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渊源,具有5000年的文化底蕴。其中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礼法,不论是言行举止,还是婚嫁丧娶,祭祖等都有明确的立法制度。尽管有一部分是封建迷信色彩,大都已被我们现代人所抛弃,但是对于古人来说,这是不得不遵守的礼制,这其中丧葬的礼仪尤为重要。
对于古人来说死亡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凡是长辈逝世之后,子孙都要为其守孝三年,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丧葬制度。在这三年之中,有孝的子孙们,都不能着鲜艳的衣服,不能吃大荤的食物,以素食为主,更不能嫁娶,参加大型宴会。
这是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他们看来,长辈身死之后,至亲之人应当十分的痛苦。如果像平时一样大吃大喝,穿鲜艳的衣服,进行那些娱乐活动,不仅非常的不合时宜,而且是对身死之人的不尊重。
古人这种守孝的行为,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因为这种行为影响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也是一种痛苦。但就是这种丧葬制度,在中国流传了有两千多年,如今仍有少部分人在坚持着这个传统。
但更多的是一种演变的传承,守孝的这种丧葬制度逐渐演变为了祭祖。如今也有很多人,每逢重大节日,清明,春节之类的,都会带上物品去祖坟祭拜祖先。这也是对丧葬制度的另一种传承方式。
由于中国人对老祖宗抱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们在对于下葬造墓这件事情也非常的重视。古代的那些皇家贵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自己建造陵墓,还会带着众多的贵重物品陪着自己下葬,甚至还有陪葬人。因为陵墓的规模越大,陪葬品越贵重,就显得墓主的地位更加的尊贵,像秦始皇陵那样就是身份地位的显示。
有钱能使鬼推磨,陵墓里面东西越贵重,就越能引得那些盗墓者的窥探,有些盗墓者甚至不顾生命危险,也要去陵墓里偷寻宝物。但是只有一个例外,盗墓贼只要看见陵墓旁边有柳树,便不会再深入古墓,去冒生命危险了。
对于这个事情,同样也是众说纷纭。有种迷信的说法便是柳树招阴,墓旁有柳树便能够吸阴气,盗墓贼对于风水这些东西,还是比较敬畏,阴气过重的地方,他们是不会去的。
但这毕竟是民间的一种迷信说法,没有什么历史根据,不值得推敲。有另一种比较真实的说法是,盗墓贼他们这一行干的多,见识也多。但凡是墓旁有柳树的,他们便可以推测。这个为普通老百姓的墓,没有什么挖掘的价值,因此,他们也就不会再去盗墓了。但是为什么他们能够认定旁有柳树的墓,就一定是老百姓的墓呢?这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
我们都知道古人对于下葬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视,不仅墓地的选址和下葬的木头,配葬的物品,都有一定的礼法规定,就连墓旁边栽种的植物都要按照规章制度去执行,这也是对墓主人身份的一种象征。
树有一种寓意是开枝散叶,在墓的门前种一棵树也是希望着家族里能人丁兴旺,枝繁叶茂。皇家的陵墓一般是栽种名贵的松木,王侯贵族是柏树,普通老百姓是柳树。那为什么会这样子规定呢?根本原因还是受其经济条件和身份地位的限制。
普通老百姓一般都是比较穷的,没有过多的钱财负担下葬所需花费的钱财。而柳树呢,是比较容易成活的一种树木,而且它随处可见,比较便宜不属于那种名贵的树种,正好满足了普通老百姓的需求。正是因为这种习俗,盗墓者根据墓前树的品种就可以判断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从而再决定是否要冒险去偷盗。
盗墓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造墓者不仅设置的有一些机关,而且陵墓经过时间的演变,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因此他们在进行偷盗之前,都会积累大量的经验,以及学习丧葬文化知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所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更新时间:2025-05-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