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匪之匪

相隔数年之后蛇年春节回爱人娘家合肥。巧的是南京的同学过渡同学也到合肥过年,两个相隔千里的同学在合肥也小聚一次。还是在当兵的时候,与过渡同连的同学张老二,公然不顾自己匪里匪气的光辉形象,豪不利已地硬把“匪”字绰号强加于俊朗的过渡身上,于是在我们那个圈子里,过渡就以“顾匪”而著称了!俺们在合肥小聚,远在澳洲的彭同学也不甘寂寞,随手跨洋扔了一顶“洪匪”的顶戴给俺。对于俺们这种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来说,一顶“匪”的称号也就在博大胸怀中占了一点边,笑纳了!老彭还天才地、全面地、创造性地发挥了想像力,将合肥比之“合匪”,呵呵,合肥、合匪倒也贴切,中文的博大内涵被他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顾洪二“匪”流窜至合肥合为一股,与40多年没见面的同学朱振亚、朱云兄妹小聚。朱同学的父亲原为国军高官,解放后在军事学院任教官。军事学院撤编后其父分配到安徽省建设兵团,最后离休安置在原籍合肥。国共双方在几十年前的拼杀中,双方的父辈都是称对方为“匪”滴。

这个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出名的合肥自古也出匪。比如近代有名的淮军就出在合肥。20余年前的教科书和主流舆论,还把以团练、练勇为基础演变而来的淮军视为土匪。谈近代史,淮军是绝对绕不过的一个话题。淮军是晚清在曾国藩指使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在其“匪首”李鸿章的率领下淮军迅速发展壮大。镇压太平天国中时还是给湘军当马仔,到打捻军时已有兵力100余营,已成大清军队的老大。捻军被拍死后,淮军担负北自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吴淞,南北数千里江海要地的防守。李鸿章以淮军势力为基础,掌握了国家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成为晚清政局中的重要人物。其后数十年,淮军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画卷。中法战争、保卫台湾、平定朝鲜内乱、甲午战争、抵抗八国联军……均以淮军为主。淮军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有辉煌更有趴在地下找牙的惨状。即使后来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也广招淮军旧将。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的形成后,也依稀可见淮军的影子。如今合肥西南的紫蓬山风景区建有淮军名人雕塑园,春节间抽空去登山浏览。六位从周边乡村“圩子”走出的合肥淮军将领的铜像就矗立在山中小道旁。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安徽合肥人。除淮系领袖李鸿章外最为著名的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张树声,字振轩,1824年(清道光四年)生,安徽合肥人,廪生出身,清末淮军将领。他由军人转业地方任公务员,历任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通商事务大臣等职。是淮军众“匪”中弃武从文并官职最高的人。是开明派代表人物,提倡“采西人之体,以行用。

唐定奎(18331887)字俊侯,安徽合肥人。谱名家祥,排行老五,唐殿魁弟。团首出身,偕兄以团首身份加入淮军刘铭传的“铭字营”,从刘铭传剿捻於山东、河南、安徽、湖北,积功累擢副将,赐花翎。勇号与勋赏:勉勇、呼登巴图鲁、花翎、黄马褂、建威将军、谥果介。官至福建陆路提督。

周盛波(1830 1888),周盛传(1833 1885)系兄弟,合肥人。周盛波,字海。当年周氏兄弟六人在家乡组织团练与太平军交战,有四人死于战场。不久,周盛波所率练勇编入淮军,组成“盛字营”,一度驻防天津,后因老母无人侍奉,辞官回籍,卒于家中,盛字营由其弟周盛传统领。周盛传,字薪如,晚号北海老农,周盛波弟,排行第五。清咸丰年间,同兄盛华、盛波分领团练在紫蓬山等地对抗太平军,升千总。1862年随兄盛波加入淮军,任“盛字营”亲兵营哨官。在江浙攻打太平军,官至记名提督。1865年周盛传镇压捻军,攻占雉河集,以提督记名。1867年,授广西右江镇总兵。注意: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的那个“小站”,开先河者即为周盛传。

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晚清爱国将领。先后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西捻军平定后,聂士成因功被朝廷赏力勇巴图鲁勇号。1884年,法国侵略军侵占基隆,聂士成奉命率部赴台湾抗击法军。1900年,奉命镇压义和团,继而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75日,聂士成所部与他部清军和义和团联合作战,围攻天津租界内的八国联军。9日,在跑马场、八里台的作战中,负伤殉国。清廷诏赐恤,谥忠节,建专祠。

看了这山这景这像,只是有点纳闷,咋不见“匪首”李鸿章的光辉形象呢?还有淮军众多将领比如兵败甲午的丁汝昌、朝鲜平叛的吴长庆……?想来他们不是此山所在地的肥西人氏。要筑铜像当然是老乡优先!

合肥南的巢湖边建有“渡江战役纪念馆”。此馆系纪念60余年前那场百万雄狮过大江的战役。当时的战役指挥部总前委就设在巢湖边的一个叫瑶岗的小村庄里。这座雕像中五大常委当年都是让蒋公头痛不已的人物,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共匪”。可就是这几人指挥的百万大军,不仅在江淮流域以“共匪”罕见的以少胜多方式,全歼了蒋公的精锐兵团,还跨过天堑长江直捣其老巢。其实这五人只是在淮海战役后期戎马倥偬之隙,在淮北的一个叫小李庄的小村子合了一个影。对那场著名的战役,据说首先的提议者和主要指挥者粟裕,在他的回忆录(本人还没读过)里只字未提。一个起到重要作用的饶漱石几乎所有教材党史根本没提,而几十年后其中有人说,那场战役是我指挥滴,呵呵,谁活得长谁就是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合肥   太平军   捻军   天津   将领   同学   战役   台湾   军事学院   义和团   团练   提督   晚清   巢湖   联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