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27日


哈尔滨医生被杀事件好几天了,这事我老人家一直没怎么去看,但是看了今儿央视的报导,却忍不住也想说两句,这篇报导其实写得很好,特别是那个主持人所体现出的社会良知让人感动, 就如福州的冬天久阴下的阳光,让大地有一种松驰而蓬发的感觉。

 

杀戮于文明社会而言永远不应该成为一种“庆典”,我们已不知不觉中在戾气里沉溺太久,终于听到有媒体人喊出了就事论事的呼声。任何一种泛滥成灾的“纠葛”都是文化的灾难、文明的灾难。

 

其实有很多事有管理的问题,也有认识的问题。我们一直是懒于思考却又极度“聪明”的民族,很容易看到“不平”、“不直”,却很不愿细想之所以“不平”、“不直”。发现问题不难,但解决途径却总易取巧,流于简单。在一时“叫好”之后,又出新弊。每到这时都能想到马季曾演过的片子《美食家》,那其实是一个管理问题的“经典”。

 

比如说社区医院的问题,记得小时候附近有一极小的卫生所,有一个极有名气的老中医,那会子就很少有人去省中医院,后来去省中医院那是因为医疗关系的问题,转院只能由下往上转,不得已去才凑那个热闹。

 

现在的情况却有很大的不同,其实是因为这世界上大约没一个地儿像我们一样爱分等、分级。不仅是工种之间和工种内部皆如此,而且已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次,这已经不再是某一行业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现象了。

 

我们爱比,但标准一向“简单”,难免使“竞争”流于一种怪异——那就是入行,或进入的“门坎”,以为有“坎”的必是好的,这本来没错,但问题是它一旦变成选择题,特别是被简化成单向选择题时,它很可能就不再与内容有关,而只与那个“坎”有关了。

 

有人说洋人的市长在工资不够用的时候,可以兼职去掏烟囱灰。在我们这地儿是肯定不行的,因为那就等于和“无技能”者争利阿,更重要的是我们把对某一行业的“尊重”看成是要排座次的东西,根本与“市场”无关。

 

假如你当真了解洋人的社会——我老人家想很多学人一定比猫只是听来的情况更多,只是没有深想罢了——结构,就能知道在那些地儿上的文化里,最值得尊崇与骄傲的是什么,教育普及的结果是无论什么行业都不可能不与科学技术有关,不存在等而下之的东西。而体力却成为“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稀有”资源,这就是“市场”的问题。

 

“歧视”这玩意它来自于文化,不是你用行政手段就能克服的东西。医院分级、学校分级,行业也分级,除了银子的问题,还有面子的问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竞争不再是以质量取胜,而是以别的东西较劲的时候,就不是你想“简单”就能“简单”的了。

 

到现在有人还在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呢,这话其实是有悖于现代社会文明的宗旨的。民主本质在于人民有识,通过独立思考,彰显独立人格。“官儿”这玩意它不过是文明社会的一个职业,他得对得起他那份薪水,轮不到为别人做主。至于“种红薯”也不是没坎儿的东西,因为现代社会它也只是一项社会分工,得与别的行业进行交流与交换,不可能独立存在,科技含量决定了它在社会分工中的地位,这是“市场”本质所决定,任何行政命令都不能改变它的实质。

 

所以不要以为别人的市长干体力活是一种其它什么东西,而正说明的是那种文化对劳动的态度,对尊严的态度。我老人家想人家那地儿一定没人说你如果没出息就会做什么做什么,因为无论做什么,自食其力的独立人生都是尊严所至,而不需别的行业的“同情”,因为价值,确切地讲是价格是由“市场”所决定。

 

如何引进“市场”这东西,不是描摹人家的玩意就可以的,得看我们的文化是什么,不然就会出现桔与枳的困惑,这东西用“阶级斗争”或“阶级感情”都解决不了。美国媒体就富士康问题的道歉,用了一句话叫做“过度使用热情”,其实就是这种情况。

 

市场的“冷酷”与人性的“温情”它必须有一个平衡点,才能有利于这个社会的进步。即便是行业内的竞争,也应该只与技术有关,而不是身份,这才能使其真正处于流动状态。不然妄用行政强制的结果,只能产生一些更其不良的后果。

 

比如名医到社区医院“坐诊”,如果不能提高社区医院的整体水平,并不能平衡医疗资源问题,也无法解决“名医”的过劳问题。而教师的流动可能还会出现另外的东西,比如教育质量的不稳定,为了“一劳永逸”——这向为我们的追求——选择一个相对“稳定”的教育环境依然是一种首选。

 

“过劳”的结果是承载太多,却无法思考难免“烦躁”;而“悠闲”的结果,却又不愿思考,或者无以思考,不能“进步”,又难免“不平”。想想我们的“名医”有“名医”的烦恼,整天处于一种无穷无尽的工作,甚至嘈杂之中;而社区医院有社区医院的烦恼,没有病例可以研究,还有待遇问题等等。而学校就更不用说了,面对“过量”的学生,什么样的名师能出高徒?

 

何况我们常常是看到某一点的优势,却往往忽略其它的东西?一如我们瞧到某一点的错讹,就否定所有一样。我们想改变什么,想引进什么,或者倡导什么,如果不考虑自身的情况,不考虑文化的差异与现状,不论你的初衷或原始的“愿望”如何,结果都未必能如人意。

 

凡凡如猫者,看到文化人对文化的反思固所愿,因为这才是文明进步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东西   文化   医院   行业   名医   社会   市场   社区   简单   不平   社会分工   玩意   工种   独立   红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