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古今】白莲教大战郧阳府(四)

#秦楚刊号#(本话题共30集)

第四集:风起云涌清廷震怒,遍地开花一往无前

清乾隆四十年(1775),教主刘松在河南传教被俘,流放甘肃。弟子刘之协、宋之清、齐林等在川、陕、楚以传教为名,积极组织起义。乾隆五十八年(1783)事泄,宋之清,在襄阳被杀害,刘之协被俘。乾隆六十年,刘之协赴襄阳,与齐林徒弟姚之富共谋策划,并和四川达州徐天德相约,计划在次年同时起义。嘉庆元年(1796)正月,宜都、枝江两县人民在张正模、聂人傑、刘鸣盛领导下,以“官逼民反”为号召,提前起义,揭开了鄂、陕、川三省白莲教大起义的序幕。

嘉庆元年二月十三日,姚之富之子姚文学到保康约定二月二十日起义。然后他又到房县、竹溪、竹山等地传知,一同起事。保康起义军首领徐林、龚士贵、杨召、曾世兴率义军千余人于二月十九日夜攻下保康县城。然后又攻南漳,不克而归。起义时,姚文学自称督都,封曾世兴为元帅,徐林为副元帅,占领保康县城一月有余。

另据郧阳知府王正常说:保康知县陈世章被起义军杀死,该县政务一时无人总理。湖广总督毕元以南漳紧接保康,易于照料,急令南漳知县李芸经号召该县乡勇,相机克服。李芸经到处张发告示,悬赏鼓励,仅保康县聚集乡勇甚多。但意外发现保康知县未死。于三月十一日由西路乡勇护送他到了南漳。是时,安襄郧荆道王奉曾等驻扎南漳提讯陈世章。据供,保康在山坳,向无城垣、存兵仅有35名,教徒四路堵截,援兵不能接应。遂于二月十九日夜,教徒围烧衙署,杀妻伤子,未知父生死,又将我捆缚,搜去印信。本知县骂“贼”不食,被羁押南门外,继又送至离城数十里的孤庄,看守甚严。后闻南漳官兵杀败教徒,纷纷逃散,只剩本县一人,各乡勇来南漳,才得解救。途遇义军高潮孝、冯元追赶,也被乡勇拿住。

然后,保康首士王珍、生员郭必祥等纠集义勇10000余人,于三月十八日——二十一日剿杀义兵大半,获白布大小旗72面,二十四日再战观音堂,直抵县城,姚文学经乡勇用鸟枪枪毙,曾世兴被擒自守。

紧接着,竹山白莲教首领曹海扬、房县白莲教首韩士孝、白三儿举旗造反。二月二十日,围攻房县,占领保康。二十二日,占领竹山。接着,起义军群雄蜂起,领袖林立。在房县、保康起义的白莲教首领有石魁、温建道、刘志明、曾世兴、徐林、龚士贵、杨召等;竹山除曹海扬外,还有吴明山、翁名远等;竹溪有陈宗周、毛学铨、金玉华等:郧县有王全礼五兄弟等;郧县有吴朝显等。此后,襄阳白莲教起义军在郧阳各县(今属十堰市)和川、陕、楚起义军联起手来,互相配合,先后在两郧地区来来往往,穿梭激战,几乎无处不到,无处不有。

在此形势下,郧阳知府王正常,飞清军,并纠集各县乡勇近万人,分居要隘,日夜防守,企图阻断房县、保康、竹山义军的内部联系。郧阳城戒严,人心惶惶,草木皆兵,并搜捕和杀害了曹遗士,孙得意等作内应的义军数十人。二月,襄阳王聪儿、姚之富组织发揭 动数万人接杆起义,成为白莲起义军的中坚力量。十月,四川徐天德、冷天禄、罗其清、冉文侍、龙绍周等分别在达州、东乡、巴州、通江、太平发动起义。各地流民纷纷投靠起义队伍。陕西安康的冯德仕、林开泰、王可秀等也纷纷拿起刀矛,上山入伙,在巴山、南山老林建立基地,同清兵和乡勇开展战斗。

湖北、四川等地农民起义,使清廷震怒,忙调陕西、广东、广西、山东、山西、河北、黑龙江等省兵力,以及湖南苗兵数万,会同湖北驻军,由湖广总督毕沅、乌鲁木齐都统永保,湖北巡抚惠龄、西安将军恒瑞、陕西总督宜绵等,用“分区攻剿”战略,疯狂镇压,可是各地起义军毫无惧色,一往无前,势如破竹。如襄阳起义军五月攻占孝感,六月击毙参将付成朋,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五万多人。四川起义军杀死清将袁国璜、何元卿,迅速占领东乡县城,闹得四川半个省不得安宁。

