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14日

        昨儿在网上又瞧见那个向来屁屁的博主的文章,虽然还是那些专业内容,但这两次都没了向日的恣意疏狂的风流意气,其实是已经很严肃,但向日跟帖却多为捧场,这几日却有被目之为“黄”书类,不禁让人失笑,难道像样的人还能再翻筋斗不成?呵呵。
 
       前两日瞧见有大学生做皮革酸奶实验,虽然那个实验过程极简陋,然窃以为思路其实是对头的,因为检测方法难道不应该来自于对生产过程的理解?本来质监专家和教授对之的评价是很中肯的,却反为人所笑。这不禁让我老人家想起有关生物和社会伦理、人文常识方面的不西倒有人这样实验,而相对低级的运动与转换方式的实验流程又反倒不欲如此?难道我们的检测方法竟不是源自于对生产过程的解析么?好在专家的认识并非如此。
 
       其实专家已经说得很清楚,那就是废物利用,转费为“宝”——不是不可行,而在于如果要达到用常规材料去做的那种标准,从成本而言不仅没有任何价格优势,只怕是所费更高,其实工业循环水也有这 个问题,标准的制定肯定是要考虑综合社会成本,所以才会禁止那个产品进入食品生产领域。进入既是非法,那就不在于检测本身——因为检测技术本身应该是面对合法材质设定的,这就是安全成本问题。
 
       至于非法的东西是应该从源头扼制的,这个问题就在于信息控制。我们现在最重的问题其实就是信息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地增加违法成本,比如食用明胶生产企业是否还能同时生产工业明胶?如果可以那么他就有责任对下游企业的产品进行认定。如果还有中间商,那么就不是上游企业的问题,它连那个似是而非的保证合同都不需要,只要它合法地履行了明确产品所适用的生产规范,下面的程序就是贸易商的问题。只有找出那一个关键的环节,才能有效的监控,且不至于无序地提高社会成本,倒使违法成为“合法”。
 
       就跟对于违法所得应该罚没,而不是课税一样,它本身就不是合格与不合格的问题。因为合格与不合格不在于所用的材料是不是恶心,而在于它之所以成本低廉是因为适用标准的不同,所施对像有异。就没见到有人提出从综合社会成本的角度,去进行监管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成本   社会   生产过程   标准   专家   产品   合格   课税   材料   工业   昨儿   中间商   似是而非   贸易商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