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那件 1000 块的羽绒服,藏着我对老婆的亏欠
去年郑州的冬天来得又早又凶,第一场雪下的时候,家里的暖气还没热透。我下班回家,推开门就看见老婆正蹲在阳台,给孩子缝校服上破了的袖口,她身上穿的还是结婚时买的那件黑色羽绒服 —— 领口的毛早就磨得发秃,袖口起了球,里面的棉花也板结了,风一吹就能看见衣角往里灌风。
“咋不在屋里缝?阳台多冷。” 我走过去想把她拉进来,手碰到她胳膊时,才发现她羽绒服里就穿了件薄毛衣。
老婆抬头笑了笑,把缝好的校服叠整齐放进孩子书包:“屋里灯暗,阳台亮堂。这衣服还能穿,你看我里面套了毛衣,不冷。”
我没说话,心里却像被雪冻住似的发紧。结婚五年,孩子从襁褓长到上幼儿园,家里的钱总优先花在孩子和我身上 —— 孩子的奶粉要选最好的,我的工装磨破了老婆立马给买新的,可她自己呢?一件超过 500 块的衣服都没买过,护肤品是超市打折的面霜,连买菜都要等傍晚菜摊收摊时买便宜的尾货。
周末带孩子去商场买棉鞋,路过女装区时,老婆的脚步突然停住了。那件米白色的羽绒服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蓬松的毛领,收腰的版型,她盯着看了好一会儿,还是忍不住走过去,让店员拿了她的尺码。
试衣间的门打开时,我愣了一下 —— 老婆皮肤白,穿米白色特别显气质,她对着镜子转了两圈,手指轻轻摸着袖口的缝线,眼里亮闪闪的,像藏了星星。可当店员说出 “折后 1000 块” 时,她眼里的光瞬间就暗了。
“算了算了,” 她赶紧把衣服脱下来,叠得整整齐齐递还给店员,拉着我就往外走,“孩子的棉鞋还没买呢,咱先去看鞋。这衣服太沉了,我穿着不方便抱孩子。”
我知道,她不是觉得沉,是觉得贵。走出商场时,孩子拉着老婆的手问:“妈妈,那件白衣服真好看,为什么不买呀?” 老婆蹲下来,把孩子冻红的小手塞进自己兜里:“妈妈有衣服穿呀,等你长大了,给妈妈买好不好?”
那天晚上,孩子睡熟后,我看着老婆缩在被子里,肩膀还在轻轻抖 —— 她没哭出声,可我知道,她是真的喜欢那件羽绒服。我躺在旁边,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她试衣服时的笑脸,和后来落寞的眼神。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多赚点钱,不能让她再因为 1000 块钱,委屈自己的心意。
我之前在早餐店打过工,知道郑州人对瓦罐、菜角、油馍头、杠子油条的执念 —— 清晨的街头,胡辣汤店门口总能排起长队,刚炸好的油条裹着香气,菜角咬开时能看见翠绿的韭菜馅,瓦罐里的汤冒着热气…… 要是能做出最正宗的味道,开家小店,说不定能让日子好起来。
可我那点半吊子手艺,撑不起一家店。后来听同行说,想做正宗的传统小吃,得找老匠人学真本事。我揣着家里仅有的 3 万块积蓄,又跟亲戚借了 4.7 万,一心想把最好的配方带回来 —— 不为别的,就想让老婆早点穿上那件她心心念念的羽绒服。
等我带着一摞记满笔记的本子、还有老师傅送的那把用了三十年的擀面杖回家时,已经是一个月后了。老婆看见我手上的茧子,看见我冻裂的耳朵,抱着我哭了好久:“咱不遭这罪了,我真的不想要羽绒服了。”
我把她的手按在我怀里,让她摸那本记满配方的本子:“咱好好干,等店开起来,别说羽绒服,你想要啥咱都买。”

第二章:4 款郑州美食详细做法,每一步都藏着真功夫
一、郑州杠子油条(50 根用量)
杠子油条的诀窍,全在 “水多面软” 和 “手法到位”,差一点口感就差远了,咱按表格里的量来,一步都别省。
