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财富:中国的难题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9日文章劝告中国适时让人民币贬值,说拥有硬通货发行权的主体如美国、欧洲和日本很有可能通过货币贬值来在危机中保全自己。美元贬值,也就是美元购买力下降,使持有美元者损失财富,这是美国造舆论,准备赖帐。例如,如果我们出口产品换来的美元只用来购买石油,则石油的美元价格上涨,美元就贬值,我们持有的美元购买力就下降,等于我们出口货物换取的商品数量减少,美国就赖去了部分债务。实际情况复杂,因为我们需要购买很多商品,它们中间有的商品涨价,有的商品跌价,需要综合涨跌情况判断货币购买力。现在美元要贬值,就是降低美元购买力,使我们出口商品换来的美元能够在美国购买的商品量下降,美国实际就减少了债务,从而赖掉了部分债务如果美国贬值美元,损失主要由持有美元国家承担,中国持有量最多,达到近2万亿,损失必然最大。如果美元贬值一倍,我们的外汇就损失一半,2万亿美元购买力就变成没有贬值前的1万亿美元。这与民国时期,蒋介石发行金圆券,然后大幅度贬值,使金圆券成为废纸,从而抢劫老百姓财富的道理是一样的。美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动越南战争,导致入不敷出,就大幅度贬值美元赖帐,当时美元和黄金挂钩,1美元约等于1克黄金1973年,美国宣布美元停止兑付黄金,美元兑黄金大幅度下跌,很快由35美元兑1盎司黄金贬值为280美元兑1盎司黄金(现在已贬值到850美元兑1盎司黄金)近年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国内也大肆借债消费,导致大量债务,美国很可能故技重演,我们应坚决反对。有些人认为美国不会大幅度贬值,因为这可能影响美元国际货币地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只要美国还有强大的无其他国家能够抗衡的军事力量,美元地位就不会下降,因为美国可以通过战争让其他国家动荡,导致货币不稳定,从而不可能取代美元。    长期以来,我国执行出口导向的低工资竞争优势政策,压低老百姓工资,增加出口。每年外汇顺差高达近3千亿美元,并且还在不断上涨。国家累积的外汇已达到近2万亿。然而,这些积累的美元是不断贬值的。根据报道(参见程实博士2008年3月14日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文章),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6日的121.02到2008年3月7日的72.462,7年不到美元贬值了40%,如果我们将2万亿美元保存7年,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购买力下降,损失将高达8千亿美元,每年至少损失1千亿美元以上。它们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损失已远远超过甲午战争的战争赔款。甲午战争赔款2亿两白银,按照目前白银价格0.5美元/克计算,仅价值50亿美元。我们储备2万亿美元,美元每年正常贬值,就损失上千亿美元。现在美国想大幅度贬值,损失就更加严重。这是30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增长缓慢,30年前生活水平相近的韩国等国差距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  
虽然美元不断贬值,我们也无法使用这些美元。其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国内老百姓收入低,没有消费能力,从而不能使用美元进口物资到国内。进口消费品市场已饱和,进口生产设备或生产线,同样无法使用,因为同样这些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没有市场。第二,优惠吸引外资,使国内有限市场让给国外,搞来大量美元存放在手上无法使用,其实际价值等同废纸。更为恶劣的是,这种招商引资,带来的恶果是国内购买力不断下降,因为被国外资本家拿走的利润越来越多,国内老百姓购买力越来越低。我国长期以来,老百姓消费比重占GDP越来越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仅36%,低于美国一半,就是具体体现。  
  一方面,美元本来就在不断贬值,现在还想大幅度贬值,使我们的财富快速流失,另一方面,这些美元无法使用,其价值等同废纸。继续进行出口,获得外汇就是将财富免费送给西方。现在西方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导致进口锐减,我们的企业产品大量积压,不断倒闭,使我们的生产能力下降,经济滑坡,这是出口导向政策的必然结果。否则,就成了美国用纸印刷美元,就能够获得财富,中国永远辛苦劳动,无法享受,换取毫无价值的废纸的愚蠢行为。  
  我们必须转向内需为主的经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仅由生产能力决定,也由国内消费能力决定。如果我们的消费能力低于生产能力,我们的过剩生产能力要么用于出口换来大量无法使用的,不断贬值的美元废纸,从而实际是无效的替外国人免费的劳动;要么停产倒闭而消失,使经济停滞。  
  消费能力不是由少数富有者决定的,而是由多数人决定的。少数富有者的消费已逐渐饱和,他们到国外旅游,拥有房子,车子等一切愿意消费的商品。继续增加富有者的收入,不会增加消费,反而会增加投资,增加已经过剩的生产能力。我们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根据国家有关资料分析,我国0.4%的人拥有60%财富。而80%中低收入老百姓的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没有多少消费能力。在生产能力满足富有者的消费需求以后,不提高低收入者工资,消费能力就不会增加,也就不可能增加对内服务的生产能力,使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十年来,国内普通劳动者工资几乎没有增加,国家多年来,一直通过增加出口来提高生产能力,这只能不断增加价值等于废纸的外国货币,而且招致西方国家的一致反对。最近,美国财长保尔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公开指责中国过多储蓄导致美国金融危机。我们免费奉送美国财富,美国人反而指责中国,与其这样,不与给老百姓提高收入,自己消费自己的劳动果实。  
