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元月24日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生物专家质疑一个刚30岁,虽然不能说是人生第一次受到质疑的青年作家写作水平发生波动。我老人家忽然想到一件事,昨天在网上遇到一长着青胡须的、30余岁、不知名的“老”朋友拜年,他对我老人家说是一农民的儿子,所以读书少,不懂高尚。我老人家开玩笑说中国的农耕社会结束的那么晚,谁不是农子农孙?其实只要细想一下,中国的耕读文化,向来是出则仕,入则农,向以为农家与高尚文化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农家什么时候忽然与高尚无缘?呵呵,看来是时尚的变故,不然当无此说。之所以会想到这些,是因为在此同时我想到了杰克·伦敦——美国当年的工人阶级作家,我老人家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的大洋彼岸的男性作家。对于那个远隔重洋的地方,我老人家更喜欢女作家,最爱的书,是傅东华译的《飘》,精彩地再现了那个国度短暂的农耕社会,在工业革命逼迫下崩溃的历史画卷,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美丽而闲雅的乡村生活与丑恶的奴隶制度同时陨落,怎不让人产生无限的感慨。——他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登》(先在此声明,所有洋人、洋书的名子都是中文书上的,呵呵,我老人家于洋文一向无缘,我老人家想去过他那地头的人一定知道的更精准),同时想到两件事是因为,在我们的国度的今天,少少的青胡须仍代表着阅历的年轻,一个受到莫名其妙围剿的年轻人,忽然被置于百口莫辩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可能不必由专家去鉴定。而想到那本洋书,则是因为它写的是一个激情作家的一生,人生如潮涨潮落,生物钟在平静的时候亦且如此,何况激情之人,非常之遇?这事如果是由一个文人质疑倒是不值一笑的,如果是一个熟知大洋彼岸文化的生命科学的家作出,就难免让人不解阿,呵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作家   大洋   高尚   农耕   胡须   文化   中国   农家   彼岸   国度   马丁   奴隶制度   远隔重洋   闲雅   杰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