原料类别 | 食材名称 | 用量 | 备注 |
面团原料 | 中筋面粉 | 5000g | 选本地特一粉,面筋值在 28-30 之间,太筋道炸不膨,太弱易塌 |
| 无铝双效泡打粉 | 100g | 认准 “含玉米淀粉” 款,别买纯泡打粉,不然炸出来有苦味 |
| 小苏打 | 50g | 必须是食用级,别用工业用的,提前和面粉混匀避免结块 |
| 食盐 | 80g | 用细盐,粗盐化不开会有盐粒,影响口感 |
| 白糖 | 25g | 普通白砂糖就行,别用冰糖,化得慢 |
| 温水 | 4500ml | 用温度计测,必须 35-40℃,高了烫死面筋,低了没活性 |
| 食用油 | 200ml | 用大豆油或菜籽油,别用橄榄油,烟点太低 |
增香可选 | 花椒水 | 500ml | 取 50g 花椒泡 10 分钟,过滤掉花椒粒,替代 500ml 温水 |
| 鸡蛋 | 2 个 | 打散后和温水一起加,别直接倒生鸡蛋,容易结块 |
1. 面糊调制(提前 2 小时做,时间不够发不好)
- 混干料:找个直径 60cm 的不锈钢大盆(小盆搅不开),先倒面粉,再把泡打粉、小苏打、食盐、白糖撒在面粉上,用电动打蛋器开低速搅 5 分钟 —— 手动搅得累还不均匀,必须让每粒面粉都裹上膨松剂,不然炸的时候有的地方膨有的地方不膨。
- 分次加水:先倒 3600ml 温水(80% 的量),用长 30cm 的竹筷子顺时针搅,搅到面粉成絮状,没有干面疙瘩就行,别使劲揉,不然面筋会起筋太早。然后加剩下的 900ml 温水和 200ml 食用油,继续搅 —— 这时候要换个手法,筷子贴着盆边,画圈似的把絮状面搅成稀面糊,直到提起筷子,面糊能呈连续的线状滴落,断口处没有疙瘩,这才是对的状态。
- 摔面出筋:戴食品级 PE 手套,手套上抹一层薄油(别多,不然滑手),双手抓起面糊的一半,从盆边往上提,再使劲往盆底摔 —— 力度要够,摔的时候能听见 “啪” 的声音,每摔一次就把面糊转个方向,摔 10 分钟,直到面糊表面变得光滑,摸起来像缎子一样,不粘手,这时候面筋才形成了细密的网络。
- 发酵醒面:在面糊表面刷一层薄油(防止结皮),盖两层保鲜膜(别只盖一层,容易漏气),放在 25-28℃的地方 —— 冬天可以放在暖气旁,旁边放个温水碗增湿,夏天就放阴凉处。发酵 1.5-2 小时,期间别总打开看,不然温度降了发得慢。发酵好的面糊会涨 1.5 倍,用手指蘸点油戳一下,凹洞不回弹、闻着没有酸味,只有淡淡的面香,就是发好了。
2. 成型与炸制(细节错了就不脆)
- 设备预热:20 升立式炸锅倒 15 升食用油(油深必须 15cm 以上,不然油条炸不透),开大火把油温升到 180℃—— 用油温枪测,别凭感觉,油温到了炸锅会有轻微的 “滋滋” 声。
- 取面手法:戴新的一次性手套,蘸点油(每次取面都要蘸,不然粘手),从面糊边缘挖 —— 别从中间挖,中间是发酵最活跃的地方,挖了影响剩下的面糊。挖一块拳头大的面团(约 100g),在手心搓成直径 5cm 的圆球,用拇指在圆球中间按个凹洞 —— 洞深 1cm、直径 1.5cm 就行,太深炸的时候会破,太浅炸不空心。
- 拉伸成型:双手食指和拇指分别捏住面球的两端,轻轻往两边拉 —— 力度要匀,别使劲拽,不然会断。拉到 20cm 长、3cm 宽的长条,拿两根直径 5mm、长 25cm 的不锈钢钢签,从长条中间压一道痕(压到一半深就行),然后把钢签横向转 360°—— 转的时候要慢,让面团跟着钢签转,形成螺旋花纹,这样炸的时候花纹会更明显。
