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乌克兰与美国签署矿产协议备忘录的消息引爆全球市场。这份被乌克兰议员斥为“战败条约”的协议,不仅将乌克兰全境矿产开采权拱手让给美资,更暴露了美国借俄乌冲突收割战略资源的野心。
根据协议草案,乌克兰所有自然资源开发收益必须转入由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管理的联合基金,5人董事会中3席由美方指定,且美方拥有否决权。基金收益将优先偿还美国自2022年以来的军事援助(本金+4%年息),剩余资金才可用于乌克兰重建。这意味着未来数年,乌克兰矿产收益可能被美方“抽干”——以美国2022-2025年对乌援助约1130亿美元计算,乌克兰需支付超1200亿美元本息。
更令基辅屈辱的是,美国拥有所有矿产开采优先购买权,包括石油、天然气及战略稀土资源。乌克兰议员热列兹尼亚克直言:“这是乌克兰战败后才会签署的条款。”
面对国内压力,泽连斯基试图平衡利益。在11日华盛顿谈判中,他提出自筹500亿美元购买美国“爱国者”防空系统(含欧盟分摊150亿美元),并强调基金收益“必须对半分”。但美方坚持将商业利益与安全承诺脱钩,仅承诺“投资能遏制俄罗斯威胁”。这种模糊表态让乌克兰陷入两难:既要贱卖资源还债,又无法获得北约式保护。
特朗普政府在此次协议中暴露双重战略:
供应链去中国化:乌克兰稀土储量占欧洲已探明储量的20%,此次协议使美国获得关键资源通道。此前特朗普已签署行政令,启动232条款调查中国关键矿产依赖风险,并计划开发格陵兰岛及太平洋海底矿产。
债务资本化:将军事援助转化为长期债权,既缓解国内“援乌疲劳”,又为共和党中期选举造势。美财长贝森特直言:“这是对拜登政府投资的补偿。”
尽管协议最终文本需两国议会批准,但乌克兰民众的愤怒已点燃。基辅国际民调显示,泽连斯基支持率因“反美强硬”人设飙升至69%,若此时强行通过协议,可能引发政治地震。而美国2025年大选临近,民主党正酝酿反制——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麦考尔警告:“这是在变相殖民盟友。”
这场矿产协议博弈,本质是超级大国对地缘弱国的资源虹吸。当美国资本机器碾过第聂伯河,乌克兰的主权筹码还能押注多久?答案或许藏在泽连斯基那句悲壮宣言里:“我们提供资源,但需要对等的尊严。”
#乌克兰和美国签署矿产协议备忘录#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