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些年

      关注《匆匆那年》,是因为朋友的推荐;买《匆匆那年》,是因为在网上读了她的序言和第一章。已经很久没有在图书大厦那种地方买这种一分钱不打折的正版图书了,原因有五:其一,对着电脑看书,实在太费眼睛,当年的哈里波特看完真是让我泪流满面外加酸胀眼花,而且真的想读一本书还是伴着书香来得惬意;其二,因为有一张图书大厦的领书卡,不用明年也作废,因此不仅买了《匆匆那年》还收获了一直期盼的涂老鸦漫画;其三,自知自己文化底蕴不足以给自己的青春年华留下什么回忆录,所以就借别人的手,为自己留下那个花样年华的痕迹,我选择了《匆匆那年》当作我的青春日记;其四,喜欢作者的名字——九夜茴,一种带着神秘色彩和宿命光环的植物,也是个自我矛盾的个体,一如矛盾的双鱼座;其五,文章的笔触就像是一个略带慵懒的声音,搭配着《我们的爱》中那段有些悲凉的间奏,缓缓叙述着曾经的时光,即使不是经历了和主人公一样的故事,但那对话的语气、生活的状态、经历的历史事件、一个班级中或亲或疏的各种微妙关系、那个没有手机、QQ、E-MAIL,只有信纸、单车、每晚打不完的电话和那段为了和喜欢的人结伴而行而故意绕远的路的年代……太多相近而不相似的生活片段,给了我太多的遐想空间,也犹如吞下一颗时空胶囊,让我回想起很多似乎已经遗忘的模糊片段。介于以上理智与情感范畴的诸多原因,我把她带回了家。
  如今的作品市场80后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早已不再是一个韩寒、一本《三崇门》就能惹得评论界探讨大半年的时代了,是不是已经预示着80后的我们已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了,我们这些8、9点中的太阳开始日正当空了!图书买场的当代文学区域,放眼望去,尽是青春小说,封面画得花里胡哨,记得上学的时候,我总是分不清当代作家和现在作家,总是填错,现在更是糊涂这一本本花哨的封面背后那个一个个作者应该归到哪一类!很不容易找到了《匆匆那年》,是畅销书中剩下最少的,和我想象中一样,她没有过于抢眼的封面,反而有些自来旧,让他看起来更像是一本尘封多年的日记。网友评论《匆匆那年》是80后的血色浪漫,我不禁有些惆怅,因为已经有人在为我们写回忆录了,老了!!我们不能理解父辈们年轻时那血色的浪漫和红色的记忆,一如他们不理解我们被染得金黄的头发,如今翻开新新人类文学,也满眼都是我费解的词汇了!怎么能没有代沟呢?10年、5年、3年……代沟的跨度正在迅速的缩短着!    
  周日因为一场没完没了的冷雨,母亲节的全部计划取消,倒也让我自在地享受了一个下午的放松时光。随着方茴娓娓道来她的故事,我心中那已经很久不再触碰的记忆,犹如一点早已干涸的墨迹被滴上了一滴眼泪,一点点的晕开了,一点点的扩大蔓延,映象已经有些模糊了,却是真实存在!随着长大,心中那小小的领域已几近荒芜,看着故事的发展,厚重的壳在一点点的剥落,不敢让它那么快就赤裸裸的重见天日,看了几章,合上书,让有混杂着雨天特有味道的风把我拉回到现实中,却也正是这雨,让人模糊了时空,是不是又回到从前那份花季幽思去了?那个时候很流行范晓萱,“我怀念有一年的夏天,一场大雨把你留在我身边,我看着你那被淋湿的脸,还有一片树叶贴在头发上面,那时我们被困在路边……”忽然跳出了一幅一伙人一起在细雨中骑车的画面,就是这首《rain》。当初那个唱着《健康歌》活蹦乱跳的小萱萱,披上了抑郁的蓝色披风,开始作爵士名伶,而听着她的雨长大的我们,是不是也早就披上了壳,忘了当初那最单纯的笑容?和黑牛发短信说我看书看得憋的慌,说不清缘由!其实一本书本不应该引出那么多联想,也许是季节的错,雨的错,无聊的错……一个个巧合造就了当下的心情。自从去年开始,就开始讨厌5月,再加上能让人放松一下的长假在今年也被取消了,就更加不喜欢这恼人的日子。马上六月了,又是一年高考时,新一轮独木桥战役即将打响,几家欢喜几家愁,似乎又看到了几年前家长们奔波在各个站台之间的身影。
    上一次有如此多感慨,是在读了《生死遗言》之后,如今《匆匆那年》不过读了四分之一,就有如此多的强说愁,也许就是因为只有四分之一,才有这么大的联想空间,真正走进书中的故事,就会如隔岸观火一样轻松了!文艺作品的魅力,就是她给了你太多的遐想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故事   封面   头发   代沟   回忆录   血色   遐想   自来   空间   片段   图书大厦   当初   矛盾   时光   时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