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见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后,发电报向希特勒求救,结局怎样

“1937年,这个善待了我30年之久的东道主国家,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浩劫。

南京,这个国家的首都里,富人们都跑了,穷人们想跑也跑不掉,他们没有逃走的资本,也没有逃走的目标。他们接下来要面临的,就只有被屠杀的命运。

我们难道不应该设法帮助他们吗?至少救一救这些人吧,假如他们是我们的同胞呢?”

相信大家再读完这段文字后,一定能从字里行间捕捉到其中“史无前例的浩劫”指的是什么,那场日本帝国主义直接酿成的30万人的屠杀,是每个中国人心头的痛。

但是您是否能想到,这段话是出自德国纳粹党员的日记之中,他的名字叫约翰·拉贝,一个凭一己之力为25余万中国人提供暂时栖息地的英雄。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感受那一段跨越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心与心之间的国际友谊。

1.拉贝与破碎的华东地区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日军直逼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时任金陵大学校董会的董事长杭立武集结了十几位外国友人,商讨仿照上海国际难民区的模式在南京设立难民区,成立了一个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

三天后,国际委员会开会讨论成立了一个南京平民中立区,拉贝被举荐为地区主席。但是拉贝并不是安全区的发起人,也不是这个国际委员会的创始人,怎么就当上了主席呢?

一方面,能当上西门子地区负责人的拉贝,其个人能力自然不必过多赘述。另一方面,拉贝早早就与中国结缘,可以算是个中国通。

在1908年,不到三十岁的拉贝就踏上了中国这片土地,并于1930年来南京任西门子南京分区经理,同期,拉贝加入了纳粹党。

后来据其本人透露道,加入纳粹党这一决定绝不是随了国内民粹主义的大流,而是完全出于非信仰的现实需求。

1934年,拉贝想要在南京建立一所学校。不过,在此之前拉贝必须首先得到德国执政当局和德国国纳粹党的批准,才能取得教育经费。

为此,他才在1934年加入了纳粹党。不过彼时纳粹党还没有暴露出其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法西斯真面目。

再加上拉贝长时间生活在中国,对德国国内的具体情况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他对希特勒的印象,还停留在工人以及为穷人谋福利的党纲之上。

南京沦陷前,他还在这样描述过纳粹党:“我们是劳动者的士兵,我们是工人们的政府,我们是工人们的朋友们,我们不会抛弃困境中的工人(穷人)。”

可以说,从本质上来看,拉贝绝对不是我们后来印象中的法西斯纳粹的鹰犬。

讲完拉贝本人的事迹后,我们就可以重新将目光集中于1937年的我国了。同年12月9日中午,日本向所有大使馆发出通知,要求一切外国人立即离开南京。

彼时,中外人士都利用一切可能的交通工具离开这座危城。德国大使曾一再劝说拉贝等几名德国人离开南京,但均被其直接拒绝。

后来,德国大使馆秘书罗森因劝说无望,已经登上一条英国船准备离开南京时,无奈在接到日本的严正要求后,罗森又一次坐车进城,要把留在南京的拉贝等三名德国人接走,但是拉贝再次拒绝了罗森的请求。

事实证明,拉贝绝对是安全区主席在合适不过的人选,因为在日后的工作中,拉贝以其出色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带领他的委员们在求助希特勒无望的情况下,保护了二十多万中国难民!

2.南京惨案与希特勒的回信

1937年12月12日深夜,南京城沦陷。彼时的拉贝十分清楚,日军对于安全区的承诺注定只有口头的表示。为此,他决定亲自动身日军方面,与相关将领接洽。

13日下午,拉贝高举印有安全区标志的旗帜,带着他的秘书史密斯去找进城日军交涉,拿着地图,向他们说明难民区的位置,特别请他们注意三处红十字会医院。

14日早晨,拉贝又与秘书史密斯把译成日文的正式公函交给日本军官。不料在场的5名日本军官竟无一人接受。15日,拉贝和史密斯又赶到新街口交通银行大厦日本特务机关长所在地交涉,拉贝提出了“遵循国际法,善待俘虏”的要求。

但事实很快证明,日军毫无信用可言,暴行很快升级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一方面,日本昭和天皇的姑父、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元凶朝香宫鸠彦王很快下达了杀掉所有战俘的命令,同时日本还对毫无反抗之力的平民进行惨无人道的杀戮。

日军在南京城及其附近地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杀害中国平民,用枪支随时随地枪杀老幼妇孺,还因为主观地怀疑男性当过兵而理直气壮地向任何一个男性开枪。

另一方面,肆意侵犯妇女以及抢劫破坏的行为更是数不胜数。据相关资料显示,彼时的南京城内,不侵犯女性的士兵几乎没有。

妇女随时面临着被侵犯的危险,有可能被闯入家中的日军当着家人的面侵犯,在街上被当街侵犯,甚至是在教堂、庙宇和安全区等。

而这样的行为不仅没有受到上层将军以及最高统帅的制止或者严惩,反而为了应对舆论压力,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官方地下军妓系统。

