财富在通胀和美元贬值中被悄然稀释,相当于被征收了一笔“看不见的税”。这才是掏空钱包最狠的一招,无痛失血。

第二,若美国银行、养老金系统塞满国债,整个金融和养老体系将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人质”。届时,美联储还敢随便加息吗?必然不敢,因为加息会导致国债价格暴跌,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中期内基准利率降至零的可能性约为9%

当“印钱的”(美联储)无法拒绝“花钱的”(美国政府),意味着美联储失去独立性,美元除长期贬值外再无他路。

由此可见,宾夕法尼亚计划绝非救世良方,而是用科技包装的新瓶装美元霸权的旧酒,以国内民众的内伤换取国家财政外伤愈合的绝望之举。这方案如同慢性毒药,短期能续命,长期却致命。

另一方面,它标志着美国靠霸权让全球买单的时代真的进入尾声。美国正无奈地从“世界的债主”变为“自家人的债主”,这场博弈的终局不再是美国与世界的对抗,而是美国与自身的死战。

#热点##财经##美国##美联储##美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财经   宾夕法尼亚   国债   钱包   国内外   稳定   计划   美国   美元   养老金   银行   债主   资金   美国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