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自己

从宁夏回来之后,可以说宁夏之旅对于我的影响很大。改变了我很多想法,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我更加了解我自己,更加了解我身处这个世界。回顾一下我成长的经历,我是出生在一个广州的普通家庭。爷爷是文化人,信奉的是中庸之道。他跟我父亲说过:中庸之道,不过不失。我父亲也就把他当作他的行为准则。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成长的我,一直都是比较内向,害羞的,努力做好给别人看。不允许自己犯错误,渐渐的变得不怎么爱说话。从小到大,我在班里里面一直是不招人喜欢也不招人恨的这样一个角色,丢了也很难发现的那种,同学之间也只能算是说上几句话,能称得上朋友的不多。其实每逢我看到其他人可以去哪可以找到同学招待,我很羡慕他们。因为我没有那种人缘。虽说我是在一个比较保守的家庭里面长大的,但是我的父母却是非常开明的人。他们对于他们不能理解的新事物虽然有一种排斥的心理,但是他们不会阻止我去探索。我小学的时候学过4年的水彩画,可能是我没有什么艺术细胞,画的不怎么样,却很好的开发了我想象力。可以说我接受到的教育都是属于比较开放和先进的理念,身处在珠三角看的比较多都是香港的电视和新闻。在我上初中之前,我一次新闻联播都没有看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压力都不大,让我足够时间去了解一些新奇的东西。上了高中之后,因为是广州市里面比较有名的高中,接触到的东西就更多了。高中里面的同学都是强人,各种新潮的东西在班里在学校里面流行起来。我记得高三的时候我的同学都已经开始玩了微博。而且老师的教育理念都不是像衡水那种应试教育,还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非解题能力。
上了大学以后,最不适应的不是这里的理念。观点与理念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不适合之别。南北差异的根源也就是在这里。就说我们学校某院的某学生团体。官僚作风盛行,各种低效的无用的规定。当然存在即合理,它不符合我的理念,不代表它不好。只能说它更能适应这片土壤。我追求的高效简单快捷,身为管理者就应该负起更多的责任。找借口谁都会,就看你想不想做而已。
说远了,不过这个校园里面,也领教到利益驱动的可怕。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着,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个社会也是如此,只不过比学校少了一点规矩一些限定而已。我渐渐的发现,我一直信奉的没有能在这里找到市场或者说在这个社会上找不到市场。可以说我一个矛盾体,我继承的是一种追求和谐的中庸思想,而我一直在受激进的个人主义的影响(只能说我看香港和美国的电影与电视多了)。导致我很多时候想做却不管做的窘境。这有点像当年的梁启超和康有为,典型的改革派,既想要新的,但是放不下旧的。很多人都说很难理解我的想法和说的话。我想这就是根源所在,我一直用保守的思想去阐述激进的理念,这当然让人不知所云。这也是让我没有了魄力与勇气的原因,可最讽刺的是我恰恰想做的是就是需要魄力与勇气的事情。我活在自己想象出来的世界里面,来迎合我这种矛盾的思想。人应该是在不同时期信奉不同的思想,年青的时候应该激进进去,等到功成名就之时才有资格讲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核心是维护各方的利益以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我现在连自己的利益没有办法保障的情况下谈何中庸呢。
银川的时候看到穆斯林进行的礼拜还有他们对朝圣的向往,深知信仰的力量有多大。现在是拼搏的时候,不需要那么多的无私与仗义,因为你的对手没有这些东西。他们不会为了你的作出的牺牲更觉得感谢,相反他们只是觉得你很傻而已。怀着感恩的心,对应该感恩的人感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中庸之道   理念   激进   利益   东西   思想   宁夏   同学   高中   中庸   香港   魄力   班里   穆斯林   根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