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中国实施稀土管制措施,美国慌了,没想到欧洲的反应更大,不光表示“极度担忧”,还呼吁中国想想“伙伴关系”。
不过中国管制合法合规,并不会因为这些话就轻易改变。所以日前欧盟想了个“昏招”,要拉上G7联合31国对华“发难”!
有趣的是,美国近来都“服软了”,欧盟这不妥妥让自己当了“大冤种”吗?
10月份,中国对美实施稀土产业链技术管制,从开采到冶炼分离无一不全,尤其是包含永磁制造等十几项关键技术的控制,让特朗普“焦躁不已”。
所以特朗普立刻把和中国进行贸易谈判的三员大将紧急召集起来,开了一场“责任划分”的大会。
会议上,特朗普直接将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骂了个“狗血喷头”。
甚至直接怒斥,正是他们将与中国的“事情”搞砸了。而且特朗普认为之所以中国会出现稀土管制,完全因为9月底美国商务部搞出的“50%规则”。
该规则规定,只要中方企业股份占比50%以上,就可以直接拉入“实体清单”,这相当于只要含有“中国元素”就会被美出口限制。
所以中国才会“以牙还牙”地对美进行反制。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个“屎盆子”被特朗普扣到卢特尼克身上,但他确实也有点冤。
毕竟这种重大决策不可能是临时起意,卢特尼克就算签字也不过是“按章办事”。而同样“冤枉”的其实还有欧盟。
上一轮中国对稀土进行管制后,欧洲企业就“叫苦连天”。
9月份外媒放出消息:中国欧盟商会披露,欧企稀土许可证申请了差不多140份,结果批下来的还不足1/4。
这事其实还真赖不到中国头上,我们在对稀土材料进行管制的时候说得明明白白:涉及军民两用的稀土需要单独审批,流程慢很正常。
可即便如此,欧盟高层们仍然想不明白“政治站队”和“产业发展”究竟哪个才最重要,反而继续对华“搞事”。
日前,欧盟宣布要对钢铁产品施加高达50%的关税,让自己从美国钢铁关税的“受害者”,变成对华钢铁产品的“加害者”。
如今中国稀土管制再收紧,让欧洲“难堪”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令人感到“有趣”的是,面对“稀土断供”其实欧洲的反应比美国还大。
9日,商务部才刚发布稀土出口新规,德国先坐不住了,次日德经济部公开表态,认为“现在评估影响还太早”。
看起来好似德国受影响不大似地,可接下来其发言人话里话外全是“中方收口让人极度担忧”,随后又呼吁“欧洲以外供应,要尽快减少依赖”。
这种情况,你说德国不焦虑都没人信。
甚至德方还喊话把稀土开采和加工转移到德本土,说真的德国稀土储量仅仅分散在5个小型矿点,根本没什么开采价值。
而且之前一直靠中国加工好的稀土赖以度日,如今喊“本土化”这不纯纯胡扯吗?同样“乱说”的还有欧委会。
中方采取措施同日,欧盟对华新规表示关切”,并特别强调了希望中国“展现伙伴态度”,保持稳定供应。
前一阵口口声声谈“大国威胁论”,还顺着特朗普对华加税的“要求”搞小动作,现在想起“伙伴态度”来了?
中方对此并未理会,这导致欧盟开始越走越偏,甚至想到要联合G7一起对华发难。
14日,欧委会负责贸易和经济板块的官员马罗什公开发表言论,认为欧盟可以拉拢G7伙伴,对华新规采取强力回应。
并且马罗什还亲口透露,他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进行了磋商,并提议尽快召开和G7的视频会议。
随后他就“放狠话”,称不排除欧盟和G7仿效美方强硬措施的可能性,说白了欧盟就是想要借G7——尤其是G7老大美国——壮胆。
不过美方真的有“强硬措施”吗?在美国开完内部“紧急会议”后,美贸易代表格里芬就给中方打了个电话,但中国“已读不回”。
随后特朗普只能扬言要对华加征100%关税,希望借此“威慑”中国,让中国撤销相关管制。
可惜内外两记重拳都让特朗普发现说这话“草率了”。
于内,特朗普威胁加关税后,美国三大股指均暴跌:道琼斯指数暴跌近500点,纳斯达克盘跌幅更是一度超过2.5%。
于外,中方回应更加直接:我们不想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言外之意就是告诉美国,别想搞“施压”这一套。
所以美政府不得不立刻“转变态度”,副总统万斯喊着“还没决定和中国再来一轮贸易战”,特朗普更是放风“和中国关系依旧良好”。
其中13日贝森特说得最为直白:美国对华关税真不一定会出现,毕竟双方完全可以在接下来通过谈判避免局势升温。
次日,中国就对美“缓和态度”进行了回应:称中美确实在沟通中,前一日还进行了工作层会谈。
由此可见贝森特不只是说说,是真的害怕中国“急了,不谈了”。
不过中方也对美再度发出“警示”,告诉美国如果要谈就要拿出诚意,首先得先纠正错误做法,才能推动关系前进。
这种情形下,说美国被中国“压一头”其实都不算太过分,欧盟又凭什么认为自己还能跟美国一起“强硬”?
其实马罗什自己也知道这情况,所以在“强烈发言”后他立刻“找补”道:欧盟不会单独对华实施报复关税,还是得和美国研讨后才能决定。
随后他再度深刻地展示了“亲美”倾向,认为美欧有共同利益,所以欧洲才应该避免与美发生贸易战,并联合对华施压。
中国稀土生产商与欧元区企业的关联。ECB报告截图
可问题是美国真这么想吗?又或者说美国真的把欧洲当“心连心”的盟友了吗?
从稀土方面来看,美国一直都是欧洲“中间商”,没少从中挣钱。日前欧洲央行发布报告,称欧元区7成稀土进口依赖中国。
欧元区企业却鲜少直接从中国采购稀土,反而通过中间商进行流通,这些中间商大部分是美国科技企业。
简言之,中国发布稀土管控后,对欧是双重打击:从中国买不到稀土,原本以为的“替代品”没想到也是“二道贩子”。
与此同时,在欧盟对华放狠话的同时,美国却在悄悄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12日,英媒爆料美国国防后勤局在文件里披露了特朗普正在加速扩充美国稀土储备。
毫无疑问,这一轮欧盟又让美国“当枪使了”,所谓的联合31国共同施压,归根结底只能沦为“笑话”罢了。
观察者网《欧盟想与G7沆瀣一气:咱们加一块,对中国施压才有力》
环球网《美财长释放缓和信号,双方工作层保持沟通,中方就关税战重申“打与谈”立场》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