- 炸制步骤:把油条坯轻轻放进油里,一次放 2-3 根,别多放,不然油温会从 180℃降到 150℃以下,油条吸油多还软塌。放进去后,用长筷子顺时针搅 3 圈,让油条坯在油里转起来,受热均匀,不会粘在锅底。炸 1.5 分钟后,油条会浮起来,表面变成浅金黄色,这时候用筷子夹着油条的一端,轻轻翻面 —— 别使劲翻,不然油条会变形。翻面后再炸 1 分钟,直到两面都变成深金黄色,外壳硬挺。想要更酥脆,就把炸好的油条捞出来,放在漏勺里控 10 秒油,等炸锅油温升到 200℃,再把油条放进去复炸 10 秒 —— 复炸的时候要盯着,别炸焦了,10 秒一到立马捞出来。
- 控油装盘:用漏勺捞出来后,在炸锅上方控 5 秒油,让多余的油滴回去,然后放进 60℃的恒温保温箱 —— 保温箱里要铺两层吸油纸,吸掉表面的油,1 小时内吃,外壳还是脆的。

二、郑州油馍头(50 个用量)
油馍头要的就是 “空心焦脆”,面糊的粘稠度和炸制的油温是关键,一步都不能错。
原料类别 | 食材名称 | 用量 | 备注 |
面糊原料 | 中筋面粉 | 2500g | 普通家用面粉就行,不用特一粉,成本低还软和 |
| 小苏打 | 10g | 和面粉混匀,别直接撒在水里,会结块 |
| 无铝泡打粉 | 50g | 双效泡打粉,别用单效的,单效的只能在加热时产气,容易塌 |
| 食盐 | 40g | 细盐,提前用少量温水化开,再倒进面糊里,更均匀 |
| 白糖 | 25g | 白砂糖,和盐一起化开,避免颗粒 |
| 温水 | 1500ml | 35-40℃,用手摸不烫,有点温乎就行 |
| 食用油 | 100ml | 大豆油,加在面糊里能让外皮更脆 |
调味可选 | 葱花 | 200g | 选小香葱,切成 0.3cm 的小段,最后加在面糊里,别早加,会出水 |
| 五香粉 | 15g | 买现成的,别自己磨,自己磨的粗细不均,影响口感 |
1. 面糊调制(提前 2 小时预制,别临时弄)
- 混干料:不锈钢盆里倒面粉、泡打粉、小苏打,用打蛋器搅 3 分钟,一定要搅匀,不然有的油馍头会没膨松剂,炸出来是实心的。
- 加水搅拌:把盐和白糖用 50ml 温水化开,倒进 1500ml 温水里,然后边倒边用筷子顺时针搅面粉 —— 搅的时候要慢,别让面糊起筋,直到面糊变得粘稠,提起筷子,面糊能缓慢地线状滴落,滴下来的面糊能在盆里堆成小堆,不会立马散开,这就是对的粘稠度。
- 摔面出筋:戴手套蘸油,抓起面糊摔打 5 分钟 —— 力度比油条的轻一点,因为油馍头的面糊更粘稠,摔的时候别太使劲,不然会溅出来。摔到面糊表面光滑,摸起来不粘手就行。
- 加葱花(可选):要是加葱花,就在摔面后把葱花撒在面糊表面,用筷子轻轻翻拌 3 下,别多拌,不然葱花会出水,面糊会变稀。
- 发酵醒面:面糊表面刷油,盖保鲜膜,常温发酵 1.5-2 小时。夏天 1 小时就够,冬天要放在暖和的地方,发酵好的面糊涨 1.5 倍,里面有蜂窝状的小孔,用手指戳一下,凹洞不回弹,闻着没有酸味,就是发好了。
2. 炸制流程(每一步都要盯紧)
- 设备预热:炸锅倒油 15 升,油温升到 180℃,用油温枪测,误差别超 ±5℃。
- 取面手法:戴手套蘸油,从面糊边缘挖一块约 50g 的面团(比鸡蛋小一点),在手心搓成直径 5cm 的圆球 —— 搓的时候手心要一直有油,不然会粘手。搓好后,用拇指在圆球中间按个凹洞 —— 洞深 0.8cm、直径 1.2cm,这样炸的时候里面能进气,形成空心。
- 炸制步骤:把面球轻轻放进油里,一次放 3-4 个,别挤着,放进去后用筷子轻轻搅一下,让面球分开,不会粘在一起。炸 2 分钟,面球会浮起来,表面变成金黄色,这时候用筷子翻面,再炸 1 分钟,直到两面都焦脆,用筷子敲一下外壳,能听见 “砰砰” 的脆声,就是炸好了。复炸:捞出来控 10 秒油,等油温升到 200℃,再放进去炸 10 秒,逼出里面的油,吃着不腻。
