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我和闹钟都要上演一场“生死恋”。⏰
六点半,它一响,我闭着眼摸到“再睡9分钟”,动作熟练得像训练过……第九分钟,它又响,我再按……直到第三个闹钟响起,我才挣扎着爬起来,脑袋懵得像被面团糊住,浑身沉重得像刚跑完马拉松——这哪是补觉,简直是受罪啊!
你是不是也这样?每天都在“再睡五分钟”和“完蛋要迟到了”之间反复横跳?
据说,超过一半的人早上第一声闹钟响后都不会立刻起床。我们为啥总贪那几分钟?是真能补回一点睡眠,还是反而把大脑整得更懵了?
科学界也还没完全吵明白:有的说贪睡会打断黄金修复期,有的却说稍微赖一赖反而醒得更舒服。那咱们每天这么反复按闹钟,到底算好算坏?
01
贪睡,可不是你一个人这样
一项发在《科学报告》上的研究,跟踪了全球两万多人、三百万个夜晚的睡眠数据,发现超过55%的人早上会按贪睡键。平均每次能“偷”来11分钟回笼觉,重度用户更是八成早晨都离不开这个功能。
有意思的是,睡眠不足5小时的人反而不常贪睡——可能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法赖,孩子要喂、班车要赶、活儿要干。
而睡满9小时以上的人,反而更爱赖床。研究人员推测,他们可能正处于补觉期,比如感冒恢复中、连续加班后,身体还在修复模式。
02
⚠警告:贪睡可能偷走你的“高效睡眠”
别看多睡那几分钟挺美,很多睡眠专家认为,这习惯其实挺坑的。
清晨那段时间,通常是REM睡眠(快速眼动期)最密集的时候——这阶段管做梦、情绪整理、记忆加固,是大脑修复的黄金时间。
而你一闹一按,相当于把大脑从深度修复模式硬拽回浅睡眠,来回几次,睡眠节奏碎成一地,激素分泌也乱套。
结果就是:起床是起来了,脑子还留在被窝里。昏昏沉沉、反应迟钝,得缓上老半天才能开机。
尤其是本来睡眠就不够的人,这种零碎回笼觉质量极低,甚至越睡越累。
睡眠专家一般建议:
✅ 闹钟只设一个,逼自己一到点就起
✅ 建立稳定作息,让大脑学会准时开机
✅ 试试光唤醒或温和音乐闹钟,减少惊吓式起床
03
但也有研究说:适当贪睡,可能更舒服?
别急,也不是所有专家都一棒子打死“贪睡人”。
有个发表在《睡眠研究杂志》上的实验,找了31位资深贪睡党,测试“立刻起” vs “30分钟内缓慢起”。结果发现:
贪睡一组总共只少睡6分钟,并没出现更困更懵的情况;在认知测试上表现也不差,有些人甚至更清醒。
研究者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解释:
适当贪睡,其实有点像让大脑“热身”。从深睡眠到完全清醒,中间来几个浅度唤醒缓冲一下,反而减轻起床后的迟钝感——就像跑步前要先拉伸,直接冲容易伤。
当然,这招只适用于那些本来睡眠就够、贪睡不超过30分钟的人。如果你天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还指望赖床补救……那基本没戏。
总结一下:
贪睡,不是懒,而是一种睡眠调节策略。
✅ 如果你睡够了、贪睡时间短(<30分钟),那赖一赖可能醒得更舒服;
❌ 如果你长期睡眠不足、一贪就停不下来,那只会越睡越累、节奏更乱。
别光纠结“要不要再睡5分钟”,关键是:你昨晚睡够了吗?
最好的回笼觉,其实就是每晚早睡一点。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