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走了,归根居的小楼前,菊花从台阶蔓延到草坪。
太多的人过来告别,默默送这位伟大的学者一程,也有很多人没法来到现场,内心的悲伤并不比去的人少。

其中就有杨振宁的妻妹杜致廉,她跟姐夫的关系不错,每次回来都会见面,相信她此刻,一定站在海峡对岸,独自消化着这份离别。
杜致廉,是杜致礼最小的妹妹,也是兄妹几人中,仅存于世的一位。
她的童年,是漂泊不定的。
大姐杜致礼比她长12岁,在她心中,相当于半个母亲。
因为大姐对她很关爱,会给她买好吃的,也会在看书之余,陪她玩一会。
10岁那年,她的家没了,只能跟着母亲和哥姐挤上去台湾的船。

由于失去了父亲的收入,一家人过得异常艰难,哥哥姐姐去打零工补贴家用。
母亲曹秀清老家陕西,读过女子师范,是思想进步的女子,曾入过党,后害怕老蒋清算,又脱党。
在生活艰难的时候,她也教育儿女要坚强,靠去工厂当收发员,挣钱支撑着家。
大女儿杜致礼在母亲的教育下,也是积极向上的女子,她在西南联合大学附中读书的时候,认识了杨振宁。
巧合的时候,杜致礼赴美留学时,又一次偶遇了杨振宁。

当时的杜致礼,长相漂亮又有气质,典型的大家闺秀样子,杨振宁在餐厅,看到她闪闪发光的眸子,就再也挪不开眼了。
得知两人结婚的消息,娘家人都很高兴,杜致廉觉得姐姐找到了幸福。
杨振宁受邀回国的时候,力促岳父母见了面。

一家人合影的时候,杜致廉已经出落成大姑娘,长相也很标致。
她考上了大学,进入科研所工作,但受到家庭背景影响,她被调去了干外勤。
父母离世后,合葬于老家陕西,杜致廉亲自去迁了坟,并捐出了父亲的手表和印章等,放到了当地的博物馆。

大姐杜致礼离世,对她打击很大。
时隔一年,听到杨振宁再婚的消息,很多人都以为杜致廉会生气,谁也没想到,她反而给出了祝福。
杜致廉表示,这是姐夫的幸福选择,我能理解。
她这个态度,不是不在乎姐姐,而是太懂姐姐了。
杜致礼婚后一直深爱着丈夫,本来也是知识女性的她,为了照顾孩子们,放弃了事业。
如果没有她的付出,杨振宁不可能把全部身心,都用来做科研。

杨振宁在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就直言离不开夫人的支持。
正是被照顾得太好,杨振宁并不擅长处理家务,失去了妻子,他的生活陷入迷茫。
而翁帆的到来,让他的生活又有了温度。
杜致廉爱着姐姐,自然知道,姐姐也会理解杨振宁的选择。
杨振宁再婚后,杜致廉一直跟他保持着联系。
后来回国的时候,还跟翁帆一起合影,表情恬淡,显然双方关系融洽。

现在的杜致廉,已经86岁了,身体还算硬朗。
可她的哥哥姐姐,都相继离世。
杨振宁是她的姐夫,也一直是亲人,现在姐夫离世,她怎么能不悲伤。
走的人什么都不知道了,留下的人其实最痛苦。
她会一遍遍回忆经历,也会看着照片想念家人,时光穿梭,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这份无奈谁能懂?
杜致廉曾对姐夫说过:“人生太长,又太短,能抓住的幸福就别放过。”

她是懂杨振宁的,人这一生,别人的眼光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选择,或许有的选择,别人一时无法理解。
但又怎样呢?你自己过得好就行。
致敬这一家人,他们的人生跟时代紧紧相连,命运多舛却都自强自立,活得通透。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