- 控油装盘:漏勺捞出来控 5 秒油,放进铺了吸油纸的保温箱,60℃恒温,1 小时内吃都脆。

三、郑州菜角(50 个用量)
菜角的魂在 “烫面皮不硬” 和 “韭菜馅不出水”,每一步都有讲究,别随便改。
原料类别 | 食材名称 | 用量 | 备注 |
面皮原料 | 中筋面粉 | 2500g | 普通家用面粉,别用高筋粉,高筋粉烫后还硬 |
| 开水 | 1500ml | 必须是刚烧开的沸水,别用温水,烫不透面筋,面皮会硬 |
| 凉水 | 300ml | 常温凉水,别用冰水,冰水会让面团变凉,醒面时间变长 |
| 食盐 | 25g | 加在面粉里,能让面皮更有韧性,不容易破 |
| 食用油 | 100ml | 加在面团里,面皮炸出来更蓬松 |
馅料原料 | 新鲜韭菜 | 1500g | 选本地宽叶韭菜,当天买当天用,放久了会出水,香味也淡 |
| 鸡蛋 | 1000g | 约 20 个,选新鲜的土鸡蛋,炒出来更香,颜色更黄 |
| 红薯粉条 | 500g | 选中等粗细的,太细煮烂,太粗泡不透,用温水泡 30 分钟,泡软后切 1cm 小段 |
| 虾皮 | 150g | 无盐虾皮,提前用温水泡 5 分钟,洗去杂质,挤干水分 |
| 姜末 | 50g | 选新鲜的姜,切成 0.1cm 的细末,别用姜末粉,没香味 |
| 食盐 | 40g | 分两次加,第一次拌韭菜,第二次拌馅料 |
| 十三香 | 15g | 买郑州本地的十三香,味道更正宗,别多放,盖过韭菜香就不好了 |
| 香油 | 100ml | 纯芝麻香油,别用调和香油,香味不够,锁水效果也差 |
| 食用油 | 200ml | 炒鸡蛋用,油多一点,鸡蛋炒出来更蓬松 |
1. 面皮制作(提前 1 小时做,醒面够了才软和)
- 烫面 + 和面:不锈钢大盆里倒面粉,加 25g 食盐拌匀,然后把刚烧开的 1500ml 沸水倒进去 —— 倒的时候要边倒边用筷子搅,搅成 “雪花状” 的面絮,每个面絮都要裹上热水,没有干面粉。搅好后放 5 分钟,等面絮不烫手了,再加 300ml 凉水和 100ml 食用油,下手揉面团 —— 揉的时候要使劲,把面絮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没有疙瘩。要是揉不动,就盖保鲜膜醒 5 分钟再揉,直到面团表面像镜子一样光滑。
- 醒面:面团表面刷一层薄油,盖两层保鲜膜,醒 30-40 分钟。醒面的时候别碰,不然面筋会断,面皮会硬。醒好的面团摸起来软软的,有弹性,按一下能回弹,就是醒好了。
- 分剂子:把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案板上刷点油(防止粘),把面团搓成直径 5cm 的长条 —— 搓的时候要匀,别有的地方粗有的地方细。然后用切面刀切成 50g / 个的小剂子,每个剂子误差别超 2g,切好后在剂子表面刷一层油,盖保鲜膜备用,别让剂子干了。
2. 馅料制作(关键是控水分,别炸的时候漏馅)
- 处理韭菜:韭菜摘干净,去掉老根和黄叶,用清水洗 3 遍,然后放进甩干机里脱水(家里没有甩干机,就用纱布把韭菜包起来,使劲攥干水分,一定要攥干,不然会出水)。脱水后把韭菜切成 0.5cm 的小段,放进大盆里,先加 50ml 香油,用筷子轻轻翻拌 —— 翻拌的时候要轻,别把韭菜搅烂,只要每个韭菜段都裹上香油就行,这步是锁水的关键,香油能在韭菜表面形成一层膜,不让水分跑出来。
