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基孔肯雅热疫情|周一健

广东佛山,工人消杀灭蚊,防控基孔肯雅热。视觉中国|图

焦点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没有发生人传人】

2025年7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介绍: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痛等。

另据央广网7月23日报道,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本地传播,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近些年,我国周边的东南亚疫情持续活跃。我国于2008年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曾引发本地疫情,但尚未形成稳定的疫源地。

7月25日,《南方日报》发文,根据佛山五区卫生健康局发布的情况通报,截至7月23日,佛山全市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45例,均为轻症病例。报道指出,在国家工作组的指导下,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快速果断、精准有力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省“一盘棋”全力以赴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控增量、清存量,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扑灭疫情,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健言: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都是热带蚊媒传染病,从历史情况来看,在很多地方都呈现出相互交替,甚至同时流行的现象。

蚊媒传染病的流行并不奇怪,目前世界上12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登革热疫情,119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疫情,且近年来呈现增加趋势。原因一方面是国际交往频繁,另一方面是全球变暖也导致了传播疾病的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等分布范围扩大、种群密度增加,第三个原因就是城市化。(南方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陈晓光,详见南方周末2025年7月28日报道《蚊子会被热死吗?关于蚊子的十大疑问 》)

【杭州自来水异味调查通报,7人被问责】

2025年7月23日,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杭州市余杭区部分小区供水异常调查情况通报》,称此次供水嗅味异常是气候、环境、水动力条件等多种因素叠加情况下导致的。

经调查,因持续高温致东苕溪仁和水厂取水口上游藻类快速繁殖,降雨汇流使含硫醚类物质的藻类降解产物进入取水口,引发异味;供水管道冲洗导致锈层脱落,出现“黄水”“浑水”。

因应急响应迟缓等问题,7名相关领导被问责。目前已完成管道清洗,免收7月水费,免费更换净水器滤芯等,保障群众权益。

健言:藻类富含含硫有机物,它们为刺激性气味来源硫醚合成提供了硫源。在高温条件下,水体热分层,指水体因温度变化导致密度差异形成的垂直分层现象,底层缺氧。当藻类死亡后,一方面细胞破裂,释放含硫氨基酸类物质,一方面藻类自身分解,会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再加上水体热分层阻碍了氧气补充,共同促成了底层的厌氧环境,经历复杂生化反应,最终生成硫醚类物质。特别在高温季节或停滞于水体中,这一过程会加速发生。(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教授李聪,详见南方周末2025年7月23日报道《你家的自来水,为什么会发臭?》)

健康

【四岁男童全麻拔牙后去世】

2025年7月23日,湖南桂阳县卫生健康局通报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一起就医死亡病例情况。通报显示,4岁男童徐某某于7月20日因上颌乳前牙区腭侧埋伏牙住院。医院诊断其埋伏牙位置深、年龄小配合度低,手术难度大,经家属同意后,7月21日12时40分行全身麻醉下手术。麻醉中患儿突发紧急情况,医院专家全力抢救并联系市级ICU专家参与,仍于18时22分不幸死亡。

事件发生后,县委、县政府成立卫健、公安等部门联合调查组,邀市级权威专家参与调查。涉事医院已对相关医务人员停岗调查。

健言:幼小生命的猝逝令人哀痛惋惜。此事件还需查清“突发紧急情况”究竟为何事,和麻药、全麻有无直接联系,回应公众关切也可减少社会焦虑。

消费

【卫生巾被检出超高含量硫脲】

本周,辛巴创办的辛选集团旗下“棉密码”卫生巾因被检出超高含量硫脲引发质疑。据《新京报》报道,多位消费者称疑似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关联病症。

“棉密码”卫生巾生产厂商为广东伊美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据九派新闻7月25日报道,汕头市澄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方面回应称,2025年5月,市监局曾对棉密码卫生巾进行抽检,检测结果符合当时的国标,7月1日,卫生用品新国标GB 15979-2024正式实施后,伊美洁工厂就没有再生产棉密码新产品。

对于检出硫脲成分含量高的情况,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工作人员告诉九派新闻记者,“相关部门还要进行研判。”另据知情人士称,广东省内相关部门正牵头组织专家研究卫生巾中的硫脲是否对人体有害。

健言:一片卫生巾的质量安全,涉及无数女性消费者的健康,然而卫生巾接连不断爆出负面新闻,监管部门值得重视和反思、行动。另一方面来说,消费者不再沉默,摆脱月经羞耻,倒逼卫生巾行业提升标准、重视舆论。

医保

【集采反内卷: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

2025年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介绍,近期,第十一批集采工作已经启动。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优化集采措施,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研究优化了具体的采购规则:报量方面,医药机构可以通过选择报具体品牌的量,报自己认可、想用的品牌;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价差计算的“锚点”,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同时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健言:第十批集采的内卷竞争,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薄利多销报价和低于成本恶意报价是两回事,后续即有低价中选企业因不符合要求被取消资格并列入违规名单。报价是一种博弈,如何才能平衡好还需看第十一批的细则和最终结果。无论如何,集采企业不能降低药品质量。(详见南方周末报道《一片药“几分钱”?最“卷”集采结果出炉》)

【2025年上半年,追回医保基金161亿元】

2025年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2025年1-6月,全国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3.5万家,追回医保基金161.3亿元。持续推进飞行检查扩面提质,实现了所有统筹地区、各类医保基金使用主体全覆盖。国家医保局共派出了4201人次,开展49组飞行检查,覆盖21省47个地市,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314家。深入治理医保“回流药”历史顽疾。

健言:医保基金的高效使用,关乎每一个参保者的切身利益。利剑出鞘,飞检持续,才能打击“无锡虹桥医院骗保”式的气焰。

前沿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AI+医疗是本届大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药行业,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驱动力,显著缩短靶点发现的时间,降低数据处理和研发成本,提高影像诊断等医学领域的应用效率,给予患者新的希望。

健言:值得注意的是,AI制药也并非一帆风顺。医药研发总是风险与机遇并存,最终还是要看管线在临床试验阶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博中心入口处排起长队。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卓/摄

【9.3万元/瓶!国内首款上市AAV基因药物定价出炉】

近日,国内首款上市AAV基因药物波哌达可基注射液(商品名:信玖凝)定价公布,9.3万元/瓶。具体用药剂量需根据患者体重计算,以70kg体重患者为例,其单次治疗需使用约44瓶。

该药物由信念医药全资子公司上海信致医药科技申报,2025年4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适用于治疗成年中重度血友病B,通过AAV搭载基因表达凝血因子,实现“一次给药、长期有效”。临床试验显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疗效可持续超五年。

健言:7月24日,南方周末记者从武田制药处获悉,该定价属实。且另有慈善援助项目,符合条件患者自费购30瓶后可获免费援助支持,因此患者自付的治疗费用最高不会超过279万元。除慈善援助之外,在国家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指引下,武田与信念医药正在协同多方探索多元支付、疗效保险等模式,进一步改善患者可及。

人事

【天津医保局原副局长李健被查】

天津市纪委监委消息,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天津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卓 林方舟 南方周末实习生 曾菲彤

责编 崔慧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科技   疫情   周一健   医保   卫生巾   南方周末   藻类   硫脲   国家   人工智能   水体   医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