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歌手自曝患病!每天要靠药物控制,不知道还能唱多久……观众一片惊呼

7月13日,林俊杰在北京鸟巢演唱会最终场尾声,透露自己心脏出了状况,需每日服药维持健康,热搜爆了。

他以沉重口气说:“去年4月,我被诊断出心脏出了问题,每天要靠药物控制,这个消息真的让我震住,从来没有想过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在那一刻我第一次觉得,生命的沙漏加速了,我还能唱多久,这个问号,突然变得好真实,但我告诉自己,就算心跳乱了节奏,我还是会继续努力。”台下观众一片惊呼。

另据现场歌迷透露,林俊杰在演唱《交换余生》时,突然好像痛得直不起腰,转身背对观众拭泪,但随后气息回稳时又坚持继续唱歌。

7月14日,针对心脏出问题的消息,林俊杰经纪公司最新回应:“谢谢大家的关心!一直有在定期给医生检查,巡演结束就会安排更多休息的时间,把手边的工作完成就可以好好养身体。”

网友得知林俊杰健康出问题后,纷纷表示,难怪他最近右手戴可以监测心率的手环了。

粉丝表示担忧,呼吁其减少高强度工作,健康优先。

林俊杰(JJ Lin),1981年3月27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华语流行乐男歌手、音乐人、影视演员、潮牌主理人。代表作品《一千年以后》《江南》《学不会》《不为谁而作的歌》《小酒窝》等。

虽然没有看过林俊杰的病史,但专家表示“心跳乱了节奏”是因为心脏节律出了问题,也叫“早搏”。

有“早搏”的年轻人并不占少数,这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有关。如果是频发早搏,一般建议药物治疗,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需要手术。

“一些人每天都会有心脏乱跳的情况。可以把它理解为,心脏是一个房间,里面有电路,电路正常情况下,心脏每一次跳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基本固定,当电路出现问题时,这种规律的跳动节奏被打破了。”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毅解释。

典型的“早搏”症状是心里“咯噔”一下或感觉心脏突然有一下没有跳动,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对“早搏”敏感。

张毅表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早搏”的存在,也不是体检时做一次心电图就能发现的,一般需要通过24小时的心电图来监测。

当24小时早搏次数在1000次以上,就可以认为是频发早搏,需要使用口服药物来控制。如果发生次数在1万次以上,或者说有一些特别不好的一些形态,比如成串的早搏,或出现失速的现象,就要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一般药物治疗3个月之后,我们会进行评估。

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了解到,因“早搏”这种心脏疾病前来就诊的年轻人非常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活方式导致的,比如压力大、经常熬夜等,造成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异常。

导致“早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生理性“早搏”和病理性“早搏”。

生理性早搏与生活习惯有关,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去除诱因就可减少“早搏的发生”;

而病理性“早搏可能与心肌缺血、冠心病等心脏基础疾病有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在最近的一次科普中表示,冠心病可能从45岁开始慢慢到60岁达到高峰,随着年龄越大,并发症可能越多,发病率越高。

葛均波提醒称,“不良生活习惯正在‘透支’年轻人的心脏健康。每一次熬夜,都会在心脏上留下‘记忆’,成为心脏的’隐形杀手’。”他呼吁年轻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不要熬夜。

编辑:秦小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7

标签:娱乐   药物   多久   观众   知名   歌手   心脏   年轻人   复旦   健康   电路   心电图   中山   节奏   理性   冠心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