- 炒鸡蛋:锅里倒 200ml 食用油,开中火把油烧热,油热到冒青烟的时候,把打散的鸡蛋液倒进去 —— 倒的时候要边倒边用筷子搅,搅成碎粒状,鸡蛋粒别太大,0.5cm 见方就行,太大不好包。炒到鸡蛋变成金黄色,没有溏心,就关火,把鸡蛋盛出来放凉 —— 一定要放凉,热鸡蛋倒进韭菜里,会把韭菜烫熟,韭菜会出水,还会变味。
- 拌馅:把泡好的红薯粉条挤干水分,和放凉的鸡蛋、虾皮、姜末一起放进盆里,加 20g 食盐和 15g 十三香,用筷子拌匀 —— 拌匀后尝一下咸淡,要是淡了就加点盐,别太咸,韭菜本身有鲜味。然后把剩下的 50ml 香油倒进去,再把韭菜倒进来,轻轻翻拌 3 下,别多拌,只要馅料和韭菜混合均匀就行,拌好后静置 5 分钟,让馅料入味。
3. 包制 + 炸制(包的时候别着急,炸的时候别分心)
- 擀皮:取一个剂子,放在刷了油的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成直径 12cm 的圆形薄皮 —— 擀的时候要从中间向四周擀,边擀边把皮转一下,让皮的厚薄均匀,边缘要稍薄一点(约 0.8mm),中间稍厚一点(约 1mm),太厚炸不脆,太薄容易破。擀好的皮放在手心,别放在案板上,不然会粘。
- 包馅:用勺子舀 30g 馅料,放在皮的中间 —— 别放太多,不然包的时候会漏馅;也别放太少,显空。然后把皮对折成半圆形,用手指把边缘捏紧 —— 捏的时候要从一端捏到另一端,别留缝隙,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捏花边:拇指捏着皮的边缘,食指把皮往上推,形成一个小褶皱,每厘米捏 2 个褶皱,这样不仅好看,还能进一步把边缘捏紧,炸的时候不会漏馅。
- 炸制:炸锅倒 15 升食用油,油温升到 180℃,用温度计测准。把包好的菜角轻轻放进油里,一次放 10-15 个,别太多,不然油温会降太快,菜角炸不透。中火炸 3-4 分钟,炸的时候要盯着,菜角会慢慢浮起来,表面变成金黄色,外壳硬挺,用筷子敲一下,能听见脆声,就是炸好了。
- 出锅:用漏勺把菜角捞出来,放在铺了吸油纸的托盘上,控掉多余的油,冷却 1 分钟再吃 —— 刚炸好的菜角里面温度很高,会烫嘴,冷却 1 分钟后,外壳更脆,里面的韭菜也还是翠绿的。

四、郑州瓦罐(以莲节酥肉瓦罐为例,其他口味附做法)
瓦罐的关键在汤底,得熬够时间,食材还得新鲜,一步都不能偷工减料。
原料类别 | 食材名称 | 用量 | 备注 |
汤底原料 | 猪棒骨 | 2500g | 选带骨髓的猪棒骨,买的时候让商家敲裂,骨髓能熬出来,汤更浓 |
| 老母鸡 | 1 只 | 选 2 年以上的老母鸡,别用三黄鸡,三黄鸡太嫩,熬不出香味,杀好的老母鸡要去掉内脏和鸡爪上的指甲 |
| 八角 | 15g | 选完整的八角,别买碎的,碎的有杂质,味道也淡 |
| 桂皮 | 10g | 选细一点的桂皮,太粗的桂皮味道太冲,泡软后刮掉表面的泥 |
| 香叶 | 8g | 选干的香叶,别用新鲜的,新鲜的味道太淡,3-4 片就行 |
| 草果 | 2 颗 | 拍裂后去掉里面的籽,籽是苦的,会影响汤的味道 |
| 白胡椒粒 | 10g | 选颗粒饱满的白胡椒,别用白胡椒粉,胡椒粉容易结块 |
| 姜片 | 50g | 选新鲜的姜,切成 3mm 厚的片,别切太薄,煮的时候容易烂 |
| 葱段 | 30g | 选大葱,切成 5cm 长的段,别用小葱,香味不够 |
| 纯净水 | 7500ml | 别用自来水,自来水有氯味,影响汤的鲜味 |
酥肉原料 | 猪后腿肉 | 2500g | 选肥瘦比 3:7 的猪后腿肉,别太瘦,太瘦炸出来柴,切成 5×1.5cm 的条,别太宽,不然炸不透 |
