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展出约1100件文物!安徽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

5月16日,安徽省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首次面向社会系统性展示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成果和历史价值。

此次集中展出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包括首尾相连的双面圆雕玉龙,刻有八角星纹的玉鹰,造型生动的玉人,体现宗教礼仪的玉龟、玉版、玉猪,全景式展示生活在凌家滩的古代先民们在规划营建、玉器制造、艺术创造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让参观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凌家滩遗址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个名为07M23 号王者之墓的整座墓葬出土文物的集中陈列,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主任唐军透露,该墓葬出土约340件文物,其中玉器200多件。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坐落于安徽省含山县,是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利用的重点项目,展厅面积约4000平方米,共设1个基本陈列展厅和2个临展厅,其中基本陈列包括总序、鉴往知远、玉耀长河、文明互鉴4个部分。展厅还通过实景复原、数字光影等最新科技手段,全景再现了凌家滩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展现了凌家滩文化的辉煌成就,彰显了凌家滩遗址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凌家滩遗址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关键节点和关键地点。近年来,凌家滩遗址考古研究和保护利用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重要发现,为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放后,将与考古研学小镇、游客服务中心等形成集群优势,提升城乡环境风貌、涵养人文精神,培育新型文旅空间,激发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融合新动能,打造中国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凌家滩模式”,更好展现几千年长江流域农耕文明赓续不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总台记者 梁明星 潘健)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程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标签:历史   安徽   遗址   文物   博物馆   含山县   安徽省   玉器   展厅   墓葬   总台   先民   参观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