除此之外,德国工程师克里斯卿·克罗格曾在日记中记录到“日军闯入一间房屋,强奸妇女并抢走一辆自行车、被褥及其他物品”。

在他写给同事的信中说道,南京城陷落后,日军几乎对南京及其附近地区进行了地毯式的劫掠和破坏,所有的房屋,包括欧美人的住处、多国驻南京大使馆、医院、教堂等几乎全部遭到了日军的粗暴抢劫。截止1937年12月20日,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亦有三分之一区域被摧毁。

而这样的境地其实是在拉贝预料之中的,在其明确了未来南京城处境的时候,拉贝在对日本抱有一丝希望的同时,也将十二分的希望放在了纳粹元首希特勒身上。

1937年11月25日,拉贝通过上海德国总领事馆领事以及上海纳粹党中国分部负责人给希特勒发报:“请求元首同意为平民建立一座中立区,否则即将爆发的战争争夺战,将危及20多万无辜的生命。”

显然,拉贝已经把希特勒视为一个能够挽救十数万无辜生命的英雄。而希特勒显然也是有这个能力的,但是他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即彼时的希特勒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单纯为工人、穷人谋福利的人了。

事实果然让拉贝失望了,他左等右等没有看到希特勒对日本政府施压的结果,接踵而来的却是12月5日本当局对安全区予以否定的答复。

但这并没有完全打消拉贝寄希望于希特勒的心思,拉贝在被勒令强制回国后,继续为亚欧大陆另一头的中国人民做着最后的努力。

3.英雄迟暮,赢得生前身后名

1938年1月13日,拉贝接到了西门子上海总部的命令,要其即刻启程离开南京。然而拉贝并没有立即动身,因为他知道,他这一走,在他庇护下的二十余万民众必将继续面临被屠戮的命运。

2月22日,在拉贝坚持了一个多月后,终于抵抗不住来自公司以及国内的压力,离开南京前往上海,紧接着,4月底拉贝回到了德国。

随后,他在5月2日至25日在德国外交部等处进行了五场演讲,向人们战士了他日记中记录的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以及具体的照片,除此之外,他还于6月8日寄给希特勒本人一份揭露日军暴行的报告。

但是,彼时德国已经与日本、意大利签订《德意协定书》,在政治上结成了轴心国,在军事上积极扩军备战,有了侵略扩张的法西斯主义思想。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在拉贝寄给希特勒报告的几天后,就遭到了盖世太保(纳粹德国时期的国家秘密警察)的逮捕,他的六本日记以及有关日军暴行的照片均被强制收走,拉贝本人也被禁止公开发声,特别被禁止战士日军暴行照片。

三天后,拉贝在西门子公司的担保下被释放。1938年10月,拉贝才拿回了他的日记,但是其中很多照片早已经不翼而飞了。

至此,拉贝对希特勒的幻想彻底破灭了。希特勒在了解日军反人类暴行后,不仅不引以为戒,反而对拉贝进行迫害,这只能说明希特勒和日本帝国主义不过是一丘之貉。

随后在1942年,在法西斯主义于全球肆虐的时候,拉贝不顾生命危险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整理战时日记。他已经意识到,这必定是一份记载法西斯暴行的历史见证。

此举表明,他不仅彻底看清了纳粹党的本质,而且对纳粹已经深恶痛绝,这一点从其无数次劝说家族成员退出纳粹党就可以得到证明。

1943年11月,拉贝位于柏林的住宅在大轰炸中被摧毁。两年后,盟军攻占柏林,西门子公司被英国人接管,原本被聘为首席翻译官的拉贝却因为前纳粹党员的身份被解雇。

1946年6月,经证实无罪的拉贝重新进入西门子公司,但却只能带着家人挤在一间小房子中,从此之后的三年内,全家人一度面临生存的困难。

当拉贝生活艰难的消息传回国内后,南京市民自发募捐了1亿元,经过国民政府转汇后援助拉贝。

英雄的一生如此壮烈,但又如此短暂,1950年1月5日,这位为数十万中国人民冒着生命危险前后奔波的德国恩人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在新中国政府一再的请求之下,1997年,约翰·拉贝的墓碑由柏林搬到了南京。

南京,这个曾历经满目疮痍的城市成了约翰·拉贝永远的归宿;南京人民,在历经半个世纪的等待后,迎回了为他们遮风挡雨的英雄。

参考文献:

[1]刘亚妮,高晶.南京大屠杀——不容忘却的历史[J].军事文摘,2025,(01):58-63.

[2]张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01):79-94.

[3]周克冰.不动声色的采访──拉贝和《拉贝日记》[J].新闻爱好者,2002,(01)
:20.DOI:10.16017/j.cnki.xwahz.2002.01.01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8

标签:历史   希特勒   惨状   德国人   结局   南京   纳粹   日军   德国   日本   安全区   暴行   法西斯   史密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