| 食盐 | 30g | 腌制用,让肉入味 |
| 胡椒粉 | 5g | 白胡椒粉,去腥提香 |
| 姜末 | 20g | 切成细末,和肉一起腌 |
| 料酒 | 50g | 用黄酒,别用白酒,白酒味道太冲 |
| 面粉 | 300g | 普通中筋面粉,别用低筋粉,低筋粉挂糊不牢 |
| 生粉 | 200g | 玉米淀粉,别用土豆淀粉,土豆淀粉炸出来软 |
| 鸡蛋 | 3 个 | 新鲜鸡蛋,打散后用 |
| 清水 | 200g | 调糊用,别太多,不然糊太稀 |
莲菜原料 | 莲藕 | 1000g | 选九孔莲菜,九孔莲菜脆,别选七孔莲菜,七孔莲菜面,炸出来不好吃,去皮后切 0.3cm 的片 |
配菜原料 | 豆腐块 | 2500g | 选老豆腐,别用嫩豆腐,嫩豆腐煮的时候会烂,切成 2cm 的方块 |
| 海带丝 | 1500g | 选干海带,泡发后洗干净,切成 10cm 长的段,打结,这样煮的时候不会散 |
| 粉条 | 1000g | 红薯粉条,用温水泡 30 分钟,泡软后剪成长 10cm 的段 |
| 青菜叶 | 500g | 选小油菜,洗干净,去掉老叶,留嫩叶,最后放 |
| 葱油 | 750ml | 用八角、桂皮、香叶、花椒、干辣椒等三十种香料炸的,油温 120℃炸,别炸焦,炸到香料出香就行 |
1. 核心汤底制作(得熬 6-8 小时,别嫌麻烦)
- 处理骨类:猪棒骨和老母鸡放在冷水里泡 2 小时,泡掉血水(期间换 2 次水),然后冷水下锅,加 200g 料酒,开大火煮沸。煮沸后会有血沫浮上来,用勺子把血沫撇干净 —— 撇的时候要慢,别把汤也撇掉,撇到没有血沫为止。然后把猪棒骨和老母鸡捞出来,用热水冲洗干净,别用冷水,用冷水会让肉质收缩,骨髓出不来。
- 熬汤:另起一个大汤桶,倒 7500ml 纯净水,把处理好的猪棒骨、老母鸡放进去,再把八角、桂皮、香叶、草果、白胡椒粒、姜片、葱段放进去,开大火烧开。烧开后转小火,保持水面微沸 —— 就是水面有小泡泡,别让汤沸腾得太厉害,不然汤会浑。然后盖个盖子,留一条缝,熬 6-8 小时。熬的时候别总打开盖子,不然温度降了,熬不出香味。
- 过滤保存:熬好的汤用纱布过滤掉骨渣和香料,过滤 2 次,让汤更清亮。过滤后的汤放凉,然后放进冰箱冷藏,能保存 3 天,每天用的时候要复烧开锅,别直接用凉汤,不然会坏。
2. 莲节酥肉瓦罐制作(招牌菜,卖得最好)
- 做酥肉:选肉切条:猪后腿肉切成 5×1.5cm 的条,放在冷水里泡 2 小时,泡掉血水,泡好后用纱布攥干水分,别带水,不然腌制的时候会出水。腌制:把肉条放进盆里,加 30g 食盐、5g 胡椒粉、20g 姜末、50g 料酒,用手抓匀 —— 抓的时候要使劲,让调料都裹在肉条上,然后盖保鲜膜,放进冰箱冷藏腌制 2 小时,入味更透。调糊挂糊:面粉和生粉放在盆里,加 3 个打散的鸡蛋和 200g 清水,用筷子搅成糊 —— 搅的时候要慢,别让糊起筋,搅到没有颗粒为止,然后静置 10 分钟,让糊更细腻。静置后把腌好的肉条倒进去,用筷子翻拌,让每个肉条都裹上糊 —— 糊的浓稠度要刚好,肉条裹上糊后,放在碗边,糊不会滴下来太多,就是对的。炸制:锅里倒油,油温升到六成热(180℃),逐条把肉条放进油里 —— 别一起放,会粘在一起。中火炸,炸到肉条表面变成金黄色,捞出来放在漏勺里控油。然后把油温升到八成热(200℃),把炸好的肉条再放进去复炸 10 秒,逼出里面的油,这样酥肉外酥里嫩,不油腻。
- 处理莲菜:莲藕去皮切 0.3cm 的片,放在清水里泡 5 分钟,洗去淀粉,然后捞出来控干水分,裹一层薄糊(就是炸酥肉剩下的糊),放进六成热的油里炸 —— 炸到莲菜片表面微黄,捞出来控油,别炸太老,不然没脆劲。
