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归来

        背包走出红石青旅的大门,远远看到唐卡中心的几位师父向我挥手道别,他们的笑容犹如高原的天空和太阳,透通热烈。
        几天前,不经意间来到这个崇山峻岭之间的藏族小城――夏河,希望远行放逐心情,当我挥手作别的时候,才发现,情感的行囊反而更加沉重。
        夏河县,海拔2960米,是个人口只有万人的小县城,大夏河自西向东北奔流而过。我住的红石青年旅馆就座落在大夏河边。每天傍晚,闲来无事,走出旅馆大门,穿过一排木栅栏,信步来到河边,听着哗哗的河水,看着对岸的青山,真有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可惜,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
        来去匆匆,虽然只住了短短五天,但比起那些起早贪黑的背包客,我倒象是主人。曾经,很想做一个背包客,全副武装的行头,精准无比的计划,雷打不动的行程……犹如快餐般的旅行,真正做到了“踏遍青山人未老”。
        但此时,看着他们行色匆匆的身影,我对当初的想法有些动摇了。
        犹如作战地图般的旅行指南,标注一个个景点,出发、拍照、返回、下一景点……当苍蝇屎遍布地图,功德也就圆满了。
        但是,小小的一张照片毕竟容量有限,承载不了太多的内容。这类攻城掠地般的走马观花,只能留下关于景点的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断。
        如果说山川河流是一个方土地的身躯,那么生活于其上的住民则是它的灵魂。
        我不想仅仅记忆他的外表,更想触摸他的灵魂!
        虽然已是五月底,夏河的气温仍然偏低,晚上,围坐在青旅大厅的火炉旁,喝着香浓的酥油茶,让我结识了贡却桑丹、久美尖措、嘉木样旦巴、洛藏、贡保昂杰、卓玛拉毛……
        贡却桑丹是拉卜楞摩尼宝藏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老板,红石青旅是其公司的一部分。贡却桑丹让我认识到藏民不只会放牧、礼佛,他不仅精通藏族传统文化,谈起现代企业管理也是娓娓道来,让人钦佩。
        久美尖措是一位唐卡大师,十几岁开始学画,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有着非常深厚的唐卡艺术功底。我不外出的时候,会去唐卡中心看他画唐卡,坐在他的身后,几个小时,竟会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也许佛像不是画在布上,倒是画在心中。
        嘉木样旦巴让我认识到上天是公平的,它在某一方面亏欠你,必定在另一方面弥补你。旦巴不会说话,但却特别聪明,他那惟妙惟肖的手语和神态动作,比起语言更生动形象,他那灿烂的笑容和快乐的神情时刻感染着我。
        洛藏,青旅酒吧(尚未开张)的老板,一位非常帅气的藏族汉子,戴一顶牛仔帽,穿一条牛仔裤,真有些美国牛仔的味道,不过老婆在国外做生意,他在家又当爹又当妈,不容易。洛藏是我的临时藏语老师,不过我天生愚笨,只学会一句:乔代毛(你好)。
        卓玛拉毛,洛藏的女儿,一个非常漂亮可爱的小女孩,有着和她爸爸一样的大眼睛。当我坐在炉边喝水的时候,她会踮着脚给我倒水,有了好吃的,也不忘送我一些,本想请她当藏语老师的,可惜她还没开藏语课。
        贡保昂杰,在我要走的前一天才认识他,那天晚上,在楼下大厅喝茶,一个藏族小男孩走过来问我:你什么时候走?我说明天,他说你走以前到我那里吧,我才记得他是唐卡中心的学生,我说好的,走以前去看你。喝完茶,想出去买点东西,刚到门口,又碰到了他,问我去哪里,我说出去买东西,他说我带你去吧,于是一直陪我到一个小店买完东西回来。对这个小男孩颇有好感,于是和他聊了起来,得知他家在夏河大山深处的一个村子,靠采冬虫夏草为生,他只上到小学五年级,就来学唐卡了。贡保昂杰是个很聪明懂事的孩子,这么小就辍学蛮可惜的,总觉得要为他做点什么,虽然画唐卡也是份不错的职业,但没有一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终归只能做一个画工,所以我带他买了几本书,鼓励他继续学习,同时给他申请了一个QQ号,希望以后经常联系,但愿能给他一些帮助,希望他日后能够成为一位唐卡大师。
        从甘南回来有段时间了,总忘不了那一张张纯真热情的笑脸!

        每天从红石出来去朋友处,都会经过拉卜楞寺,该寺位于夏河县城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藏民前去朝拜,他们无比虔诚地转经、磕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表达着他们对神佛的景仰和祈求。
        初次面对这样的场景,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我来说,有些不可思议,总觉着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用功上有些可惜,不如去做点工作赚些钱来得实在。
        不过,当我静下心,反思我们的所谓现代生活,不由为自己的无知感到可笑。罗素曾说过:大量的危害是由于相信工作的善良性所造成的。
        我们象上紧发条的陀螺,一刻不停地旋转,看看我们居住的家园已经被“勤劳的”我们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历尽千辛万苦,才发现,我们所追求的竟然是早已被抛在身后的起点。
        看着这青山绿水的家园、悠闲恬静的生活,我们这些被无处不在的污染包围的人们,有资格说科学、谈先进吗?
        我们所谓的文明社会,其实有着比自然界更残酷复杂的丛林法则,当我们斗到精疲力竭的时候,又靠什么来抚慰自己的心灵?

        站在寺后的山坡上,拉卜楞寺的全貌一览无余。高大雄浑、金壁辉煌的经堂、佛殿,低矮逼仄、黄土夯筑的僧侣住所,无不彰显了神佛的尊贵、僧众的谦卑。
        始终保持一种谦卑的心态,敬畏自然,敬畏他人,才不会让狂妄贪欲迷失我们的心智,才会让我们始终保持一份恬静的心境。
        曾经,我们战天斗地,想要征服自然,当我们化作一抔黄土,才明白我们谁也征服不了。

        1709年,第一世嘉木样在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建造拉卜楞寺,注定这是一块参禅悟道的地方,天生愚钝的我不能参透太多的玄机,只能策马扬鞭,踏花而行……


正在作画的久美大师

牌技高超的嘉木样旦巴


拉卜楞红石国际青年旅馆

金壁辉煌的经堂

黄土夯筑的僧侣住所

转不完的经轮

桑科草原途中——鸳鸯湖
只羡鸳鸯不羡仙

草原上美丽的花--阮玛瑞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夏河   藏族   藏语   景点   经堂   可惜   青山   藏民   旅馆   僧侣   谦卑   大师   敬畏   恬静   黄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