嘉庆二年(1797)初,襄阳义军王聪儿、姚之富,兵分三路,向北发展,乘虚进入河南,经陕西南下四川。采用“不迎战。不走平原,唯数百为群,忽分忽合,忽南忽北,且战且走”的灵活机动战术,快速行军,时隐时现,把敌人甩得老远。五月,襄阳义军一部在王姚带领下,闪电入川,会师东乡,会上一致推举王聪儿为川陕义军八路兵马统帅,部队由分散走向联合,虽少数人意见有分歧,但共谋打击清军的总目标完全一致,加速了“统分结合,各自卫战”的建军行动的进程。到年底,四川义军控制了达州、巴州和川东南地区大部县城。嘉庆皇帝为此急得“寝室不宁”,采取连续走马换将,如一换永保,二换惠龄,三换宜绵、四换勒保。可是这些措施,都无济于事,反而加速了战场败势。嘉庆更加苦不堪言。

五月,东乡会师后,入川的襄阳起义军为打破清军围攻川东的阴谋,决定分散兵力,缩小目标,采取出川还楚。六月,王姚主力东下菱州。七日进入湖北巴东、归州,计划取道宜城,攻打襄阳,据察敌在襄阳有重兵把守,后改道谷城,进入郧阳境,挥师陕西。八月,襄阳义军另一部由襄阳入郧阳,清军明亮、德楞泰领兵由荆州进剿。义军从南漳穿谷城,进均州,并在郧县茅箭一带打死“生员李生翘、刘常度”。

八月底,义军抵十堰花果园至黄龙滩,虽遭清军阻击,退回花果园后,在草甸子、吴家湾同清军激战,并打死清军统领惠伦,然后退入房县,又转两竹、白河、平利等地。十月,湖北巡抚汪新督军鄂西北边隘,并在两竹房西南一带,挖濠筑堡,防堵义军。湖北安襄郧荆兵备道胡齐仓也督兵勇万余,驻防郧阳城,巡逻堵御义军。十一月,襄阳义军黄、白、蓝号,重新整编为四军,在鄂陕川边界,以“分队迭战”的战术,打击疲惫不堪的清军。嘉庆帝对此恼羞成怒,咒骂王聪儿是“贼中首逆”,再次调集重兵,四处围堵拦截,企图把襄阳义军消灭在汉江南端。

到了嘉庆三年(1798)二月,襄阳义军从陕南渡江北上,西临宝鸡、岐山,再东进眉县、周至,威逼西安。后因李全部在焦家镇圪(音戈)子村受挫,随移兵湖北。虽王聪儿、姚之富在郧西槐树沟被围跳崖牺牲,但余部数千人仍和四川起义军汇合,成为反清主力,在川陕楚广大地区继续打击敌人,仅四川一地,起义军高峰达30万人之多。

清中叶,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规模空前,起义军波及到湖北、四川、陕西、河南、甘肃、湖南、贵州、江西、安徽九省,历时十年,其中集中活动的鄂、豫、陕、川、甘五省,尤其以陕川为分界线的大巴山和南山老林,绵亘千里,山大人稀,到处谷深林密,千古万脉。这里不仅是起义军藏匿杀敌的最好处所,也是当时数以百万计的流民垦荒种地、暂时栖身的根据地之一。

清代的土地百分之六七十掌握在大地主、大豪绅手里,国家的土地高度集中,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贫多富少,“棚民”日多,他们“搭棚作屋,仅蔽风雨”,贫困破产,流离失所,加上官员腐败,层层重利盘剥,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重要原因。因此,以白莲教为扭带的农民起义,一开始就提出了响亮的口号“穿衣吃饭,不分你我”,“有苦相助,有难相死”,还指出“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必定到来”,喊出了“官逼民反、清朝已尽”的冲天口号,因此起义军一呼百应,发展神谏,而且拼命杀敌,一往无前,誓死如归。

下期继续#十堰头条##秦楚古今##白莲教##愚公说事#

推荐阅读:

【秦楚古今】白莲教大战郧阳府(一) - 今日头条

【秦楚古今】白莲教大战郧阳府(二)

【秦楚古今】白莲教大战郧阳府(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白莲教   南漳   房县   东乡   保康   竹山   嘉庆   襄阳   起义军   湖北   古今   大战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