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老将集体辞!80后掌门扛百亿蓝图遇增长瓶颈

最近涪陵榨菜的人事变动,看得人有点感慨,上周五公司公告一出来,跟着企业打拼了几十年的总经理赵平、副总经理贺云川都递交了辞呈。

这意味着当年跟着周斌全打天下的早期创业者,差不多都从管理层退下来了,如今整个“榨菜王国”的掌舵权,彻底交到了80后高翔手里。

赵平这名字,老涪陵人可能不陌生,他1995年就进了公司,从最基层的职工一步步做到总经理,一干就是三十年。

别人退休可能就是安享晚年,但赵平还有个特殊身份,榨菜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这些年他没闲着,一边管公司经营,一边琢磨怎么把老手艺传下去。

前前后后收了50多个徒弟,每年还专门挑10个技术骨干手把手教,就怕这门手艺断了档。

公司公告里对他的评价特别高,说他带着团队把传统手工作坊改成了智能化工厂,从地方小企业做成了行业老大,这份“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确实是老辈创业者的写照。

跟赵平一起辞职的贺云川,也是个从基层熬出来的老将,1998年以技术员身份加入公司,从副厂长做到产品经理,再到副总经理,几乎干过生产和销售的所有关键岗位。

算上2023年底退休的前董事长周斌全、副总经理陈林,现在涪陵榨菜的高管层里,能叫出名字的早期创业者已经没几个了。

接替他们的是另一批人,董事长高翔直接兼任了总经理,这位1981年出生的新掌门,之前一直在涪陵区的行政部门任职。

新上任的常务副总经理代富荣,同样是从政府系统出来的,唯一从公司内部提拔的副总经理巫燕,是1984年的,2005年才进公司,跟赵平那批老将比,算是妥妥的“新生代”。

这种人事更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涪陵榨菜的“周斌全时代”彻底翻篇了。

说起周斌全,那可是涪陵榨菜的“救火队长”,2000年他调进公司的时候,这里说是个“烂摊子”都不为过。。

年产能只有1万吨,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一年亏500多万,连职工工资都发不出来,负债高达1.75亿元,几乎资不抵债。

那会儿刚好赶上三峡移民迁建,公司拿到1.4亿元拆迁补偿款,不少人撺掇他投当时火热的互联网、手机行业,说能快速做大。

可周斌全一句话就把大家问住了:“在座的谁懂高科技?”最后他拍板:“我们只会做榨菜,就好好做榨菜。”

这个决定现在看太关键了,周斌全带着人去国外考察,从德国引进自动化生产线,第一条线投用后,一个厂的产量就顶过去20多个厂。

仅一年时间,公司就扭亏为盈,2001年销售额直接突破1.5亿元,解决了生产问题,销售又成了难题。

当时酱腌菜都是家庭自制,根本没品牌概念,周斌全又赌了一把,砸1400万在央视黄金时段打广告,还请了因《还珠格格》爆红的张铁林代言。

那会儿上千万对刚扭亏的公司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他后来回忆说,坐飞机去北京谈合作时,心里压得喘不过气。

但这次冒险成了,“乌江榨菜”一下子成了全国名牌,那句“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的广告语,哪怕有争议,也让品牌彻底站稳了脚跟。

2010年,涪陵榨菜在深交所上市,成了“酱腌菜第一股”,之后的十几年里,公司业绩一路狂奔,到2023年周斌全退休时,年营收超过25亿元,归母净利润超8亿元,总资产90多亿,光现金就有30多亿,每年银行利息都能赚一个亿。

能有这成绩,除了专注主业,还有个关键招,管理层持股,上市时那批早期创业者都持有股份,公司发展和个人利益绑在一起,自然有人愿意拼命。

周斌全自己退休时就持有1031.27万股,是第四大股东,身价过亿,只不过2024年二季度他减持了257.82万股,三季度就从十大股东名单里消失了,算是彻底淡出。

可老辈打下的江山,到了高翔手里,日子没那么好过了,榨菜是公司的绝对核心,占营收比重超80%,但这个基本盘已经碰到了天花板。

2020年榨菜销量冲到13.56万吨的巅峰,2021年底公司涨了一次价,部分产品提价3%-19%,没想到终端反应特别大,2022年销量直接跌到11.78万吨。

为了救市,公司2023年推出60g的2元低价产品,2024年又搞80g产品“加量不加价”,虽说止住了暴跌,但销量还是在降,2024年只剩11.14万吨。

2024年是高翔执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业绩交出了一份尴尬的答卷,营收23.87亿元,同比降2.56%;净利润7.99亿元,同比降3.29%。

投资者肯定不满意,毕竟之前十几年公司都是稳步增长的,其实这不能全怪高翔,市场早就变了。

现在消费者选择太多,饭扫光、味聚特这些新兴品牌靠烧椒酱、豆瓣酱分走份额,老干妈这些老牌也在抢市场,连中小品牌都靠低价搅局。

更关键的是,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健康,榨菜高盐的属性不受待见,就算推出减盐产品,也很难拉回流失的客户。

面对瓶颈高翔也在想办法今年3月,公司把生产基地的榨菜产能从20万吨砍到16万吨,腾出空间新增5万吨川调产能,明显是不想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更大的动作是并购,公司打算发行股份加现金收购味滋美51%的股权,想靠这个切入规模更大的复合调味料市场。

味滋美主要做火锅底料、中式菜品调料,有成熟的B端渠道,而涪陵榨菜强在C端销售网络,按理说能互补。

但这步棋不好走,复合调味料市场里颐海国际、天味食品这些巨头已经站稳脚跟,涪陵榨菜想分一杯羹没那么容易,而且并购后的整合更是个大难题,周斌全当年几次并购尝试都没成功,这对没多少市场经验的高翔来说,无疑是个考验。

可惜这些动作暂时没看到效果,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只微增0.51%,净利润反而降了1.66%。

更让人揪心的是渠道问题,两年时间经销商少了790多家,从2632家降到2446家,一方面是小经销商扛不住压力,另一方面是公司在整顿窜货乱象,但渠道收缩总归不是好事。

现在回头看,涪陵榨菜的故事就像很多传统企业的缩影,老辈创业者靠专注和魄力把企业做起来,可到了新消费时代,单一品类的天花板、消费习惯的变化、行业竞争的加剧,都成了绕不过去的坎。

赵平、贺云川这些老将的退场,不仅是年龄到了,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高翔手里握着一副好牌,现金流充足、品牌有基础,但怎么打破增长瓶颈,实现周斌全没完成的“百亿乌江”蓝图,没人能给出答案。

或许这就是商业的规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老辈负责打江山,把小作坊做成大企业,新人就得负责破局,在存量市场里找出新出路。

涪陵榨菜能不能从“榨菜王国”变成“调味巨头”,就看这位80后掌门人的本事了,毕竟,守业从来都比创业更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财经   涪陵   榨菜   老将   蓝图   掌门   瓶颈   集体   公司   老辈   创业者   乌江   调味料   市场   品牌   销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