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市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位看似普通的患者。

王叔,67岁,退休教师,平时身体还算硬朗,但这次却突然腹部剧烈绞痛,还伴随黑便、呕血,被家人紧急送入急诊科。
“没吃什么特别的,就是午饭后走了一段路,顺便去菜市场买菜。”他说。可胃镜一查,竟是急性胃黏膜糜烂伴出血,医生判断和饭后不当活动有关。
这不是个例。
数据显示,近三个月饭后胃出血门诊量较同期增长17.2%,其中多数为中老年人群,甚至不乏年轻患者。

很多人以为,“吃完饭活动活动有益健康”“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这些流传多年的饭后习惯,早已深入骨髓,但你知道吗?有些“习惯”,其实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胃,甚至让它“流血”。
医生提醒:饭后这4件事,千万别做!特别是第三件,很多人天天在做,却毫无察觉!
不少人饭后喜欢“走一走”,但这个“走”,真的适合任何时候、任何状态吗?
专家指出:吃完饭立即快走、久走、上坡走,并不是健康行为,反而可能对胃部造成负担。

进餐后,人体大部分血液会集中到消化系统,以辅助胃肠道运作。此时若进行大幅度走动或激烈活动,会打乱血液分布,使胃肠供血减少,引起胃肠蠕动紊乱、消化液分泌异常。
南京医科大学一项研究指出,饭后30分钟内进行中等强度以上活动的人群,出现胃胀、反酸、胃痉挛等症状的比例高达26.3%。
更严重的,会加重胃溃疡患者的病情,甚至诱发胃出血。
医生建议:饭后静坐20分钟左右,再以缓慢步速活动5~10分钟为宜。切忌剧烈运动或立即外出奔波。

在不少中老年人的生活中,饭后“标配”可能包括抽根烟、喝口浓茶、洗个热水澡,看似惬意,其实风险重重。
1.消化变差、食欲减退
饭后抽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直接刺激胃酸分泌,破坏胃黏膜屏障。研究表明,吸烟者胃炎发生率高出非吸烟者23%,尤其是饭后吸烟,刺激性更大。
2.胃液被稀释,营养吸收变差

喝浓茶会使胃液被迅速稀释,影响蛋白质消化。茶碱还会引起胃部括约肌松弛,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引发胃灼热、反酸。
3.消化不良,加重肠胃负担
饭后洗澡会引起体表毛细血管扩张,使消化道供血减少,胃肠道“供血不足”,导致消化功能减弱、食物滞留,引起胃胀气、嗳气等不适。
4.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问题

尤其是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炎的人群,长期饭后做这些行为,胃黏膜不断被侵蚀,严重时可形成糜烂性病灶,甚至诱发胃出血、穿孔,危及生命。
饭后做好“调养”,比事后抢救更重要。医生建议——
1.保持“饭后静”,让胃“歇一会儿”
饭后静坐15~20分钟,有助于胃部血液集中,利于消化吸收。可轻微按摩腹部或深呼吸,帮助胃气流通。
2.控制饮食节奏,细嚼慢咽是关键

吃饭别着急,建议每口咀嚼不少于15次。避免暴饮暴食,让胃不过度扩张,是预防胃病的重要一步。
3.少做饭后“四大伤胃事”
医生特别提醒,饭后不吸烟、不喝浓茶、不立即洗澡、不马上快走,是保护胃黏膜的基本常识,别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
4.养成记录饮食与症状的好习惯
如饭后出现反酸、胃胀、隐痛等,建议记录下当天的饮食与活动,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消化道疾病。

健康,从吃饱那一刻才真正开始。饭后这段时间,是胃最“脆弱”的时刻,容不得马虎。
就像王叔那样,生活中一个简单的饭后动作,可能就酿成一场胃部灾难。
从今天起,请记住这四个“饭后不做”,不是怕你多动一动,而是希望你少遭一次罪。

当然,每个人体质不同,具体是否适合某些饭后活动,还需根据个体胃肠道状况评估,建议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胃部检查,尤其是有消化不良、胃胀、胃酸过多等长期问题者,应尽早干预、科学调理。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胃肠道疾病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出版社
南京医科大学胃肠道功能研究中心,2021
《胃溃疡临床路径管理实施规范》2022修订版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