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Thesis to Reality

2010.4.1下午5:14,倒也算是个值得小小纪念的时间。在大学城广外附近一家有WIFI的小店里边喝着芒果冰沙,边上邮箱把已经改过几遍的初稿打包发送给导师,想着超出的那400多字最后会落到怎样的下场。

 

论文的过程在博客里一直没有正式记录,倒是在twitter和围脖上反复提及,有一搭没一搭地抱怨着所选的理论太难搞,应用到文本的时候遭遇了不小的不适应。而在宿舍里则不停地烦恼着论文的参考书已经多到可以把电脑屏幕遮起来,然后埋头在一本又一本里,苦苦寻找着与自己论调相关的蛛丝马迹,然后在图书馆一个字一个字打上去,记录着页码,不停觉得被自己写得长长的论证罗嗦并且无趣。在第一稿完成之后又惴惴不安地回头打望了数次,却只找出若干算不上错误的语法和用词小瑕疵,不得已只得按照格式做了封面和引用,照葫芦画瓢写了摘要,然后打包,一篇六千余字的初稿就此诞生。

 

英语里面把用脑力劳动换取的成果成为brain child,希望我的这个孩子不要太丑,不然得丢进马桶冲掉。

 

初稿最初的灵感来自于香港中文大学谢群博士的博士论文,在论文的第一部分分别提到了查尔斯·泰勒和拉康两种关于自我的理论,被泰勒的理论所吸引,于是利用这个理论对两个文本进行了分析。后来与朋友聊天的时候自己才隐隐发现,其实这种理论又何至于文本之上,反而是贯穿于生活的每一处当中。

 

泰勒指出人的本性是趋善的,这一总结来自于对于语言特性的分析。泰勒的观点是,人与生俱来的特点,便是一定要寻找到一个框架,以给自己提供指引,这一所谓的框架,也因而成为人指向的目标,成为人定义自己的标准。譬如一名基督教徒以基督教义作为自己指向的框架,相信教义中所言正确的为正确,所言错误的即错误。这一框架提供给人判断善恶与正误的标准,成为人确立自己身份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一旦人对于这一框架产生怀疑乃至动摇,便会处于一种迷失状态,造成道德非指向。人在处于道德非指向的时候,由于面对诸多可能性不知如何选择而流离失所。奥尼尔戏剧当中的诸多角色,便是由于处在这种非指向当中,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不知道哪些该相信哪些不该相信,或明知该相信的却由于私念无法相信,于是只能沉沦并挣扎在社会底层,夜以继日地失落在一种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的状态里。

 

Such is human nature. 当我们决定好要完成某事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精神和信念来支撑,需要一个目标去倚靠,需要一个声音告诉自己如此如此的举动与付出是值得的。于是我们开始奋不顾身不择手段不顾一切去争取和寻求,可是如果在这样的过程里突然产生了动摇,突然开始怀疑起自己最初设定的动机是否可靠,最初相信的理由是否稳固,动力便开始懈怠,于是我们开始彷徨在一种不可知的恐惧当中。因为对于未来我们有的只有假设,乐观的人可以捕捉每一个充满光明暗示的小细节让自己继续奋力地迈开步子,而悲观的人则躲在一旁开始找寻阻碍的痕迹和放弃的借口。相信总是如此困难,在我们决定之际我们无法预知最后的结果,一切充满虚幻与猜测。就好像在黑暗的夜里骑车,前面看起来一望无际不可预期,却既有可能是平坦的林荫大道,也有可能充满了别有用心的沟壑与陷阱。些许的了解和掌握与庞大的黑暗的无声无形无色的未来相比永远显得过于渺小,下一步踏在了哪里又有谁知道。这种不安全当中萌生出一种从心底升起的害怕,那是一种在夜里足以让你突然惊醒的力量,在安宁的间隙里突如其来地压迫着你的心脏让你窒息。因为你永远永远永远不知道这一道墙的后面是什么,就像在你合上双眼的时候你永远不了解等待你的将是何种梦境。张开臂膀迎接你的有可能是蓝天白云的小浪漫,却同时有可能是死亡带着腐朽味道的口臭和让你动弹不得的紧攥。

 

相信总是困难的,不相信却更加困难,并且充满轻蔑和讽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泰勒   框架   理论   初稿   教义   最初   文本   困难   错误   多字   合上   私念   照葫芦画瓢   基督   夜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