- 瓦罐煨制:取一个 300ml 的陶土瓦罐(别用不锈钢的,陶土瓦罐导热均匀,能让食材慢慢吸汤),先放 100g 炸好的莲菜片,再放 150g 酥肉,然后放 50g 豆腐块、30g 海带结、20g 粉条。把热的骨汤倒进去,倒到离罐口 2cm 的地方 —— 别倒太满,不然煨的时候会溢出来。然后把瓦罐放在煨汤炉上,开大火煮沸,煮沸后转小火,煨 15 分钟,让食材充分吸收汤的香味。出锅前,把 10g 青菜叶放进去,烫 10 秒,然后淋 15g 葱油,撒点香菜和葱花,香味一下就出来了。
3. 其他经典瓦罐做法(多会几种,顾客选择多)
- 羊肉瓦罐:选带骨羊排,切成 5cm 长的块,冷水下锅焯水,撇净血沫,捞出来用热水冲洗干净。然后把羊排放进瓦罐里,加白萝卜块、胡萝卜块,香料只放八角、桂皮、香叶(各 5g),别放太多,不然会盖过羊肉的香味。倒热骨汤,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煨 20 分钟,商用的话可以用高压锅,上汽后压 15 分钟,再转瓦罐煨 10 分钟,又快又好吃。
- 菌菇瓦罐:干香菇、杏鲍菇、平菇各 200g,用温水泡发,洗干净后切成块。排骨切成 5cm 长的块,焯水后放进瓦罐里,加泡好的菌菇,倒纯净水(别用骨汤,突出菌菇的清甜),加 10g 枸杞、5 颗红枣,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煨 18 分钟,出锅前淋 5g 香油,更鲜。

第三章:每个步骤的关键,错一步就毁了
一、郑州杠子油条关键
- 面团含水量别乱改:90% 的含水量是定死的,就是 5000g 面粉配 4500ml 水,少 100ml 水,油条就会硬;多 100ml 水,面糊就会稀,炸不成型。要是夏天面糊太稀,就少放 50ml 水;冬天太稠,就多放 50ml 水,别多改。
- 发酵得看状态:不是光看时间,得看面糊的样子 —— 涨 1.5 倍,里面有蜂窝孔,用手指蘸油戳,凹洞不回弹、没酸味,就是发好了。发过了面糊会有酸味,炸出来的油条也会苦;没发好,油条炸不膨,是实心的。
- 油温必须准:炸的时候 180℃,复炸 200℃,每小时用油温枪测一次。油温低了,油条会吸很多油,吃着油乎乎的;油温高了,油条外面会焦,里面没熟,还有糊味。
- 拉伸成型别使劲:拉面团的时候要轻,别使劲拽,不然面筋会断,油条会炸断。钢签转 360° 的时候要慢,让螺旋花纹均匀,不然花纹不好看,酥脆面积也小。
二、郑州油馍头关键
- 面糊粘稠度要对:提起筷子面糊缓慢线状滴落,滴下来能堆成小堆,太稀了搓不成球,炸的时候会散;太稠了炸出来硬,不空心。第一次做可以少放 50ml 水,要是太稠,就再加点温水,别一次加太多。
- 中间凹洞必须有:搓球的时候按个洞,洞的大小要刚好,1.2cm 直径、0.8cm 深,太深炸的时候会破,太浅炸不空心,吃着像面疙瘩。
- 复炸别忘:炸好后一定要复炸 10 秒,油温 200℃,这样能逼出里面的油,吃着不腻。要是不复炸,油馍头里面会有很多油,凉了就软了。
- 保温要及时:炸好后立马放进 60℃的保温箱,别放凉了,凉了外壳会软,不好吃。保温箱里要铺吸油纸,吸掉表面的油。
三、郑州菜角关键
- 烫面必须用沸水:一定要用刚烧开的沸水,别用温水,温水烫不透面筋,面皮会硬,咬不动。烫面的时候要边倒水边搅,每个面絮都要烫到。
- 韭菜锁水别错步骤:必须先加香油拌韭菜,再放盐,别反了。先放盐,韭菜会出水,包的时候会漏馅,炸的时候还会溅油,危险还不好吃。香油要多放一点,50ml 不够,就加 60ml,锁水效果更好。
