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罗乾波
出品 | 波哥看楼市
昨天,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选举刚完成,董明珠卸任总裁,并再次当选为董事长,这本来也是一个好事。
然而,近日她就选拔人才所抛出的一个观点——“绝不用海归派,海归派里有间谍”,一下子捅了舆论的马蜂窝,而快速被顶上风口浪尖。
她说,“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为何,这些观点会急速成为舆论热点呢?
一是,董明珠的咖位和话题性,这点无需多言,妥妥的话题女王,多年来一直没有消停过。
二是,对海归派这个观点,目前在国内引起的争议主要表现在两点:
首先,有些人觉得这有点划分阵营、挑起对立、不利于人才聚拢和发展,说这是她用人观念落伍了,是偏见。
其次,另一部分人认为,她说得有道理,毕竟,数十年来众多客观案例,已经验证了某些所谓的海归就是间谍的事实;同时,他们也认为,把人才的选取放在国内高校,对拉动国内大学生的就业有许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开始了新的争论,热闹不已。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
上述两派的核心观点,都各有客观的历史和事实的支撑,非三言两语可以完全囊括出来,正面和反面皆有不少的事实性论据来支持各自的观点。
就像我们曾经在大学里面的辩论题目一样,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各方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都会找出一系列有利于自己的论据,然而,最终的结论并非简单的零和博弈模式,如同太极一样,阴阳皆有,多与少、效与害,皆在不断变化。
比如,秉持“对立论”的人群,举证了很多,甚至说到这已与明星企业“掌门人”应该有的广阔视野和格局并不匹配。
然而,这个视角也是有缺陷的,因为董明珠所说的话题,已经超过了简单的企业和经济视角,如果只从企业和经济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又怎么会得出合理的认识呢?
也会在业界留下笑柄。
例如,以前众多的毒教材的出现,根本就不是经济方面的问题,是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腐蚀和捅刀子的行为,流毒甚多。
今天,某官媒文章中的许多观点,缺乏高度和全面性,说的一些观点,也非常的好笑,具体是谁,在此就不便去说了,你懂得。
毕竟,因为,作为中国知名国有企业掌门人的董明珠,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基于自己70余年来的综合观察和思考,并非空穴来风,而你仅仅在企业和用人角度来指责,似乎不太礼貌和不合适吧。
而且,还有一点,有人说董明珠的用人观念落伍了,这一点让波哥更加无语。
好像不用海归派,董明珠就是一个土鳖似的。
也即,在说你老了,过时了,不行了。
实际上,这充分反映出某些人,在内心里面一直总觉得海归派比国内的人才强和厉害,但是,这个事实,几十年来以来,已经被众多的事实证明,国内的人才并不比喝羊奶的所谓人才差,甚至还让这些海归派和假洋鬼子高攀不起,比如DEEPSEEK的梁文峰等。
而,那些即使留在海外的所谓人才,也难望其相背,更别说那些被老美所抛弃的海归人才了,其中,随着国内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等,“海归人才”,越来越变成为一个有点趋向于贬义的词语了。
例如,国外众多的知名大学和野鸡大学催生了许多的所谓海归人才,然而回国后,什么也不是。
当然,这样说,稍微有点情绪化了,好吧,再说一下那些真正有本事的海归派,他们到底如何牛B,其实这也很简单可以进行验证一下:
既然如此牛X,他们为何要屈尊降贵来中国发展呢?
抛却被邀请、因家庭,不适应国外生活等情况,实际上,就是这些人在国外的科研或商业环境等里面,没有什么优势和资源,甚至在学术科研等能力上,不见得有那么突出,不然,老美等会让他们回来吗?在国外混,不是更容易出成绩吗?
再比如,在国内曾经有一个数学天才,被邀请回国后,搞了一两年,觉得论资排辈等众多弊端又跑到美国去了,这点也无需遮掩,然而,也依然淹没于世间。
同时,有很多的海归,他们不知道国外那么美好吗,可是,还是决定留下来,这又是为什么?
难道,他们不羡慕扎克伯格等人的成就吗?
显然不是,即使他们留下,最多都只能成为二流和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角色,基本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了,在高科技领域,如美国,其各个空间日益有限,根本干不成什么大的事情了。
而且,更可笑的是,这些回来的所谓海归精英,最后干的业务,不少人都是以直接抄别人的作业才起家的,真正独创和超越别人的东西,很少很少。
基于此,某些官媒和人群,把“海归精英”挂在嘴上的说法,在骨子里面就是一个简单的思维,好像是举着人才不分国界的大旗,实则是一头雾水,跌落于“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迷雾和窠臼中了。
这,非常的悲哀。
诚然,董明珠的说法,有个人的观察、思考和情绪在里面,也有瑕疵,也值得我们深思。
要一分为二来看,切不可简单来看待。
最后,波哥个人认为,相比于人才选取上的所谓“对立论”,那些所谓的海归精英的现实情况、对企业和国家的巨大伤害等,应该是我们要重点警醒和思考的地方。
不少人,只是以简单的人才的歧视论,来绑架国内人才不如国外、喝过洋墨水的人才才是中国的精英,说得不好听,就是骨子里的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作祟。
而把此类人对中国造成的许多伤害视而不见,而为其进行辩解等,漠视国家的发展,进行着简单的思维,最后,大家要问一句:
你的居心何在?
不聪明,可以原谅;但是,有异心和粉饰,和把海归的价值凌驾于国内人才之上,就值得思考了。
总而言之,理性来看,一棒子打死肯定有问题,这没什么好说的;但是把人才和相关岗位向国内的大学生等倾斜,其意义更加客观和重要,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海归,都配得上“人才、精英和忠诚”的标准的,而不要简单去拿什么歧视论和对立论来简单说事。
因为,在当前这个特殊的时代,国内的人才也在不断喷涌而出,其质素和眼界等,也在快速赶超甚或已经超越,而且在各类重要领域,首先让国内的人才走在前面和引领,对人才信心提升、产业安全、国家稳健发展等,都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这已不是简单的企业人才的选取的问题了。
毕竟,正如董明珠所言,到底哪些人会是白眼狼和农夫怀中的那条毒蛇,谁也不知道?
不要等到被他们在背后捅刀子的时候再来后悔,就迟了,这样的严重事情还少吗?
一个可接受的态度是:
海归可以用,可是也要加强监管,或者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保留。
这并不是保守,而是伤不起了。
董明珠的说法值得商榷,但也要引起各界的警醒和思考,不可偏废。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