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创始于1968年,是半导体行业和计算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国际知名大牌。在2024年时,它曾位列于世界500强的第261位。
在这样的世界知名大厂里谋一份工作,是无数人的梦想和骄傲。可是,有一个人,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他在英特尔工作了近20年、取得了诸多骄人的成就后,突然想清了一个问题,猛地一转身。
他,名叫苏菲,担任英特尔高级工程师,负责开发低功耗智能手机芯片的测试方法,还参与设计了无线连接和摄像头的关键系统,是全球最优秀的半导体架构师之一。
苏菲还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高级会员,并担任IEEE《设计与测试》(Design and Test)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芯片测试与可测性、可靠性设计,芯片全生命周期管理(SLM: Silicon Lifecycle Management)等,其技术创新获多项国际专利,涵盖3D芯片/芯粒(Chiplet)测试、模拟芯片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智能传感器等领域。他还曾推动先进研究成果的标准化,参与多项IEEE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
苏菲曾作为国际半导体研究协会(SRC)业界导师,指导多项产学合作研究项目,还帮助制定了芯片设计的全球标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得出苏菲的能力非同一般,是行业的翘楚,在国际上的声誉也不低。
苏菲的这些资本和优势,正是英特尔所渴盼和重视的。毕竟,一家企业,要想发展提升,要想打出名堂,走向世界,非得离不开一个又一个技术能手和行业精英的推动不可。
苏菲本可依靠自身的突出能力继续效力英特尔,继续过着舒适优渥、高人一等的生活,可是,他突然“变”了,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又“正确”的决定——回国任教。
目前,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网站更新上线了长聘教授、清华大学兴华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苏菲的相关页面。
之所以说是“大胆”,是因为身为华裔科学家的苏菲在英特尔工作了近20年,早已经适应和习惯了那里的一切,突然一转变的话,不管是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生活环境,还是未来前景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面对诸多变化,苏菲能不能很快适应?会不会后悔?
之所以说是“正确”,是因为苏菲这是在反哺回报祖国,是想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优秀更强大。身为一名曾经的中国人,在学到知识、拥有能力后,放弃入籍国家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地回到出生地,为自己的祖国贡献知识、能力和身心,这是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大好事,更是正确的事。
苏菲曾在1999和200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并相继获清华大学自动化学士和硕士学位。而今,苏菲带着满腹学才再回到曾经教育过他的清华大学,这是名副其实地回报,是正儿八经的“孝敬”。
再往大处了看,我国正处于经济、科技、军事等各领域行业腾飞翱翔的大好时期,正急需各行业的高精尖人才。而苏菲这位行业的精英,无疑是我国目前最为急需和最为合格的人才,肯定会对我国科技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重大作用。
那么,入籍美国的苏菲,为什么突然离开了奋斗了近20年的世界知名大厂而返回中国呢?
他和前段时间多位在美的华裔科学家一样,受不了美国政府的打压和歧视,冤枉和起诉,唯恐有朝一日大难临头,故此先早早脱身避难。
近些年来,美国政府对我国的仇视怨恨日益加深,把火气撒到了诸多美籍华裔科学家和知名留学者等人的身上。“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便是最为典型的手段之一。
“中国行动计划”,是2018年11月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司法部启动的一项计划,要求94个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以应对所谓的来自外国的“安全和技术威胁”。
华裔学者陶丰,成了“中国行动计划”首个被起诉、被冤枉的对象。
截至2021年底,在美国司法部“中国行动计划”专题网站上列示了77起案件,150多人被起诉,其中逾九成为华人华裔。
2021年至2022年期间,美国仅对华裔科学家无端指控和调查的案件数量就达到1300起。
“中国行动计划”让好多华人华裔科学家备受冤屈,生不如死,也让不少尚未触及者噤若寒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最终迫使不少人万般无奈、迫不得已地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如2024年12月,著名生物学家王存玉于离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盟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担任院长职务,专注于癌症靶点等前沿研究。
如3月11日,在美国生活了近40年的著名数学家林华新回到新成立的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SIMIS)担任教授。
如2025年3月12日,普林斯顿大学核物理学家刘畅已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约有十多位在美的科学家相继回到中国,加入各大高校研究院,奉献自己的才华学识。
这些科学家,几乎都是华裔美籍,说白了,已经不是咱们中国人了。他们身为美国一份子,为他的美国国家出力也是理所当然。
但现如,他们一个接一个争先恐后地回到出生地中国,其实,就是被美国政府逼迫打压、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结果。备受冤屈,工作受排挤,生活遭冷遇,忍无可忍的他们还有何心情继续待下去?
那头炕热去那头,这是人之常情,咱们理解。
再者,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武艺超群,虽然入籍美国,但愿意回到我们中国来,把他们的所学贡献出来,那我们求之不得,欢喜鼓舞,举双手热烈、真诚迎接。
不管你是黑猫,还是白猫,只要能逮着老鼠——能为我中国出力,就是好“猫”。
说实在的,我们中国还真得万分感谢美国总统特朗普,若非他推行“中国行动计划”,那么,这么多的华裔科学家十之八九定会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继续留在美国奉献身心,继续强有力地推动美国的发展和进步。
站在特朗普的角度谈,这些华裔美籍科学家,虽然入籍美国,虽然也在诚心实意、勤奋努力地为美国效力,但他们骨子里仍流淌着华夏民族的血,丝毫改变不了中国的基因和根基。这就像一块石头,不管如何包装,都改变不了石头的本质。所以,好搞歧视排外、心胸狭窄的美国政府又怎会对这些华裔科学家真心呢?
老美对他们不真心,不敬重,不爱惜,可我国对他们真心,十分敬重,特别爱惜。只因为,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不可或缺,是中流砥柱。
能让这些在美的华裔科学家竞相回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如今的我们中国,早已经今非昔比了,经济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日新月异,军事实力不容小觑;民众的幸福指数位居世界前列,社会和谐稳定,政治清明;国际地位日益攀高,影响力越发巨大。这些,才是吸引在外的华人和华裔人急不可耐地回归的主要因素。
反观老美呢,两党撕裂越发严重,大有不共戴天之势;枪击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让人惶惶不可终日;动辄对其他国家打压威胁,施以霸权,发泄淫威……身处这样的环境,哪怕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也早就厌倦愤恨了,更何况是入籍的外国裔?
对这些华裔美籍人才,我颇有微词:当年,我国落后穷困、急需人才的时候,你们都干什么去了?当你们学业有成、本领在身的时候,你们想没想过赶紧回国效力而今,在我国富庶强大、稳定和平、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非同一般的时候,你们才想着回来,忙着归来,这是出于真心,还是在外面走投无路的无奈选择?
一个孩子,当父母经济穷困、无名无望的时候,他却嫌贫爱富,另攀高枝,甚至认“富”作父。可当父母高大威猛、实力雄厚的时候,这个孩子又心急火燎地赶忙回过头来投入“父母”的怀抱。
哎,虽心酸悲苦,但孩子毕竟是自己的心头肉,即使孩子已经改名换姓。
不管怎么着,孩子能回来就好!
【我是@心花手中开,感谢你的阅读,也希望你能点赞、评论和转发,带给更多的人知识、道理和能量!】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