  国家发展经济,必须在生产能力增长的同时,同步增加消费,保持生产和消费平衡。否则超过消费能力的生产能力必然倒闭或用于出口换取不断贬值的外国货币。只有大幅度提高普通劳动者工资,增加普通老百姓收入,才能不断增加国内消费能力。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同样受困生产过剩和低工资,每8-10年就发生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大量资本家破产自杀,工人失业,经济滑坡,经济发展速度受消费增长的限制,发展缓慢。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经过近一百多年发展,到1820年,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中国(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1999年中文版,第58页),同期中国从清初战乱开始,发展到1820占世界GDP32%,大于所有西方国家,包括欧洲和美俄日之和。后因战乱和国外的侵略掠夺,经济发展缓慢, 但到1890年,中国的GDP还和美国相近。  
  西方国家自罗斯福以来,正是认识到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必须要通过政府提高消费能力,才快速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通过无效劳动,增加老百姓收入,提高消费能力,解决生产过剩问题的理论。根据凯恩斯理论,美国总统罗斯福组织青年植树等国土资源整理工作,增加他们的收入,后又制定最低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障系统,提高消费能力,应付当时的经济危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高福利、高工资等政府政策,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以跟上生产发展速度,同时减少劳动时间,减缓生产能力增加速度,达到生产和消费平衡,从而再也不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发达国家。  
  我国经济水平不仅落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明显落后于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与同时期韩国等相比,实际经济发展速率低,其主要原因是控制收入和消费。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认为,只有压低消费,才能积累财富。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压低消费以增加积累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每当生产能力超过消费能力,我们的经济专家就以经济过热为理由,紧缩银根,使中小企业倒闭,降低生产能力,适应低下的消费能力不知道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从而提高消费能力,适应增长的生产能力。这使我们的生产能力增长缓慢,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实际由于积累的物质财富不断自然衰退,需要很大维护成本,在消费不足时,往往成为社会负担,例如1996年投资60多亿建成的,用非常稳定的钢筋混凝土制造的珠海机场,由于使用率只有设计能力6%,所获得的收入都不能支付正常的维护成本。古人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积累美元一样不能积累财富。积累黄金也同样不能积累财富,因为黄金本身使用价值很小,而全世界各国储存的黄金数量不大,按照目前炒得过高的黄金价格,总价值不超过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积累黄金能够储存的财富,不超过我们现有外汇储备的一半,而且黄金价格受西方资本家控制,等我们需要将黄金换成物质财富时,可能急剧贬值。  
  国家发展经济时,外贸进出口应平衡,因为出口是为了进口短缺的商品,不是为了不断贬值的外国货币。如果我们保持进出口平衡,同时不保存外汇或保存少量外汇,就不可能导致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当前我们遭遇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是精英们长期以来执行错误的经济发展路线所致。改变这种愚蠢的卖国经济政策已刻不容缓。正确的方法是建设社会保障系统,同时不断提高国内老百姓收入,提高国内购买能力,从而加大进口,逐步取消出口退税,减小出口,从而减小储存外汇。  
  我们的外汇储备大量投放到美国金融市场,无法马上兑现为现钞使用而不受损失,例如,投放到两房房贷的3760亿美元,如果现在兑现,将损失95%以上,另一方面,我们即使持有现钞,也无法短期内用完自己积累的大量外汇,因为我们无法短期内大幅度增加物资使用量,而这些物资会自然衰退。我们积累外汇的损失是无法避免的,现在改变愚蠢的出口导向经济政策,短期内也只能减小这种经济损失。美国现在还处在造舆论阶段,我们应发动舆论反对这种赖帐的无赖行为,使美国迫于舆论压力,难以公开实施大幅度贬值美元赖帐的无赖行为,减小我们储存外汇的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美元   美国   生产能力   能力   损失   财富   购买力   黄金   中国   外汇   收入   老百姓   国内   废纸   生产过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