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豪门公子,向华强夫妇的儿子向佐肯定得算一个。自从跟郭碧婷结婚后,他的知名度一路上涨,近几年又靠自己努力搞事业,慢慢摆脱了 “星二代” 的标签。
可跟向佐的 “高调” 比起来,他弟弟向佑就显得特别 “低调”——几乎没什么知名度,平时也很少被父母、哥哥主动提起。
尤其是妈妈向太,这些年经常在网上接受采访、分享日常,时不时还爆些圈内事,可唯独对向佑绝口不提,这让不少网友心里犯嘀咕:怎么从来不见提小儿子呢?
直到向太最新一期视频更新,大家才明白:不是她不想提,而是向佑是她心里最大的 “痛”。
听完向太这趟 “自曝家丑”,不少人感慨:原来就算生在豪门,要是自己不争气,手里的好牌也照样打稀烂,成为“豪门笑话”。
10月14日,向太在新视频里正面回应了网友的疑问:为啥总不提另一个孩子向佑?
视频一开头,她就说了句特别痛心的话:“‘慈母多败儿’啊,这话我活到 50 多岁才真正明白。”
向佐和向佑兄弟俩差三岁,单看长相,向佐更像爸爸向华强一些。但向太从没因为这个区别对待,反而从小就对两个孩子 “一碗水端平”。
不管是学游泳、打网球,还是学其他才艺,向太找的都是同一个教练,给的资源、花的心思都一样,就怕俩孩子觉得妈妈偏心。
可同样的培养,兄弟俩的表现却天差地别。向佐学得特别认真,网球打得有模有样,游泳还拿过冠军。
可向佑呢?明明享受着一样的好老师,却总是混日子 —— 上课不专心,练习偷懒,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
后来兄弟俩都去英国留学,向太怕他们在国外不方便,特意给每人配了电话。结果月底查话费时,差距又出来了。
向佐一个月跨国话费才2000块,而且大多是打给爸妈报平安的;可向佑光话费就花了 2 万多,更让人心寒的是,这么多通话里,没一个是打给爸妈的,谁也不知道他天天跟谁聊个没完。
即便这样,向太也没舍得说向佑一句重话,2 万块话费眼都不眨就交了,还特意瞒着老公向华强,就怕老公动气说儿子。
可她没想到,自己都做到这份上了,向佑小时候跟心理医生聊天时,还说妈妈偏心,觉得妈妈更疼哥哥。
而且向佑的性格从小就透着一股 “狂” 劲。向太在视频里说,向佑上大学时更离谱,居然在同一个班里谈了两个女朋友,就这么脚踩两条船,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瞒着人的。
现在回头看,那时候的他就没把心思放在正途上,这也为后来的一连串丑闻埋下了祸根。
大概是心里总觉得 “不平衡”,再加上向太一直无底线的宠溺,向佑后来越来越没分寸,行事也越来越冲动。
2009 年,22 岁的向佑爆出了第一个丑闻:他在街头跟人起冲突,最后还打了起来。这事最后以向佑赔偿 2000 港元,并且承诺一年内遵守行为规范才了结。
好好的豪门公子,却跟人街头斗殴,活脱脱像个小混混,这让一向好面子的向太第一次觉得 “名誉扫地”。可即便这样,她还是没狠下心管教,依旧无条件护着儿子。
经此一事,向佑不仅没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2015 年,28岁的他又出了事——这次又殴打出租车司机。当时他还一边动手,一边嚣张地撂狠话:“你知不知道我爸爸是谁?”
要知道,28 岁早就该懂事了,人生的大方向基本定了型,再想改就难了。这时候向太才真正反省过来:是自己对这个儿子太溺爱,钱给得太容易了,才让他变成今天这样。
“慈母多败儿” 这句话,她要是早几年明白,或许儿子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网友们看了向佑的故事,难免会想起另一个常被讨论的豪门子弟——汪小菲。大家都说,同样是出身不错,汪小菲和向佑的人生却像两条 “平行线”,一比就看出差别了。
先看汪小菲的前半生,其实跟向佑有几分 “相似” 的争议点:向佑多次爆出门殴、恐吓之类的丑闻。
汪小菲虽然没到这个地步,但提起他,不少人会想起他当年跟大 S 家的纠纷,觉得他 “脾气急”“有点冲动”,甚至有人担心 “他会不会哪天控制不住情绪在街上闹事”。
可看似相似的 “暴脾气” 背后,两人的家庭教育却天差地别。张兰对汪小菲的教育,那可是出了名的 “严格”,跟向太的无条件宠溺完全是两个路子。
汪小菲自己也说过,小时候要是不好好学习、成绩差,妈妈张兰绝不会手软,该批评就批评,有时候还会动手 “胖揍” 他一顿。
后来张兰在写给汪小菲的家书中也提到,自己当年对儿子确实要求太严了,甚至有点苛刻。
但她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不指望小菲将来多有钱、多有成就,我最希望他能守住‘善良’‘正直’的本性,做个好人。” 这么多年来,张兰也一直照着这个标准教儿子。
所以我们看汪小菲,哪怕被网友调侃 “妈宝”,被说 “脾气不稳定”,但这么多年来,他从没做过危害社会、伤害别人的事,这也是张兰最欣慰的地方。
而且近几年汪小菲再婚之后,变化特别明显:不仅变得有事业心了,待人接物也温和了不少,遇到网上那些攻击性强的言论,他也能看得开,不再像以前那样急着反驳,反而会一笑置之。
前段时间还有个事特别圈好感:汪小菲接待从台湾来的网红 “馆长”,两人聊天时,汪小菲几句话就说得对方心服口服。
后来 “馆长” 接受采访时还感慨:“来之前,台湾不少观众都觉得汪小菲不好,可真接触了才发现,他根本不像新闻里写的那样,反而特别彬彬有礼,特别实在。”
看了向佑和汪小菲的例子,不少人都明白:教育这门学问,真的太深了,从来没有 “标准答案”。
向太的例子告诉我们,一味地溺爱、无底线纵容,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放纵,看不清自己的位置,最后把一手好牌打烂。
就像向佑这样,明明有好出身、有天赋,却因为没人好好管教,走上了歪路,成了妈妈一辈子的 “痛”。
可反过来,要是像张兰早年那样 “过于严格”,也可能让孩子心里留下阴影。所以教育孩子的关键,从来不是 “非严即慈”,而是要把握好那个 “度”。
该疼的时候疼,该管的时候绝不能心软;既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里的温暖,也要让他们明白 “规矩”“责任” 这两个词的重量。
毕竟不管是豪门还是普通家庭,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决定了孩子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向太的悔悟、张兰的坚持,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养孩子,从来不是 “给够钱、给够爱” 就够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
但“溺爱”二字,绝对是毁掉孩子人生的开始,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