- 剂子和馅料重量要准:剂子 50g,馅料 30g,这样包出来的菜角大小一样,炸的时候受热均匀,不会有的熟有的没熟。要是剂子太大,馅料太少,菜角会空;剂子太小,馅料太多,会漏馅。
- 油温 180℃别变:炸的时候就定 180℃,高了外皮焦,里面没熟;低了外皮软,吸油多。用温度计盯着,油温降了就开大火升上去,别将就。
四、郑州瓦罐关键
- 汤底熬够时间:6-8 小时,少一分钟都不行。熬 3 小时汤是清的,没香味;熬够 6 小时,汤才会变成奶白色,骨髓和蛋白质才会全出来,香得很。可以头天晚上熬,第二天用,不耽误事。
- 酥肉复炸别少:第一次炸定型,第二次炸酥脆,没复炸的酥肉软塌塌的,吸汤后会更软,不好吃。复炸的时候要盯着,10 秒一到就捞出来,别炸焦了。
- 瓦罐选陶土的:别用不锈钢瓦罐,陶土瓦罐导热均匀,能让食材慢慢吸汤,味道更浓。买的时候选无釉的陶土瓦罐,釉彩可能会掉,影响健康。
- 青菜最后放:出锅前 10 秒放青菜,烫一下就行,放早了青菜会煮烂,没颜色还没口感,影响卖相。青菜选小油菜,颜色绿,好看还好吃。

第四章:那件米白色羽绒服,终于穿在了老婆身上
今年春天,我在小区门口的早餐店开起来了。开业那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和老婆就起来准备 —— 我揉油条面糊,她包菜角,孩子在旁边帮我们递纸巾,小小的店里满是油香和烟火气。
没想到开业第一天就排起了长队,有邻居来捧场,也有路过的人被香味吸引。有个阿姨吃了一口菜角,跟我说:“小伙子,你这菜角跟我小时候吃的一个味,韭菜馅一点都不出水,外皮还脆。” 还有个大哥喝了瓦罐汤,说:“这汤鲜得很,比我在郑州老店里喝的还香。”
生意一天天好起来,我雇了两个帮手,不用再像刚开始那样累到凌晨。上个月发工资那天,我特意提前关了店,拉着老婆去了那家商场。
还是那个女装区,那件米白色的羽绒服还挂在原来的位置。我走过去,让店员拿了老婆的尺码,递给她:“去试试,这次咱买下。”
老婆站在原地没动,眼圈红了:“咱不用这么浪费,店里还需要钱周转。”
“钱能再赚,你的心意不能等。” 我把衣服塞进她手里,推着她进了试衣间。
试衣间的门打开时,老婆穿着那件羽绒服,站在镜子前,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店员笑着说:“姐,你穿这件衣服真好看,特别显气质。”
付款的时候,孩子拉着老婆的手说:“妈妈,你穿这件衣服像云朵一样,真漂亮!” 老婆蹲下来,把孩子抱在怀里,眼泪掉在了孩子的衣服上 —— 这次是开心的眼泪。
现在每天早上,老婆会穿着那件羽绒服来店里帮忙,偶尔有顾客夸她衣服好看,她会笑着说:“这是我老公用手艺给我买的,里面藏着他的心意呢。”
我知道,这件 1000 块的羽绒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我对老婆的亏欠和补偿,是我们日子变好的证明。而那些记在本子上的配方,那些揉面时磨出的茧子,那些熬汤时的深夜,都值得了。
要是你也喜欢这几款郑州美食,或者想开店,照着配方做,准没错。要是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来问我,咱都是实在人,能帮就帮。我也想让更多人知道,靠着手艺,靠着对生活的认真,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那些曾经亏欠的心意,总有一天能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