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
很早就知道这部电视,因为它被禁了,引起一度争议,近日无事,看了前面大部分(实是太长了),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好剧。
  在这部电视剧里,慈禧、李鸿章、康有为,袁世凯的形象以及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的描述都与我们的历史教材中描述的形象的反差极大。如果说到真实性,估计绝大部分人会相信这部电视剧。

镜头1,当时李向洋人银行借钱,当盛宣怀说向两家借时,李立即否认,向一家借,借得越多越好,借得少你是孙子,借得多你是爷爷!
镜头2,马关条约和谈时,少500,200的和小日本讨价还价。
镜头3,签订辛丑条约这种找骂不讨好的差事找上头时又走向前台与列强周旋,特别是签字时李鸿章拦住了一起主持的庆亲王,而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说:王爷还年轻,这种要背千古骂名的事还是由我这老朽担当了吧。

  李鸿章是本剧重点塑造的人物,不同于以往的卖国贼形象的是,这里的李鸿章是一个讲求实干,精于世故,老成谋国,苦苦支撑国事的偏于正面的形象:他为北洋水师的军费与朝中以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派争斗;对南洋张之洞既耍手腕算计,又顾全大局去争取他;马关和谈时尽其所能与日本人周旋,;戊戌变法时聪明地自保赴欧考察而不参与帝后之争;义和团运动时一言看破慈禧意图而联合张之洞不奉上命,力求东南自保以为国家保存实力;
  剧中的李鸿章是一个高人,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太极手腕,运用自如,同时,他处在那种历史条件之下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苦心维持时局;在外交、内政、经济、军事、管理等各方面都显示出自己的天才;而且,他还是一个实干家,他洞悉官场的一切潜规则,并不把事情简单化地划分为正确的或错误的,而是看到自己要达到的效果后使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去做:所以他虽然不喜欢还是去结交李莲英,在朝廷的谕旨与自己的判断冲突是相信自己的判断但又不正面对抗谕令,最后的事实却总是证明他是对的。
   在这部剧中,不仅是李鸿章,慈禧太后和袁世凯也并不是我们以前想象中的那样昏聩,无能。须知他们能从布衣爬到极高的地位必然会有相当的才能,慈禧对义和团的看法是:“你以为我看不出他们那种刀枪不入是骗人的?可那一条条汉子是真的,用好了他们就能对我有利”;而袁世凯在管理按辛丑条约规定不准中国军队设防的天津时居然想起引进警察制度,让原以为可以在天津横行无忌的列强必须收敛自己的行径。当那一队留着长辫,却配备着标准的近代警察装备的士兵跑步入场时,那两个洋人的对话很能说明问题:
  “那帮签条约的怎么会这么笨,这么重要的一条都没想到。”
  “不是他们太笨,而是袁世凯太狡猾了”
    总之,此剧构造的人物摆脱了过去的脸谱化,程式化,正邪一看即知的老套格式,使历史人物比较丰满的呈现于观众面前,还历史以真实,是为数不多的上上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义和团运动   条约   形象   戊戌变法   慈禧   列强   天津   镜头   马关   义和团   剧中   北洋   南洋   谕令   昏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