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又去染头发啦?你可得注意身体,听说染发对身体不好!”理发店门口,几个邻居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刘阿姨微微一笑,回头回答:“年纪大了,头发花白,染一染显得年轻些。可你们说的致癌,到底是真的假的?”这句反问,可让不少旁观者心里咯噔一下,我们追求美丽的方式,真的会为健康埋下隐患吗?市面上传言“染发剂致癌”,真有那么可怕?又或者只是坊间讹传?
偏偏,近期一则重磅权威研究将答案推至风口浪尖:哈佛大学对11万人长达36年的调查,终于揭示了染发与癌症之间的真相。令人意外的结论,或许会颠覆你的认知。这场关于美与健康的较量,还远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你以为“靓若新生”的背后,真的藏着危险吗?尤其是第3类人群,更要看完。
关于“染发致癌”的争议已持续多年。有人坚持不用染发剂,生怕招来癌症;有人却无所顾忌,把染发当日常美容护理。那么,权威科学的证据,如何为我们拨开迷雾?
哈佛大学医学院团队,针对11.7万名女性,历时36年跟踪随访,这项研究被称为全球最大规模“染发与肿瘤”课题之一。研究结果显示:
整体染发人群的癌症风险,并未显著高于未染发者;永续性染发剂与部分肿瘤有关联,但风险提升有限;不同类型染发剂、染发频率、人群体质,影响风险“细节”巨大。
研究进一步指出:持续使用“永久性染发剂”的女性,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等)风险相对略有上升(大约增幅在2%-7%),但与生活方式、基因、环境相比,影响有限。而使用半永久性、植物类染发剂者,相关风险则无增加趋势。
这种提升,远低于吸烟、长期熬夜等日常易被忽视的危险。因此,“染发致癌”并非绝对,需区别对待,相关风险只对特定人群小幅上浮。
坚持染发的人,身体可能出现的3种变化,尤其要注意第3种!
接受这项研究的志愿者中,有些人常年染发却身体无恙,有些则出现健康预警。染发行为,到底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哪些实际影响?
头皮刺激与敏感性增加
大量染发剂均含有化学成分如对苯二胺(PPD),部分人反复染发后,会出现头皮发痒、刺痛、红肿等“轻度接触性皮炎”症状。据门诊统计,每10人中约有2人反应明显,敏感体质风险更高。
肝肾代谢负担上升
染发剂进入体内后,需经肝肾代谢。有权威医学文献指出,长期、大剂量使用低质染发剂者,肝肾代谢指标异常的概率提升约8%。65岁以上人群和基础病患者应更加警惕。
部分癌症风险“小幅提升”,但与剂型、频率密切相关
哈佛项目数据显示:每年染发超过6次、持续使用永久性染发剂的女性,乳腺癌风险比未染发者高出约4%。但大多数人染发频率较低,加之现在安全配方广泛普及,因此“显著致癌”说法并不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孕妇、哺乳期女性、免疫力异常者应尽量规避化学类染发剂,如需掩盖白发,可优选“纯植物染发剂”,减少有害成分暴露,千万别忽视这个细节。
卫生健康专家给出几点“安全染发实用建议”,尤其适合追求发色又关爱身体的中老年朋友:
选择正规品牌和有“安全认证”的染发剂
市场上的无资质产品鱼龙混杂,不少“三无”染发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务必选购国家批准、有明确成分标识、正规商超出售的产品。纯植物或低敏系列更适合长期反复染发人群。
染前保护头皮,远离“头皮上色”误区
染发前3天内不洗头,让头皮油脂自然形成保护膜;染发时“发根保留0.5cm”,尽量避免染料直接接触头皮。这样能降低化学物质渗入血液、刺激毛囊的风险。
控制频率与剂型,多以“半永久、植物类”替代“永久性化学染发”。
“每年染发不要超过6次”,让头皮、发质都有修养期。尤其有家族肿瘤史、基础病者建议减少染发频率,不必为“几根白发”而牺牲健康。
除此之外,染后彻底冲洗,避免残留,头皮出现不适及时就医。真正健康的美,并不一定与发色挂钩,心情愉快、生活规律才是长寿之道。
其实,“染发致癌”是个“常见误区”,真正的风险远没有传说中那么高。现代染发科技不断进步,只要科学选择、规范操作,大多数人完全不必因此担忧。但对于易敏人群、特殊阶段以及长期高频率染发者,适当收敛、选择更安全的方案,是守护自身健康的理性之选。
健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美丽固然重要,但健康才是力所能及的最好投资。不必盲目恐惧,也不能掉以轻心。若仍感疑虑,建议定期体检,必要时及时请教专业医生,让美丽和健康同行。
温馨提醒:每个人的体质、遗传和健康基础差异较大,文章建议为普及性质,具体健康问题请在正规医院咨询医生,并据专业建议科学管理。染发带来的实际风险,一般可控,但请务必关注自身反应并把握安全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CCTV.com_央视网
不要再用有高致癌染发剂,终于等到折扣,Herbatint纯植物有机染发剂
染发致癌是真的吗?哈佛大学调查11万人长达36年,结论终于出来了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